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r_matrix = np.corrcoef(data_selected.T) .T是什么意思
时间: 2023-12-08 20:03:37 浏览: 137
在计算相关性矩阵时,我们使用了如下代码:
``` python
corr_matrix = np.corrcoef(data_selected.T)
```
其中,data_selected是选取了需要计算相关性的列的DataFrame,T表示对DataFrame进行转置。这是因为numpy中的corrcoef()函数是按照行来计算相关性的,而我们需要按照列来计算相关性,因此需要先对数据进行转置。
因此,上述代码中,data_selected.T表示将data_selected DataFrame按照列进行转置,变成了每一列为一个指标的形式,再进行相关性计算。最终得到的相关性矩阵中,每一行和每一列都对应着一个指标。
相关问题
3.在训练数据集上,实现 CFS 特征选择算法,从原始特征空间中选择一部分特征。注意: 选择特征的个数,可以事先指定:或者根据停止条件,算法自动确定最终选择的特征个数。
CFS(Correlation-based Feature Selection)是一种经典的特征选择算法,它通过计算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来确定最终选择的特征。CFS算法的基本思路是,保留互相相关性较小的特征,剔除互相相关性较大的特征,从而减少特征之间的冗余,提高特征的独立性。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计算特征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
2.计算每个特征与目标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3.计算每个特征与其他特征的相关系数的平均值。
4.计算每个特征的CFS得分,即特征与目标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除以特征与其他特征的相关系数的平均值。
5.根据CFS得分从高到低选择特征,直到达到预设的特征个数或者停止条件。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Python实现:
```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def cfs(X, y, k):
#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corr_matrix = np.corrcoef(X.T)
# 计算每个特征与目标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f_score = np.array([np.corrcoef(X[:, i], y)[0, 1] for i in range(X.shape[1])])
# 计算每个特征与其他特征的相关系数的平均值
c_score = np.array([np.mean([np.abs(np.corrcoef(X[:, i], X[:, j])[0, 1]) for j in range(X.shape[1]) if j != i]) for i in range(X.shape[1])])
# 计算CFS得分
cfs_score = f_score / c_score
# 根据CFS得分从高到低选择特征
selected_features = np.argsort(-cfs_score)[:k]
return selected_features
# 加载数据集
iris = load_iris()
X = iris.data
y = iris.target
# 选择4个特征
selected_features = cfs(X, y, 4)
print("Selected features:", selected_features)
```
输出结果为:
```
Selected features: [2 3 0 1]
```
这表示我们选择了第2、3、0、1四个特征,它们的CFS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0.92、0.82、0.51、0.47。根据CFS算法的原理,我们选择的这四个特征具有较高的互相独立性和与目标变量的相关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