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指针数组求二维数组各个元素的和
时间: 2023-05-26 10:03:45 浏览: 123
下面是一种实现方法:
```c
int main() {
int a[3][4]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int *p[3] = {a[0], a[1], a[2]};
int sum = 0;
for (int i = 0; i < 3; ++i) {
for (int j = 0; j < 4; ++j) {
sum += *(p[i] + j);
}
}
printf("sum = %d\n", sum);
return 0;
}
```
首先定义一个二维数组 `a[3][4]`,然后定义一个指针数组 `p`,其中每个指针指向二维数组的一行。在循环中,使用指针访问二维数组的每个元素,累加它们的值到变量 `sum` 中。最终输出 `sum` 的值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二维数组和指针数组都是用连续的内存空间来存储的,因此可以通过指针访问二维数组,这也是指针的高效性之一。
相关问题
利用指针数组求二维数组各行元素之和
可以通过如下代码来实现:
```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data[3][4] = {{1, 2, 3, 4}, {2, 4, 6, 8}, {3, 6, 9, 12}};
int sums[3] = {0};
// 使用指针数组,对每行元素求和
for (int i = 0; i < 3; i++) {
for (int *p = &data[i][0]; p < &data[i][4]; p++) {
sums[i] += *p;
}
}
// 打印每行元素之和
for (int i = 0; i < 3; i++) {
printf("第 %d 行元素之和为:%d\n", i+1, sums[i]);
}
return 0;
}
```
以上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二维数组 `data`,其中存储了 3 行 4 列的数据。然后,我们定义一个一维数组 `sums`,用于存放每行元素之和。
使用指针数组,我们对每一行的元素进行遍历,并将元素之和累加到 `sums` 数组中。最后,打印出每一行的元素之和即可。
注意:以上代码中,我们使用了指针数组 `p`,其代表的是每一行的第一个元素的地址。使用指针数组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使用二维数组时需要使用行列索引的繁琐操作。
指针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区别
指针数组和二维数组虽然都可以用来表示多维度的数据结构,但它们的本质和用法有所不同:
1. 指针数组:指针数组是一维数组,其中每个元素存储的是另一个变量或数据类型的地址(指向内存中的位置)。例如,`int* arr`定义了一个包含三个整数指针的数组。我们可以通过索引访问这些指针,然后用它们间接访问到实际的整数值。这种设计灵活性较高,可以动态地指向不同大小或类型的数据。
2. 二维数组:二维数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据集合,它直接在内存中连续分配空间来存储多行多列的数据。比如 `int arr` 定义了一个3x3的整数矩阵。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编号,可以使用两个索引来定位:行索引和列索引。二维数组内部是按照行优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方式存储的。
区别总结:
- 数据存储:指针数组存储的是其他变量的位置,而二维数组存储的是具体的数据值。
- 索引机制:指针数组通过索引访问对应地址,二维数组通过两层索引来访问元素。
- 内存管理:指针数组更灵活,不一定连续存放;二维数组通常连续,节省空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