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eans python代码

时间: 2023-09-21 12:06:25 浏览: 46
### 回答1: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使用Python实现的K-Means算法的代码: ```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生成随机数据 np.random.seed(0) X = np.random.randn(100, 2) # 初始化聚类中心 k = 3 centers = X[:k, :] # 迭代更新聚类中心 while True: # 计算每个样本与聚类中心的距离 distances = np.sqrt(((X - centers[:, np.newaxis]) ** 2).sum(axis=2)) # 分配样本到最近的聚类中心 labels = distances.argmin(axis=0) # 更新聚类中心 new_centers = np.array([X[labels == i].mean(axis=0) for i in range(k)]) # 判断是否收敛 if np.all(centers == new_centers): break centers = new_centers # 可视化聚类结果 plt.scatter(X[:, 0], X[:, 1], c=labels) plt.scatter(centers[:, 0], centers[:, 1], marker='*', s=200, c='r') plt.show() ``` 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生成了一个二维的随机数据集X,然后初始化了三个聚类中心,接着进行了迭代更新聚类中心的过程,直到聚类中心不再变化为止。最后,我们用matplotlib库将聚类结果可视化出来。 ### 回答2: k-means是一种基本的聚类算法,它的目标是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簇,使得每个数据点与所属簇中的均值最接近。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使用Python实现k-means算法的代码: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def kmeans(data, k, max_iters=100): # 随机选择k个初始质心 centers = data[np.random.choice(range(len(data)), k, replace=False)] for _ in range(max_iters): # 计算每个数据点与质心的距离 distances = np.sqrt(((data - centers[:, np.newaxis])**2).sum(axis=2)) # 将数据点分配到最近的质心 labels = np.argmin(distances, axis=0) # 更新质心位置为所属簇的均值 new_centers = np.array([data[labels == i].mean(axis=0) for i in range(k)]) # 如果质心位置没有变化,则停止迭代 if np.all(centers == new_centers): break centers = new_centers return labels, centers # 测试代码 data = np.array([[1, 2], [1, 4], [1, 0], [4, 2], [4, 4], [4, 0]]) k = 2 labels, centers = kmeans(data, k) print("数据点所属簇的标签:", labels) print("质心坐标:", centers) ``` 上述代码中,将数据集表示为一个二维numpy数组。在算法开始时,通过随机选择k个数据点作为初始质心。然后,通过多次迭代计算每个数据点与质心的距离,将数据点分配到最近的质心所属的簇,然后更新质心的位置为所属簇的均值。重复这个过程直到质心位置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最后,打印每个数据点所属的簇的标签以及最终的质心坐标。 ### 回答3: k-means是一种常用的聚类算法,其思想是根据样本之间的相似度进行聚类,将样本划分为K个不重叠的簇。下面是一个用Python实现k-means算法的例子: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random def k_means(data, k, max_iters): centroids = random.sample(list(data), k) # 随机选择k个初始质心 for _ in range(max_iters): clusters = [[] for _ in range(k)] # 存储每个簇的样本 for point in data: distances = [np.linalg.norm(point - centroid) for centroid in centroids] # 计算样本与每个质心的距离 cluster_idx = np.argmin(distances) # 找到距离最近的质心索引 clusters[cluster_idx].append(point) # 将样本添加到对应的簇中 new_centroids = [] for cluster in clusters: if cluster: new_centroid = np.mean(cluster, axis=0) # 计算簇中样本的均值作为新的质心 new_centroids.append(new_centroid) else: new_centroids.append(random.choice(list(data))) # 若某个簇为空,则随机选择一个样本作为新的质心 if np.all(centroids == new_centroids): break # 若质心不再更新,则停止迭代 centroids = new_centroids return centroids, clusters # 测试代码 data = np.array([[1, 2], [1, 4], [3, 4], [5, 7], [3, 2], [8, 1]]) k = 2 max_iters = 10 centroids, clusters = k_means(data, k, max_iters) for i, cluster in enumerate(clusters): print('Cluster {}:'.format(i)) print(cluster) ``` 上述代码中,`data`是一个包含样本的numpy数组,`k`是簇的数量,`max_iters`是最大迭代次数。代码首先在样本中随机选择`k`个作为初始质心,然后进行迭代,直到质心不再更新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为止。对于每个迭代周期,代码计算每个样本与质心的距离,将样本分配到距离最近的簇中,然后重新计算每个簇的质心。最后,返回最终的质心和簇的分配结果。 测试代码中,我们给定了一个简单的二维数据集,将其分为两个簇,然后输出每个簇的样本。

相关推荐

zip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k-means 聚类算法与Python实现代码

k-means 聚类算法思想先随机选择k个聚类中心,把集合里的元素与最近的聚类中心聚为一类,得到一次聚类,再把每一个类的均值作为新的聚类中心重新聚类,迭代n次得到最终结果分步解析 一、初始化聚类中心 首先随机...
recommend-type

python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图像分割

主要介绍了python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图像分割,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
recommend-type

python实点云分割k-means(sklearn)详解

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Python实点云分割k-means,文中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recommend-type

【K-means算法】{1} —— 使用Python实现K-means算法并处理Iris数据集

此处基于K-means算法处理Iris数据集 Kmeans.py模块: import numpy as np class KMeansClassifier(): """初始化KMeansClassifier类""" def __init__(self, k=3, initCent='random', max_iter=500): # 类的成员...
recommend-type

python中实现k-means聚类算法详解

k-means算法实际上就是通过计算不同样本间的距离来判断他们的相近关系的,相近的就会放到同一个类别中去。 1.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k值,也就是我们希望把数据分成多少类,这里k值的选择对结果的影响很大,Ng的课说的...
recommend-type

zigbee-cluster-library-specification

最新的zigbee-cluster-library-specification说明文档。
recommend-type

管理建模和仿真的文件

管理Boualem Benatallah引用此版本:布阿利姆·贝纳塔拉。管理建模和仿真。约瑟夫-傅立叶大学-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1996年。法语。NNT:电话:00345357HAL ID:电话:00345357https://theses.hal.science/tel-003453572008年12月9日提交HAL是一个多学科的开放存取档案馆,用于存放和传播科学研究论文,无论它们是否被公开。论文可以来自法国或国外的教学和研究机构,也可以来自公共或私人研究中心。L’archive ouverte pluridisciplinaire
recommend-type

【实战演练】增量式PID的simulink仿真实现

# 2.1 Simulink仿真环境简介 Simulink是MATLAB中用于建模、仿真和分析动态系统的图形化环境。它提供了一个直观的用户界面,允许用户使用块和连接线来创建系统模型。Simulink模型由以下元素组成: - **子系统:**将复杂系统分解成更小的、可管理的模块。 - **块:**代表系统中的组件,如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 - **连接线:**表示信号在块之间的流动。 Simulink仿真环境提供了广泛的块库,涵盖了各种工程学科,包括控制系统、电子和机械工程。它还支持用户自定义块的创建,以满足特定仿真需求。 # 2. Simulink仿真环境的搭建和建模 ### 2.
recommend-type

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准确率都99%,但是预测效果不好

即使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准确率都很高,但是在实际的预测中表现不佳,可能会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数据质量问题:模型训练和测试的数据可能存在问题,比如数据标签错误、数据集采样不均衡、数据集中存在异常值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模型在实际预测中表现不佳。 2. 特征工程问题:模型的特征工程可能存在问题,导致模型无法很好地捕捉数据的特征,从而影响预测效果。 3. 模型选择问题:模型的选择可能不合适,比如选择的模型太简单,无法很好地拟合数据,或者选择的模型太复杂,导致过拟合等问题。 4. 超参数调整问题:模型的超参数可能没有调整到最佳状态,需要进行调整。 针对以上可能的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
recommend-type

JSBSim Reference Manual

JSBSim参考手册,其中包含JSBSim简介,JSBSim配置文件xml的编写语法,编程手册以及一些应用实例等。其中有部分内容还没有写完,估计有生之年很难看到完整版了,但是内容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