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写一段多尺度融合的代码

时间: 2023-01-11 22:48:09 浏览: 150
好的,多尺度融合是一种图像处理技术,在计算机视觉中经常用于增强图像的边缘和细节。在 Python 中可以使用 OpenCV 库来实现多尺度融合。 下面是一段简单的多尺度融合代码示例,其中使用了 OpenCV 库中的 `pyramids` 和 `addWeighted` 函数: ``` import cv2 # 读取图像 img = cv2.imread('image.jpg') # 生成图像金字塔 pyramid = [] temp = img.copy() pyramid.append(temp) for i in range(6): temp = cv2.pyrDown(temp) pyramid.append(temp) # 从金字塔顶部开始迭代融合 result = pyramid[5] for i in range(5, 0, -1): result = cv2.addWeighted(pyramid[i-1], 1.5, result, -0.5, 0) # 显示融合后的图像 cv2.imshow('Multi-Scale Fusion', result)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 在这段代码中,首先使用 `cv2.pyrDown` 函数生成了图像的金字塔,然后从金字塔的顶部开始进行迭代,每次使用 `cv2.addWeighted` 函数将当前金字塔层与上一层进行融合。最后使用 `cv2.imshow` 函数显示融合后的图像。
相关问题

使用pytorch训练一个基于多尺度自编码网络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模型,第一阶段训练一个自动编码器网络,数据集COCO用于训练自编码器网络,保存模型,并用该模型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进行编码融合,保存融合结果到result,给出具体代码

好的,以下是基于多尺度自编码网络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模型的代码实现: 首先是自动编码器网络的训练部分: ```python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vision.transforms as transforms import torchvision.datasets as datasets # 定义自动编码器网络 class AutoEncoder(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AutoEncoder, self).__init__() self.encoder = nn.Sequential( nn.Conv2d(3, 64, kernel_size=3, stride=1, padding=1), nn.ReLU(inplace=True),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nn.Conv2d(64, 128, kernel_size=3, stride=1, padding=1), nn.ReLU(inplace=True),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nn.Conv2d(128, 256, kernel_size=3, stride=1, padding=1), nn.ReLU(inplace=True),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 self.decoder = nn.Sequential( nn.ConvTranspose2d(256, 128, kernel_size=3, stride=2, padding=1, output_padding=1), nn.ReLU(inplace=True), nn.ConvTranspose2d(128, 64, kernel_size=3, stride=2, padding=1, output_padding=1), nn.ReLU(inplace=True), nn.ConvTranspose2d(64, 3, kernel_size=3, stride=2, padding=1, output_padding=1), nn.Tanh() ) def forward(self, x): x = self.encoder(x) x = self.decoder(x) return x # 定义训练函数 def train_autoencoder(model, train_loader, num_epochs, learning_rate): criterion = nn.MSELoss() optimizer = torch.optim.Adam(model.parameters(), lr=learning_rate, weight_decay=1e-5) for epoch in range(num_epochs): for data in train_loader: img, _ = data img = img.cuda() output = model(img) loss = criterion(output, img) optimizer.zero_grad()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print('Epoch [{}/{}], Loss: {:.4f}'.format(epoch+1, num_epochs, loss.item())) torch.save(model.state_dict(), 'autoencoder_model.pth') # 数据集COCO的路径 data_path = 'path/to/coco/dataset' # 定义数据预处理方式 transform = transforms.Compose([ transforms.Resize((256, 256)), transforms.ToTensor(), ]) # 加载COCO数据集 train_dataset = datasets.CocoDetection(root=data_path, annFile=data_path+'/annotations/instances_train2017.json', transform=transform) train_loader =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train_dataset, batch_size=64, shuffle=True) # 定义模型并进行训练 model = AutoEncoder().cuda() train_autoencoder(model, train_loader, num_epochs=50, learning_rate=1e-3) ``` 接下来是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部分: ```python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PIL import Image import torch.nn.functional as F # 定义多尺度自编码网络 class MultiScaleAutoEncoder(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MultiScaleAutoEncoder, self).__init__() self.encoder1 = nn.Sequential( nn.Conv2d(3, 64, kernel_size=3, stride=1, padding=1), nn.ReLU(inplace=True),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nn.Conv2d(64, 128, kernel_size=3, stride=1, padding=1), nn.ReLU(inplace=True),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nn.Conv2d(128, 256, kernel_size=3, stride=1, padding=1), nn.ReLU(inplace=True),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 self.encoder2 = nn.Sequential( nn.Conv2d(3, 64, kernel_size=5, stride=1, padding=2), nn.ReLU(inplace=True),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nn.Conv2d(64, 128, kernel_size=5, stride=1, padding=2), nn.ReLU(inplace=True),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nn.Conv2d(128, 256, kernel_size=5, stride=1, padding=2), nn.ReLU(inplace=True),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 self.decoder1 = nn.Sequential( nn.ConvTranspose2d(256, 128, kernel_size=3, stride=2, padding=1, output_padding=1), nn.ReLU(inplace=True), nn.ConvTranspose2d(128, 64, kernel_size=3, stride=2, padding=1, output_padding=1), nn.ReLU(inplace=True), nn.ConvTranspose2d(64, 3, kernel_size=3, stride=2, padding=1, output_padding=1), nn.Tanh() ) self.decoder2 = nn.Sequential( nn.ConvTranspose2d(256, 128, kernel_size=5, stride=2, padding=2, output_padding=1), nn.ReLU(inplace=True), nn.ConvTranspose2d(128, 64, kernel_size=5, stride=2, padding=2, output_padding=1), nn.ReLU(inplace=True), nn.ConvTranspose2d(64, 3, kernel_size=5, stride=2, padding=2, output_padding=1), nn.Tanh() ) def forward(self, x): x1 = self.encoder1(x) x2 = self.encoder2(x) y1 = self.decoder1(x1) y2 = self.decoder2(x2) return y1, y2 # 加载自动编码器模型 autoencoder = AutoEncoder().cuda() autoencoder.load_state_dict(torch.load('autoencoder_model.pth')) # 加载多尺度自编码网络模型 model = MultiScaleAutoEncoder().cuda() model.eval() # 加载红外与可见光图像 img1 = cv2.imread('path/to/infrared/image') img2 = cv2.imread('path/to/visible/image') img1 = cv2.cvtColor(img1, cv2.COLOR_BGR2RGB) img2 = cv2.cvtColor(img2, cv2.COLOR_BGR2RGB) # 图像预处理 img1 = cv2.resize(img1, (256, 256)) img2 = cv2.resize(img2, (256, 256)) img1 = Image.fromarray(img1) img2 = Image.fromarray(img2) transform = transforms.Compose([ transforms.ToTensor(), ]) img1 = transform(img1).unsqueeze(0).cuda() img2 = transform(img2).unsqueeze(0).cuda() # 编码融合 with torch.no_grad(): y1, y2 = model(torch.cat((autoencoder.encoder(img1), autoencoder.encoder(img2)), dim=1)) y1 = F.interpolate(y1, size=(img1.size(2), img1.size(3)), mode='bilinear', align_corners=False) y2 = F.interpolate(y2, size=(img2.size(2), img2.size(3)), mode='bilinear', align_corners=False) y1 = y1.cpu().numpy().squeeze().transpose((1, 2, 0)) y2 = y2.cpu().numpy().squeeze().transpose((1, 2, 0)) result = np.concatenate((y1, y2), axis=2) result = (result + 1) / 2 * 255 result = np.clip(result, 0, 255).astype(np.uint8) # 保存融合结果 cv2.imwrite('result.png', result) ``` 以上代码实现了基于多尺度自编码网络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模型,其中使用了COCO数据集训练了自动编码器网络,并将其应用于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编码融合。

写一个nsst分解、小波变换平均加权融合高频子带、csr加权选择融合低频子带、nsst重建代码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Python 代码示例,用于 NSST 分解、小波变换平均加权融合高频子带、CSR加权选择融合低频子带和 NSST 重建: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ywt import cv2 def nsst(image, num_scales=4, num_angles_coarse=16, num_angles_fine=16): # 进行 NSST 分解 coeffs = [] for scale in range(num_scales): # 计算每个尺度的每个子带的方向 angles = np.linspace(0, 180, num_angles_fine+1)[:num_angles_fine] if scale == 0: angles = np.linspace(0, 180, num_angles_coarse+1)[:num_angles_coarse] # 对每个方向进行 NSST 分解 for angle in angles: ll, (lh, hl, hh) = pywt.swtn(image, pywt.Shearlet('shearlet_{}'.format(scale+1), [angle]), level=1) # 将每个子带的系数添加到列表中 coeffs.append((ll, (lh, hl, hh))) return coeffs def wavelet_fusion(coeffs, method='mean'): # 小波变换平均加权融合高频子带 fusion_coeffs = [] for i in range(len(coeffs[0][1])): c = [] for j in range(len(coeffs)): c.append(coeffs[j][1][i]) if method == 'mean': # 平均加权 fused = np.mean(c, axis=0) else: # 加权系数 weights = np.array([0.4, 0.3, 0.3]) fused = np.average(c, axis=0, weights=weights) fusion_coeffs.append(fused) # CSR加权选择融合低频子带 ll = [] for i in range(len(coeffs)): ll.append(coeffs[i][0]) ll = np.array(ll) weights = np.max(ll, axis=(0,1)) / np.sum(ll, axis=(0,1)) fused_ll = np.average(ll, axis=0, weights=weights) # 将高频子带和低频子带结合起来 fusion_coeffs.insert(0, fused_ll) return fusion_coeffs def nsst_reconstruct(coeffs): # NSST 重建 image = np.zeros(coeffs[0][0].shape) idx = 0 for scale in range(len(coeffs)//16): angles = np.linspace(0, 180, 16+1)[:16] for angle in angles: _, (lh, hl, hh) = coeffs[idx] swt = pywt.iswt2((None, (lh, hl, hh)), 'db4') # 对每个子带进行重建 image += pywt.shearlet_inverse_transform(swt, pywt.Shearlet('shearlet_{}'.format(scale+1), [angle])) idx += 1 return image # 读取图像 img1 = cv2.imread('image1.jpg', 0) img2 = cv2.imread('image2.jpg', 0) # 进行 NSST 分解 coeffs1 = nsst(img1) coeffs2 = nsst(img2) # 小波变换平均加权融合高频子带 fusion_coeffs = wavelet_fusion(coeffs1 + coeffs2, method='mean') # CSR加权选择融合低频子带 fused_image = nsst_reconstruct(fusion_coeffs) # 显示结果 cv2.imshow('fused_image', fused_image)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 这段代码可以将两张图像进行 NSST 分解,并使用小波变换平均加权融合高频子带以及 CSR 加权选择融合低频子带,最终重建出融合后的图像。你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python多线程同步之文件读写控制

在Python编程中,多线程同步对于文件读写控制至关重要,因为如果不加以控制,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同一文件可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或者错误。这里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在Python中使用多线程同步来确保文件读写的安全性。 ...
recommend-type

Python txt文件常用读写操作代码实例

在Python编程中,处理文本文件是常见的任务之一。在本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进行Python txt文件的读写操作,以及涉及的相关模式和最佳实践。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读取txt文件的方法。Python提供了多种打开和...
recommend-type

python实现两张图片的像素融合

在Python编程语言中,图像处理是一项常见的任务,特别是在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领域。本文将探讨如何使用Python实现两张图片的像素融合。这个过程涉及到对两张图片的像素级操作,通过结合它们的颜色信息来...
recommend-type

vscode写python时的代码错误提醒和自动格式化的方法

参考相关的博客和教程,如《从VSCode中没有pylint的波浪线说起》、《用VSCode写python的正确姿势》和《这7大神器,让Python代码更易于维护》,可以了解更多高级设置和技巧。 总之,通过合理配置VSCode,你可以享受...
recommend-type

答题辅助python代码实现

本题主要涉及的是使用Python编程语言来实现一个答题辅助工具,该工具能够自动识别屏幕上的问题和答案选项。以下是对实现这个功能的关键技术点的详细解释: 1. **屏幕截图**:首先,代码中使用了`screenshot`模块来...
recommend-type

WordPress作为新闻管理面板的实现指南

资源摘要信息: "使用WordPress作为管理面板" WordPress,作为当今最流行的开源内容管理系统(CMS),除了用于搭建网站、博客外,还可以作为一个功能强大的后台管理面板。本示例展示了如何利用WordPress的后端功能来管理新闻或帖子,将WordPress用作组织和发布内容的管理面板。 首先,需要了解WordPress的基本架构,包括它的数据库结构和如何通过主题和插件进行扩展。WordPress的核心功能已经包括文章(帖子)、页面、评论、分类和标签的管理,这些都可以通过其自带的仪表板进行管理。 在本示例中,WordPress被用作一个独立的后台管理面板来管理新闻或帖子。这种方法的好处是,WordPress的用户界面(UI)友好且功能全面,能够帮助不熟悉技术的用户轻松管理内容。WordPress的主题系统允许用户更改外观,而插件架构则可以扩展额外的功能,比如表单生成、数据分析等。 实施该方法的步骤可能包括: 1. 安装WordPress:按照标准流程在指定目录下安装WordPress。 2. 数据库配置:需要修改WordPress的配置文件(wp-config.php),将数据库连接信息替换为当前系统的数据库信息。 3. 插件选择与定制:可能需要安装特定插件来增强内容管理的功能,或者对现有的插件进行定制以满足特定需求。 4. 主题定制:选择一个适合的WordPress主题或者对现有主题进行定制,以实现所需的视觉和布局效果。 5. 后端访问安全:由于将WordPress用于管理面板,需要考虑安全性设置,如设置强密码、使用安全插件等。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WordPress已经内置了丰富的管理功能,但在企业级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性能优化、安全性增强、用户权限管理等方面。此外,由于WordPress主要是作为内容发布平台设计的,将其作为管理面板可能需要一定的定制工作以确保满足特定的业务需求。 【PHP】标签意味着在实现该示例时,需要使用PHP编程语言。WordPress本身是由PHP语言开发的,因此开发者可能需要具备PHP开发能力,或至少能够理解PHP代码基础,以便对WordPress进行定制和扩展。 最后,【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中的"dctb-wp-as-admin-panel-master"暗示了这是一个存放所有相关文件的主目录,包括源代码、配置文件、模板文件、资源文件等,这些文件是安装和运行WordPress管理面板所必需的。在实际部署时,开发者需要上传这些文件到服务器,按照文档说明进行配置和安装。 总之,本示例提供了一个通过WordPress来搭建一个简单新闻或帖子管理系统的思路,展示了如何利用现有的开源工具来实现特定的业务需求。开发者需要有相应的PHP和WordPress知识,以及对网络安全和性能优化的基本了解。
recommend-type

管理建模和仿真的文件

管理Boualem Benatallah引用此版本:布阿利姆·贝纳塔拉。管理建模和仿真。约瑟夫-傅立叶大学-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1996年。法语。NNT:电话:00345357HAL ID:电话:00345357https://theses.hal.science/tel-003453572008年12月9日提交HAL是一个多学科的开放存取档案馆,用于存放和传播科学研究论文,无论它们是否被公开。论文可以来自法国或国外的教学和研究机构,也可以来自公共或私人研究中心。L’archive ouverte pluridisciplinaire
recommend-type

函数与模块化编程宝典:J750编程高效之路

![函数与模块化编程宝典:J750编程高效之路](https://github.blog/wp-content/uploads/2021/12/python-intermediate-update.png?resize=1024%2C494) 参考资源链接:[泰瑞达J750设备编程基础教程](https://wenku.csdn.net/doc/6412b472be7fbd1778d3f9e1?spm=1055.2635.3001.10343) # 1. 函数与模块化编程基础 ## 1.1 编程中的函数基础 函数是编程的基础构件,它允许将代码块组织成可重复使用的组件。在函数中封装特定的逻辑
recommend-type

用C语言求有4个圆塔,圆心分别为(2,2),(2,-2),(-2,2),(-2,-2)圆半径为1, 这4个塔的高度为10m 塔以外无建筑物接输入任意点的坐标 求该点的建筑高度(塔外的高度为零)的程序

在C语言中,你可以编写一个简单的函数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你需要确定每个圆是否包含了给定的点。如果包含,则返回塔高10米,如果不包含则返回0。这里提供一个基本的伪代码思路: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 定义圆的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 double x, y; // 圆心坐标 int radius; // 半径 } Circle; // 函数判断点是否在圆内 int is_point_in_circle(Circle circle, double px, double py) { d
recommend-type

NPC_Generator:使用Ruby打造的游戏角色生成器

资源摘要信息:"NPC_Generator是一个专门为角色扮演游戏(RPG)或模拟类游戏设计的角色生成工具,它允许游戏开发者或者爱好者快速创建非玩家角色(NPC)并赋予它们丰富的背景故事、外观特征以及可能的行为模式。NPC_Generator的开发使用了Ruby编程语言,Ruby以其简洁的语法和强大的编程能力在脚本编写和小型项目开发中十分受欢迎。利用Ruby编写的NPC_Generator可以集成到游戏开发流程中,实现自动化生成NPC,极大地节省了手动设计每个NPC的时间和精力,提升了游戏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知识点详细说明: 1. NPC_Generator的用途: NPC_Generator是用于游戏角色生成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游戏设计师和玩家创建大量的非玩家角色(Non-Player Characters,简称NPC)。在RPG或模拟类游戏中,NPC是指在游戏中由计算机控制的虚拟角色,它们与玩家角色互动,为游戏世界增添真实感。 2. NPC生成的关键要素: - 角色背景故事:每个NPC都应该有自己的故事背景,这些故事可以是关于它们的过去,它们为什么会在游戏中出现,以及它们的个性和动机等。 - 外观特征:NPC的外观包括性别、年龄、种族、服装、发型等,这些特征可以由工具随机生成或者由设计师自定义。 - 行为模式:NPC的行为模式决定了它们在游戏中的行为方式,比如友好、中立或敌对,以及它们可能会执行的任务或对话。 3. Ruby编程语言的优势: - 简洁的语法:Ruby语言的语法非常接近英语,使得编写和阅读代码都变得更加容易和直观。 - 灵活性和表达性:Ruby语言提供的大量内置函数和库使得开发者可以快速实现复杂的功能。 - 开源和社区支持:Ruby是一个开源项目,有着庞大的开发者社区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利于项目的开发和维护。 4. 项目集成与自动化: NPC_Generator的自动化特性意味着它可以与游戏引擎或开发环境集成,为游戏提供即时的角色生成服务。自动化不仅可以提高生成NPC的效率,还可以确保游戏中每个NPC都具备独特的特性,使游戏世界更加多元和真实。 5. 游戏开发的影响: NPC_Generator的引入对游戏开发产生以下影响: - 提高效率:通过自动化的角色生成,游戏开发团队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和资源,专注于游戏设计的其他方面。 - 增加多样性:自动化的工具可以根据不同的参数生成大量不同的NPC,为游戏世界带来更多的故事线和交互可能性。 - 玩家体验:丰富的NPC角色能够提升玩家的沉浸感,使得玩家在游戏中的体验更加真实和有吸引力。 6. Ruby在游戏开发中的应用: 虽然Ruby不是游戏开发中最常用的编程语言,但其在小型项目、原型设计、脚本编写等领域有其独特的优势。一些游戏开发工具和框架支持Ruby,如Ruby on Rails可以在Web游戏开发中发挥作用,而一些游戏开发社区也在探索Ruby的更多潜力。 7. NPC_Generator的扩展性和维护: 为了确保NPC_Generator能够长期有效地工作,它需要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维护性。这意味着工具应该支持插件或模块的添加,允许社区贡献新功能,并且代码应该易于阅读和修改,以便于未来的升级和优化。 综上所述,NPC_Generator是一款利用Ruby编程语言开发的高效角色生成工具,它不仅提高了游戏开发的效率,而且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NPC角色增加了游戏的深度和吸引力。随着游戏开发的不断发展,此类自动化工具将变得更加重要,而Ruby作为一种支持快速开发的编程语言,在这一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