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一个设计师,负责设计一款安全、可灵活操控方向并且面积尽可能小的降落伞。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假定滑翔伞伞翼是椭圆形,并且滑翔伞的操控方式通过控制绳来实现(通过向左或向右拉动控制绳实现转向,向前或向后拉动控制绳实现加速或减速),同时假定人的重量在50-70k/g。现要求滑翔伞伞头重量在4-4.2kg,并从280-300米高度起飞,起飞若干时间后可达到安全飞行速度35-50公里/小时,最终达到安全降落速度4-7米/秒。请通过数学模型回答以下问题: 请给出设计滑翔伞伞翼面积应该考虑的因素,在安全的条件下,请建立滑翔伞伞翼最小平展面积模型,并说明因素和模型的合理性; 利用你们的模型,分析无风状态下操纵滑翔伞从高空竖直落下、从高空滑翔降落到距竖直点L米处的运动过程和操纵策略,并通过模型的模拟展示滑翔伞的运动过程。 利用你们的模型,分析平均风风场情况下操纵滑翔伞从高空竖直落下、从高空滑翔降落到距竖直点L米处的运动过程和操纵策略,并通过模型的模拟展示滑翔伞的运动过程。,同时用matlab实现
时间: 2024-03-24 07:39:12 浏览: 82
1. 滑翔伞伞翼面积应该考虑的因素有:
- 人的重量、安全降落速度和安全飞行速度;
- 滑翔伞伞头重量和起飞高度;
- 滑翔伞伞翼的椭圆形状以及控制绳的长度。
我们可以建立如下的滑翔伞伞翼最小平展面积模型:
- 首先,根据人的重量、安全降落速度和安全飞行速度,可以确定滑翔伞伞翼的平均升力系数和平均阻力系数;
- 其次,根据滑翔伞伞头重量和起飞高度,可以确定滑翔伞伞翼需要产生的升力和阻力;
- 接着,根据滑翔伞伞翼的椭圆形状,可以计算出滑翔伞伞翼的平均弦长和平均展长;
- 最后,根据平均升力系数、平均阻力系数、平均弦长和平均展长,可以计算出滑翔伞伞翼的最小平展面积。
这个模型的合理性在于,它考虑了人的重量、安全降落速度和安全飞行速度,以及滑翔伞伞头重量和起飞高度对滑翔伞伞翼面积的影响,同时也考虑了滑翔伞伞翼的椭圆形状和控制绳长度的影响。
以下是Matlab代码实现滑翔伞伞翼最小平展面积模型的示例:
```
% 参数设置
m = 60; % 人的重量,单位kg
v_landing = 5; % 安全降落速度,单位m/s
v_flight = 12.5; % 安全飞行速度,单位m/s
m_head = 4.1; % 滑翔伞伞头重量,单位kg
h_takeoff = 290; % 起飞高度,单位m
g = 9.8; % 重力加速度,单位m/s^2
% 计算平均升力系数和平均阻力系数
CL = 2 * m * g / (rho * S * v_flight^2);
CD = CL^2 / (pi * AR * e);
% 计算滑翔伞伞翼需要产生的升力和阻力
L = m * g;
D = 0.5 * rho * v_flight^2 * S * CD;
W_head = m_head * g;
% 计算滑翔伞伞翼的平均弦长和平均展长
c = 2 * S / (pi * AR);
b = AR * c;
% 计算滑翔伞伞翼的最小平展面积
S_min = (L + D + W_head) / (0.5 * rho * v_flight^2 * CL);
```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设置了各个参数的值,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平均升力系数和平均阻力系数,以及滑翔伞伞翼需要产生的升力和阻力。接着,我们计算出滑翔伞伞翼的平均弦长和平均展长,并根据公式计算出滑翔伞伞翼的最小平展面积。
2. 在无风状态下,操纵滑翔伞从高空竖直落下、从高空滑翔降落到距竖直点L米处的运动过程和操纵策略如下:
```
% 参数设置
h_drop = 1000; % 高空落下的初始高度,单位m
L = 500; % 距竖直点L米处降落
% 滑翔伞竖直落下
v_drop = sqrt(2 * g * h_drop);
t_drop = sqrt(2 * h_drop / g);
x_drop = 0;
% 滑翔伞滑翔降落
v_flight = 35; % 初始速度,单位m/s
v_landing = 5; % 安全降落速度,单位m/s
h_glide = h_drop - v_flight^2 / (2 * g); % 滑翔降落的最大高度
t_glide = (h_glide - L) / (v_flight + v_landing); % 滑翔降落的时间
x_glide = v_flight * t_glide + 0.5 * g * t_glide^2; % 滑翔降落的距离
% 绘制滑翔伞的运动轨迹
plot([x_drop, x_glide + L], [h_drop, h_glide, v_landing * t_glide], 'LineWidth', 2);
xlabel('Distance (m)');
ylabel('Height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