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语言求斐波那契(Fibonacci)数列中其前40项之和。 说明:斐波契数列的前两项为1,此后各项为其前两项之和。求麦波契(Fibonaco)数列中其前0项之和。说明:斐波契数列的前两项为1,此后各项为其前两项之和.
时间: 2024-02-25 18:58:06 浏览: 150
好的,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用C语言求斐波那契数列中其前40项之和的代码如下:
```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i;
long long fib[40]; // 使用 long long 类型存储斐波那契数列,避免溢出
fib[0] = fib[1] = 1; // 斐波那契数列的前两项为1
for (i = 2; i < 40; i++) {
fib[i] = fib[i-1] + fib[i-2]; // 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第 i 项
}
long long sum = 0;
for (i = 0; i < 40; i++) {
sum += fib[i]; // 累加前40项的和
}
printf("前40项斐波那契数列之和为:%lld\n", sum);
return 0;
}
```
第二个问题,求斐波那契数列中其前0项之和,由于没有数可加,因此其和为0。
相关问题
c语言求Fibonacci(斐波那契)数列的前40个数
好的,以下是求解斐波那契数列前40个数的C语言代码: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i;
long long fib[40]; //斐波那契数列,long long可以存储更大的整数
fib[0] = 0; //斐波那契数列第一个数为0
fib[1] = 1; //斐波那契数列第二个数为1
for (i = 2; i < 40; i++) //从第三个数开始循环
{
fib[i] = fib[i-1] + fib[i-2]; //下一个数等于前两个数之和
}
//输出前40个数
for (i = 0; i < 40; i++)
{
printf("%lld ", fib[i]);
}
return 0;
}
```
结果会输出斐波那契数列前40个数,分别为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377 610 987 1597 2584 4181 6765 10946 17711 28657 46368 75025 121393 196418 317811 514229 832040 1346269 2178309 3524578 5702887 9227465 14930352 24157817 39088169 63245986 102334155 165580141
c语言求fibonacci数列前40
### 回答1:
Fibonacci数列前40个数如下:
,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377, 610, 987, 1597, 2584, 4181, 6765, 10946, 17711, 28657, 46368, 75025, 121393, 196418, 317811, 514229, 832040, 1346269, 2178309, 3524578, 5702887, 9227465, 14930352, 24157817, 39088169, 63245986, 102334155.
### 回答2:
要求打印出Fibonacci数列前40个数字,我们可以使用循环结构和条件判断。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两个变量来存储Fibonacci数列中的前两个数字,这里用a和b表示。a初始值为0,b初始值为1。然后,我们可以循环40次,每次计算出当前的Fibonacci数列的第i个数,输出到屏幕上。每次循环,我们都把a和b的值更新一次,将b的值赋给a,将a加上原来b的值后的新结果赋给b。
下面是一段C语言程序示例:
```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 = 0, b = 1, next, i;
printf("Fibonacci数列前40个数字为:\n");
for (i = 0; i < 40; i++)
{
if (i <= 1)
next = i;
else
{
next = a + b;
a = b;
b = next;
}
printf("%d ", next);
}
printf("\n");
return 0;
}
```
代码解释:
我们首先定义3个变量a、b、next。其中a和b用来存放Fibonacci序列的前两项值,next表示下一个Fibonacci数的值。
在循环中我们通过if语句判断当前项是否是前两项,然后根据a和b值的更新计算出下一项Fibonacci数的值保存在next中。
最后通过printf语句输出结果。
运行结果:
```
Fibonacci数列前40个数字为:
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377 610 987 1597 2584 4181 6765 10946 17711 28657 46368 75025 121393 196418 317811 514229 832040 1346269 2178309 3524578 5702887 9227465 14930352 24157817 39088169 63245986
```
可以看到,我们成功的输出了Fibonacci数列前40个数字。
### 回答3: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数列,其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都有重要应用。由于斐波那契数列定义非常简单,因此很容易用C语言来实现。要求输出前40个斐波那契数列的值,可以使用循环以及递推的方式来计算。
在C语言中,斐波那契数列可以使用一个for循环和数组来实现。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用于计算并输出前40个斐波那契数列的值:
```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i;
int fib[40]; // 数组存储斐波那契数列
fib[0] = 0; // 第一个数是0
fib[1] = 1; // 第二个数是1
// 循环计算余下的数列
for (i = 2; i < 40; i++)
{
fib[i] = fib[i-1] + fib[i-2]; // 递推公式
}
// 输出数列各项
for (i = 0; i < 40; i++)
{
printf("%d ", fib[i]);
}
return 0;
}
```
上述代码中,首先定义了一个数组`fib`,用于存储斐波那契数列的值。然后初始化数组的前两个元素分别为0和1。接着,通过一个for循环来计算剩下的38个斐波那契数列的值。在循环中,使用递推公式`fib[i] = fib[i-1] + fib[i-2]`。
最后,再次使用另外一个for循环来输出这40个斐波那契数列的值。输出结果如下:
```
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377 610 987 1597 2584 4181 6765 10946 17711 28657 46368 75025 121393 196418 317811 514229 832040 1346269 2178309 3524578 5702887 9227465 14930352 24157817 39088169 63245986
```
因此,在C语言中,实现斐波那契数列非常简单。通过一个简单的循环结构和递推公式,便可以计算和输出斐波那契数列前40个数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