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line这段代码数据归一化用的是当前数据归一化 #事实上验证集上和测试集上归一化一般只能用过去数据即训练集上均值和方差进行归一化 if self.mode == "train": #如果是训练集,均值和方差用自己数据 self.mu = self.data[:, 40:].mean(dim=0, keepdim=True) self.std = self.data[:, 40:].std(dim=0, keepdim=True) else: #测试集和开发集,传进来的均值和方差是来自训练集保存,如何保存均值和方差,看数据dataload部分 self.mu = mu self.std = std

时间: 2024-04-20 12:23:37 浏览: 20
这部分代码用于进行数据归一化。在训练模式下(self.mode == "train"),计算训练集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具体做法是,对索引为40及之后的特征按列求均值和标准差,并将结果保存在self.mu和self.std中。 在测试模式下,即开发集和测试集,传入的均值和标准差是来自训练集的。这些均值和标准差在数据加载部分进行了保存,并传递给了当前类的构造函数。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将传入的mu和std赋值给self.mu和self.std。 此做法是为了保持归一化的一致性,确保在验证集和测试集上应用与训练集相同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归一化处理。
相关问题

脑电数据csp和svm代码

### 回答1: 脑电信号(csp)和支持向量机(svm)是一些常见的处理脑电信号的方法。 CSP是一种常用的脑电图信号处理技术,可用于提高分类器的性能。 所谓CSP,就是用于能够在几何意义上最大化不同类别少数特征差异的通道变换数。 代码方面,通常使用MATLAB或Python编写实现CSP的程序。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诸如PyEEG和MNE之类的工具包来处理脑电信号。 在MATLAB中,有许多开源包,例如EEGlab和BCILAB等。 支持向量机(SVM)是一种常用的分类器,在处理脑电信号时也能发挥作用。 SVM是一种监督学习方法,可以用于分类问题和回归问题。 SVM通过将训练数据映射到高维空间来实现非线性分类。 在MATLAB和Python中,都有可用于实现SVM的开源库,例如LIBSVM和SVM.lib等。 使用这些库,可以轻松地使用现有的SVM算法对脑电信号进行分类。 总的来说,脑电数据的CSP和SVM代码的实现,对于脑电信号的分类和识别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任务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工具包和算法进行开发和实现。在编写代码时,需要注意脑电数据的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训练和评估等关键问题,以确保算法性能和结果的准确性。 ### 回答2: CSP和SVM分别是脑电信号处理和分类中常用的两种技术。前者可以提取出脑电信号中不同频段的特征,后者则可以通过学习已分类的数据来对未知数据进行分类。 要编写CSP的代码,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 读取脑电信号数据,并将其划分为两个类别。 2. 对每个类别的脑电信号计算其协方差矩阵,并将其求平均值得到总协方差矩阵。 3. 对总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4. 根据特征值从大到小排列,选择前n个特征向量(n为特征向量的个数)。 5. 将所选特征向量构成一个正交变换矩阵。 6. 将脑电信号数据分别乘上变换矩阵,得到新的信号数据。这些新的数据包含原始数据的主要成分。 SVM分类器的代码编写步骤如下: 1. 读取已分类的脑电信号数据,并将其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2. 对训练集的脑电信号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归一化、特征提取等。 3. 使用训练数据训练SVM分类器,得到分类模型。 4. 对测试集进行预处理,并使用分类模型对其进行分类。 5. 对分类结果进行评估,计算精度、召回率、F1值等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步骤只是CSP和SVM代码编写的基本流程,具体实现可能会有差异,还需要视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 回答3: 脑电信号的分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CSP降维技术和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CSP技术是一种可用于预处理EEG数据的信号处理方法,它可以分离出不同频段的信号,从而提高信号的分类精度。 SVM是一种常见的分类器,其基本思想是将原始数据映射到高维空间中,使得数据集能够被优美地分割。SVM通过使用不同的核函数来完成这一过程。常用的核函数包括线性核函数、多项式核函数、径向基函数等。 下面是CSP和SVM分类器的Python代码实例: ```python #导入必要的库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svm import SVC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mne.decoding import CSP from mne.datasets import sample from mne import Epochs, pick_types, find_events from mne.channels import read_layout # 加载示例数据 data_path = sample.data_path() raw_fname = data_path + '/MEG/sample/sample_audvis_raw.fif' event_fname = data_path + '/MEG/sample/sample_audvis_raw-eve.fif' raw = read_raw_fif(raw_fname, preload=True) events = find_events(raw, stim_channel='STI 014') # 下采样和滤波 raw_resampled = raw.copy().resample(160, npad='auto') raw_filtered = raw_resampled.copy().filter(0.5, 30, method='iir') # 数据分割成epochs event_id = dict(aud_l=1, aud_r=2, vis_l=3, vis_r=4) tmin, tmax = -0.2, 0.5 epochs = Epochs(raw_filtered, events, event_id, tmin, tmax, proj=True, picks=pick_types(raw_filtered.info, meg=False, eeg=True, stim=False, eog=False), baseline=None, preload=True) # CSP变换 csp = CSP(n_components=10, reg='shrinkage') # 获取变换矩阵 csp.fit_transform(epochs.get_data(), epochs.events[:, -1]) # 将样本分配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csp.transform(epochs.get_data()), epochs.events[:, -1]) # 建立SVM分类器 svm = SVC(kernel='linear') # 训练SVM分类器 svm.fit(X_train, y_train) # 使用测试集预测 y_pred = svm.predict(X_test) # 计算和显示分类结果的精度 accuracy = np.mean(y_pred == y_test) * 100. print("Accuracy: %0.2f%%" % accuracy) ``` 在上面的代码中,CSP使用了一个正则化方法,即shrinkage方法,并将原始EEG数据从频域转换成主成分空间,以提取出相关信号。SVM使用了线性核函数,可以根据需要更改为其他类型的核函数。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使用高度优化的Python库,如Scikit-learn、MNE和NumPy等进行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分类速度和准确性。

深度图与真实视差图进行可视化比较代码

以下是深度图与真实视差图进行可视化比较的 Python 代码: ```python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 读取深度图和真实视差图 depth_map = cv2.imread('depth_map.png', cv2.IMREAD_UNCHANGED) disparity_map = cv2.imread('disparity_map.png', cv2.IMREAD_UNCHANGED) # 计算深度值 # 假设相机内参 fx = 500, baseline = 0.1 fx = 500 baseline = 0.1 depth_map = fx * baseline / disparity_map # 将深度图和真实视差图进行归一化 depth_map = cv2.normalize(depth_map, None, 0, 255, cv2.NORM_MINMAX, cv2.CV_8U) disparity_map = cv2.normalize(disparity_map, None, 0, 255, cv2.NORM_MINMAX, cv2.CV_8U) # 将深度图和真实视差图进行灰度化 depth_map_gray = cv2.cvtColor(depth_map, cv2.COLOR_BGR2GRAY) disparity_map_gray = cv2.cvtColor(disparity_map, cv2.COLOR_BGR2GRAY) # 将深度图和真实视差图进行可视化比较 cv2.imshow('Depth Map', depth_map_gray) cv2.imshow('Disparity Map', disparity_map_gray) cv2.waitKey(0) ``` 在代码中,我们首先读取了深度图和真实视差图,然后根据相机内参和基线长度计算深度图中每个像素的深度值。接着,我们对深度图和真实视差图进行归一化和灰度化处理,并将它们进行可视化比较。最后,我们使用 OpenCV 的 `imshow` 函数显示深度图和真实视差图的可视化结果。

相关推荐

介绍一下这段代码的Depthwise卷积层def get_data4EEGNet(kernels, chans, samples): K.set_image_data_format('channels_last') data_path = '/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project 5-5-1/' raw_fname = data_path + 'concatenated.fif' event_fname = data_path + 'concatenated.fif' tmin, tmax = -0.5, 0.5 #event_id = dict(aud_l=769, aud_r=770, foot=771, tongue=772) raw = io.Raw(raw_fname, preload=True, verbose=False) raw.filter(2, None, method='iir') events, event_id = mne.events_from_annotations(raw, event_id={'769': 1, '770': 2,'770': 3, '771': 4}) #raw.info['bads'] = ['MEG 2443'] picks = mne.pick_types(raw.info, meg=False, eeg=True, stim=False, eog=False) epochs = mne.Epochs(raw, events, event_id, tmin, tmax, proj=False, picks=picks, baseline=None, preload=True, verbose=False) labels = epochs.events[:, -1] print(len(labels)) print(len(epochs)) #epochs.plot(block=True) X = epochs.get_data() * 250 y = labels X_train = X[0:144,] Y_train = y[0:144] X_validate = X[144:216, ] Y_validate = y[144:216] X_test = X[216:, ] Y_test = y[216:] Y_train = np_utils.to_categorical(Y_train - 1) Y_validate = np_utils.to_categorical(Y_validate - 1) Y_test = np_utils.to_categorical(Y_test - 1) X_train = X_train.reshape(X_train.shape[0], chans, samples, kernels) X_validate = X_validate.reshape(X_validate.shape[0], chans, samples, kernels) X_test = X_test.reshape(X_test.shape[0], chans, samples, kernels) return X_train, X_validate, X_test, Y_train, Y_validate, Y_test kernels, chans, samples = 1, 3, 251 X_train, X_validate, X_test, Y_train, Y_validate, Y_test = get_data4EEGNet(kernels, chans, samples) model = EEGNet(nb_classes=3, Chans=chans, Samples=samples, dropoutRate=0.5, kernLength=32, F1=8, D=2, F2=16, dropoutType='Dropout') model.compile(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optimizer='adam', metrics=['accuracy']) checkpointer = ModelCheckpoint(filepath='/Users/XXX/baseline.h5', verbose=1, save_best_only=True) class_weights = {0: 1, 1: 1, 2: 1, 3: 1} fittedModel =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batch_size=2, epochs=100, verbose=2, validation_data=(X_validate, Y_validate), callbacks=[checkpointer], class_weight=class_weights) probs = model.predict(X_test) preds = probs.argmax(axis=-1) acc = np.mean(preds == Y_test.argmax(axis=-1)) print("Classification accuracy: %f " % (acc))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Java实战项目——基于ssh实现的博客系统(毕业设计)(前后端源码+论文+数据库+说明文档)25.zip

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可运行高分资源 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包含运行文档+数据库+前后端代码),Java实现
recommend-type

基于React的后台开发框架(javascript)

【作品名称】:基于React的后台开发框架(javascript) 【适用人群】:适用于希望学习不同技术领域的小白或进阶学习者。可作为毕设项目、课程设计、大作业、工程实训或初期项目立项。 【项目介绍】:运行Demo cd tui/example npm install node app.js open localhost:3003/be 说明 simditor文件夹为TUI依赖的编辑器插件,如果用到编辑器,页面引入simditor.all.min.js和simditor.css即可。
recommend-type

吴力群 231123501129.pdf

吴力群 231123501129.pdf
recommend-type

PC下C语言基于libgraphics和浙江大学simplegui写出的新版吃豆人,仅用于教学和交流.zip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下面详细介绍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1. 变量和数据类型 在C语言中,变量用于存储数据,数据类型用于定义变量的类型和范围。C语言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如int、float、char等)和复合数据类型(如结构体、联合等)。 2. 运算符 C语言中常用的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符(如+、、、/等)、关系运算符(如==、!=、、=、<、<=等)、逻辑运算符(如&&、||、!等)。此外,还有位运算符(如&、|、^等)和指针运算符(如、等)。 3. 控制结构 C语言中常用的控制结构包括if语句、循环语句(如for、while等)和switch语句。通过这些控制结构,可以实现程序的分支、循环和多路选择等功能。 4. 函数 函数是C语言中用于封装代码的单元,可以实现代码的复用和模块化。C语言中定义函数使用关键字“void”或返回值类型(如int、float等),并通过“{”和“}”括起来的代码块来实现函数的功能。 5. 指针 指针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变量地址的变量。通过指针,可以实现对内存的间接访问和修改。C语言中定义指针使用星号()符号,指向数组、字符串和结构体等数据结构时,还需要注意数组名和字符串常量的特殊性质。 6. 数组和字符串 数组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通过索引访问和修改数组中的元素。字符串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文本数据的特殊类型,通常以字符串常量的形式出现,用双引号("...")括起来,末尾自动添加'\0'字符。 7. 结构体和联合 结构体和联合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复合数据类型。结构体由多个成员组成,每个成员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联合由多个变量组成,它们共用同一块内存空间。通过结构体和联合,可以实现数据的封装和抽象。 8. 文件操作 C语言中通过文件操作函数(如fopen、fclose、fread、fwrite等)实现对文件的读写操作。文件操作函数通常返回文件指针,用于表示打开的文件。通过文件指针,可以进行文件的定位、读写等操作。 总之,C语言是一种功能强大、灵活高效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结构,可以为编程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recommend-type

SQL语言教程,包含了所有基础的SQL语句

SQL语言教程,包含了所有基础的SQL语句
recommend-type

藏经阁-应用多活技术白皮书-40.pdf

本资源是一份关于“应用多活技术”的专业白皮书,深入探讨了在云计算环境下,企业如何应对灾难恢复和容灾需求。它首先阐述了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容灾已成为企业上云和使用云服务的基本要求,以保障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性。随着云计算的普及,灾备容灾虽然曾经是关键策略,但其主要依赖于数据级别的备份和恢复,存在数据延迟恢复、高成本以及扩展性受限等问题。 应用多活(Application High Availability,简称AH)作为一种以应用为中心的云原生容灾架构,被提出以克服传统灾备的局限。它强调的是业务逻辑层面的冗余和一致性,能在面对各种故障时提供快速切换,确保服务不间断。白皮书中详细介绍了应用多活的概念,包括其优势,如提高业务连续性、降低风险、减少停机时间等。 阿里巴巴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分享了其在应用多活技术上的实践历程,从早期集团阶段到云化阶段的演进,展示了企业在实际操作中的策略和经验。白皮书还涵盖了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多活架构,如同城、异地以及混合云环境,深入剖析了相关的技术实现、设计标准和解决方案。 技术分析部分,详细解析了应用多活所涉及的技术课题,如解决的技术问题、当前的研究状况,以及如何设计满足高可用性的系统。此外,从应用层的接入网关、微服务组件和消息组件,到数据层和云平台层面的技术原理,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管理策略方面,讨论了应用多活的投入产出比,如何平衡成本和收益,以及如何通过能力保鲜保持系统的高效运行。实践案例部分列举了不同行业的成功应用案例,以便读者了解实际应用场景的效果。 最后,白皮书展望了未来趋势,如混合云多活的重要性、应用多活作为云原生容灾新标准的地位、分布式云和AIOps对多活的推动,以及在多云多核心架构中的应用。附录则提供了必要的名词术语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全文内容。 这份白皮书为企业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应用多活技术指南,对于任何寻求在云计算时代提升业务韧性的组织来说,都是宝贵的参考资源。
recommend-type

管理建模和仿真的文件

管理Boualem Benatallah引用此版本:布阿利姆·贝纳塔拉。管理建模和仿真。约瑟夫-傅立叶大学-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1996年。法语。NNT:电话:00345357HAL ID:电话:00345357https://theses.hal.science/tel-003453572008年12月9日提交HAL是一个多学科的开放存取档案馆,用于存放和传播科学研究论文,无论它们是否被公开。论文可以来自法国或国外的教学和研究机构,也可以来自公共或私人研究中心。L’archive ouverte pluridisciplinaire
recommend-type

MATLAB矩阵方程求解与机器学习:在机器学习算法中的应用

![matlab求解矩阵方程](https://img-blog.csdnimg.cn/041ee8c2bfa4457c985aa94731668d73.png) # 1. MATLAB矩阵方程求解基础** MATLAB中矩阵方程求解是解决线性方程组和矩阵方程的关键技术。本文将介绍MATLAB矩阵方程求解的基础知识,包括矩阵方程的定义、求解方法和MATLAB中常用的求解函数。 矩阵方程一般形式为Ax=b,其中A为系数矩阵,x为未知数向量,b为常数向量。求解矩阵方程的过程就是求解x的值。MATLAB提供了多种求解矩阵方程的函数,如solve、inv和lu等。这些函数基于不同的算法,如LU分解
recommend-type

触发el-menu-item事件获取的event对象

触发`el-menu-item`事件时,会自动传入一个`event`对象作为参数,你可以通过该对象获取触发事件的具体信息,例如触发的元素、鼠标位置、键盘按键等。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该对象的属性: 1. `event.target`:获取触发事件的目标元素,即`el-menu-item`元素本身。 2. `event.currentTarget`:获取绑定事件的元素,即包含`el-menu-item`元素的`el-menu`组件。 3. `event.key`:获取触发事件时按下的键盘按键。 4. `event.clientX`和`event.clientY`:获取触发事件时鼠标的横纵坐标
recommend-type

藏经阁-阿里云计算巢加速器:让优秀的软件生于云、长于云-90.pdf

阿里云计算巢加速器是阿里云在2022年8月飞天技术峰会上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支持和服务于企业服务领域的创新企业。通过这个平台,阿里云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帮助软件企业实现从云端诞生并持续成长,增强其竞争力。该加速器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1对1的技术专家支持,确保ISV(独立软件供应商)合作伙伴能获得与阿里云产品同等的技术能力,从而保障用户体验的一致性。此外,入选的ISV还将享有快速在钉钉和云市场上线的绿色通道,以及与行业客户和投资机构的对接机会,以加速业务发展。 活动期间,包括百奥利盟、极智嘉、EMQ、KodeRover、MemVerge等30家企业成为首批计算巢加速器成员,与阿里云、钉钉以及投资界专家共同探讨了技术进步、产品融合、战略规划和资本市场的关键议题。通过这次合作,企业可以借助阿里云的丰富资源和深厚技术实力,应对数字化转型中的挑战,比如精准医疗中的数据处理加速、物流智慧化的升级、数字孪生的普及和云原生图数据库的构建。 阿里云计算巢加速器不仅是一个技术支持平台,也是企业成长的催化剂。它通过举办类似2023年2月的集结活动,展示了如何通过云计算生态的力量,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参与其中的优秀企业如神策和ONES等,都在这个平台上得到了加速和赋能,共同推动了企业服务领域的创新与进步。总结来说,阿里云计算巢加速器是一个集技术、资源和生态支持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平台,旨在帮助企业软件产业在云端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