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io口模拟串口 
时间: 2023-05-14 13:03:30 浏览: 39
51单片机是一种低成本、高性能、易于编程的微控制器,常用于各种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在工具箱中,51单片机的模拟串口是一个十分实用的工具。
模拟串口实际上是通过IO口模拟软件串口,它是一种在硬件资源受限的情况下,通过软件来实现串口通信的方法。由于IO口的数量通常都比较充足,因此利用IO口实现模拟串口可以很好地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实现较高的传输速率。
具体实现过程是,在51单片机的系统中,将两个IO口设置为输入/输出模式,并通过编程,将IO口的输入输出状态进行控制,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在编程方面,需要使用中断来处理外部输入和输出,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总之,51单片机IO口模拟串口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通信方式,对于资源受限的嵌入式开发和控制系统设计非常实用。
相关问题
帮我写一个51单片机IO模拟串口的程序
好的,以下是一个简单的51单片机IO模拟串口的程序,使用P1口作为串口输出,P3口作为串口输入。
```c
#include <reg51.h>
#define BAUDRATE 9600 // 波特率
void delay(unsigned int i) // 延时函数
{
while (i--);
}
void uart_send(unsigned char dat) // 串口发送函数
{
unsigned char i;
P1 = 0; // 起始位
delay(100);
for (i = 0; i < 8; i++) // 数据位
{
if (dat & 0x01)
P1 = 1;
else
P1 = 0;
dat >>= 1;
delay(100);
}
P1 = 1; // 停止位
delay(100);
}
unsigned char uart_recv() // 串口接收函数
{
unsigned char i, dat = 0;
while (P3); // 等待接收引脚为低电平(起始位)
delay(50);
for (i = 0; i < 8; i++) // 数据位
{
dat >>= 1;
if (P3)
dat |= 0x80;
delay(100);
}
while (!P3); // 等待接收引脚为高电平(停止位)
delay(50);
return dat;
}
void main()
{
unsigned char recv_data;
TMOD = 0x20; // 定时器1工作在模式2(8位自动重装载)
TH1 = 256 - (11059200 / 12 / 32 / BAUDRATE); // 波特率计算公式
TL1 = TH1;
TR1 = 1; // 启动定时器1
SCON = 0x50; // 串口工作在模式1(8位数据,无校验,1位停止位)
while (1)
{
recv_data = uart_recv();
uart_send(recv_data);
}
}
```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程序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上还需要考虑很多细节问题,例如数据位、起始位、停止位的长度、数据校验等等。如果需要使用到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行更加完善的测试和优化。
51单片机定义串口通信代码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51单片机串口通信代码定义,供参考:
```c
#include <reg52.h> // 引入51单片机头文件
#define FOSC 11059200UL // 定义晶振频率
#define BAUD 9600 // 定义波特率
#define TIMER_1 (65536UL - FOSC / 12 / BAUD) // 定时器1的重载值
sbit LED = P1^0; // 定义LED灯的IO口
void InitUART() // 初始化串口函数
{
TMOD &= 0x0F; // 将T1M设为0,即定时器1工作在模式1
TMOD |= 0x20; // 将T1M设为1,即定时器1工作在模式2
TH1 = TIMER_1 / 256; // 设置定时器1的初值
TL1 = TIMER_1 % 256; // 设置定时器1的重载值
TR1 = 1; // 启动定时器1
SM0 = 0; // 设置串口工作在模式1
SM1 = 1; // 设置串口工作在模式1
REN = 1; // 使能接收器
EA = 1; // 允许中断
ES = 1; // 使能串口中断
}
void UART() interrupt 4 // 串口中断函数
{
if(RI) // 接收中断
{
RI = 0; // 清除接收中断标志
// 处理接收到的数据
}
if(TI) // 发送中断
{
TI = 0; // 清除发送中断标志
// 处理发送数据
}
}
void main()
{
InitUART(); // 初始化串口
while(1) // 主循环
{
LED = ~LED; // LED灯闪烁
// 其他代码
}
}
```
这段代码实现了一个简单的串口通信,其中包括了串口初始化函数、串口中断函数和主循环。在初始化函数中,通过设置定时器1和串口工作模式,来实现波特率的设定和串口的使能。在中断函数中,通过判断接收中断和发送中断的标志位,来处理接收和发送数据。在主循环中,通过控制LED灯的闪烁来模拟程序的运行。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