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复试会问哪些数据库原理的问题及其清晰回答 
时间: 2023-05-31 07:06:55 浏览: 33
1.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是什么?
答: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是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外模式是用户能够看到和访问的数据的逻辑视图,概念模式是整个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内模式是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
2. 什么是关系型数据库?
答:关系型数据库是以关系为基础的数据库,它采用表格来组织和存储数据,表格中的每一行代表一个记录,每一列代表一个属性。关系型数据库使用SQL语言来操作和查询数据。
3. 数据库的ACID是什么?
答:ACID是数据库事务的四个特性,包括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ty)。原子性指事务是不可分割的,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回滚;一致性指事务在执行前后数据库的状态必须保持一致;隔离性指多个事务可以并发执行,但相互之间不能干扰;持久性指一旦事务提交,对数据库的修改就是永久的。
4. 什么是索引?
答:索引是用来提高数据库查询效率的数据结构,它是一个特殊的表,其中包含了主要表的一部分数据以及对应的指针。通过索引,可以快速定位到符合条件的数据,从而加快查询速度。
5. 数据库的锁机制是什么?并发控制是什么?
答:数据库的锁机制是为了控制并发访问数据库时的数据一致性和事务隔离性而设计的。锁机制包括共享锁和排它锁,共享锁用于读取数据,排它锁用于修改数据。并发控制是指在多个用户并发访问数据库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可靠性和完整性的一种机制。并发控制包括两阶段锁、多版本并发控制等技术。
6. 什么是数据库的范式?
答:数据库的范式是一种设计规范,它用来规范数据库表的结构和关系,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数据库的范式包括1NF(第一范式)、2NF(第二范式)、3NF(第三范式)等。其中,1NF要求表中的每个属性都是原子的;2NF要求表中的非主键属性必须完全依赖于主键;3NF要求表中的非主键属性必须不依赖于其他非主键属性。
7. 什么是数据库的事务?
答:数据库的事务是指一组数据库操作,这些操作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回滚。事务具有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四个特性。事务可以通过BEGIN、COMMIT和ROLLBACK等命令来实现。
8. 什么是数据库的视图?
答:数据库的视图是一种虚拟的表格,它是由一个或多个表格的查询结果组成的。视图可以隐藏底层表格的结构和数据,只暴露需要的数据给用户。视图可以被用来简化复杂的查询、提供数据安全性和隔离性等功能。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