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在开发板上安装了Linux系统之后,简述开发板的启动过程?
时间: 2024-02-19 10:02:27 浏览: 178
当开发板上的电源开关被打开后,开发板的处理器会首先执行内部的ROM代码,这些代码被称为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引导加载程序的作用是将操作系统从存储器中加载到处理器所在的RAM中,并运行该操作系统。
下面是开发板的启动过程:
1. 开发板上的处理器执行内部的ROM代码,初始化处理器的硬件和寄存器。
2. 引导加载程序被执行,它会检测存储设备(如SD卡、NAND Flash等)中的操作系统映像文件,并将该文件加载到处理器的RAM中。
3. 引导加载程序将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内核,操作系统内核开始运行。
4. 操作系统内核初始化硬件和驱动程序,并加载用户空间的程序和库。
5. 用户空间程序被调度运行,开发板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引导加载程序的实现方式因开发板而异。有些开发板会使用U-Boot作为引导加载程序,而有些开发板则使用GRUB等其他引导程序。
相关问题
以tiny4412开发板为例,简述嵌入式linux系统启动过程
### 回答1:
Tiny4412开发板上的嵌入式Linux系统启动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引导加载程序加载、内核初始化和系统启动。第一阶段,引导加载程序从嵌入式系统中的启动设备(如SD卡)中加载第一个启动程序,并将其以及其他必要的文件加载到内存中;第二阶段,内核初始化将开发板的硬件设置初始化,并加载Linux系统的内核;最后,系统启动完成初始化工作,Linux系统环境准备就绪,系统开始运行。
### 回答2:
嵌入式Linux系统启动过程指的是从开机开始到系统完全加载运行起来的过程。以tiny4412开发板为例,简述其启动过程如下:
1. 上电初始化:开机时,CPU首先执行ROM内的启动代码,初始化寄存器等硬件设置,以准备进入启动过程。
2. 引导加载器(Bootloader):开机后,引导加载器负责加载操作系统内核。tiny4412开发板通常使用的是U-Boot引导加载器。U-Boot首先会初始化串口、SDRAM及其他外设,并加载内核映像文件(zImage)到内存中。
3. 内核启动:加载完成后,将跳转到内核执行。内核首先会进行硬件的初始化,如初始化中断控制器、设备驱动程序等。然后会进行基本的系统设置,如文件系统的挂载、内存管理等。
4. 用户空间初始化:内核加载完成后,会通过执行第一个用户空间进程init来完成用户空间的初始化。init进程是用户空间的第一个进程,它会负责启动其他的系统进程和服务,并初始化系统资源,如创建/dev目录、加载共享库等。
5. 程序加载和执行:系统初始化完成后,会启动用户应用程序。这时可以通过命令行输入命令或通过图形界面进行交互,加载和执行各种应用程序,如网络服务、应用程序等。
以上是以tiny4412开发板为例的嵌入式Linux系统的启动过程。启动过程中,硬件初始化、引导加载器、内核启动、用户空间初始化和程序加载与执行是关键步骤,完成这些步骤后,系统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 回答3:
tiny4412开发板是一款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板,下面是其启动过程的简要描述。
1. 上电初始化:当tiny4412开发板上电时,硬件系统进行初始化处理。包括检测系统总线、外设的初始化、时钟的设置、内存控制器的初始化等。
2. Bootloader引导:tiny4412采用的是uboot作为Bootloader,它是嵌入式设备上常用的开源Bootloader。uboot的功能包括硬件初始化、Bootloader程序加载、内核启动以及文件系统挂载等。
3. 内核加载:在Bootloader的帮助下,通过串口或者网络加载Linux内核到系统内存中的指定地址,并将控制权交给内核执行。
4. 系统初始化:内核在系统内存中运行后,会进行系统初始化的一系列操作。比如检测硬件设备、初始化设备驱动、建立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等。
5. 用户空间启动:内核初始化完成后,会启动用户空间的第一个进程init。init进程是系统的第一个进程,它会根据配置文件进行进一步的系统初始化,并启动其他系统进程。
6. 配置文件加载:系统初始化的过程中,会加载配置文件,比如/etc/rcS.d/目录下的脚本文件。配置文件中包含了系统的启动脚本和初始化的一些配置项,用于完成系统的其他初始化工作。
7. 用户应用启动:系统初始化完成后,会根据配置文件加载各个用户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通过/etc/rc.d/目录下的脚本文件或其他方式启动,以提供各种服务和功能。
综上所述,tiny4412开发板的启动过程主要包括上电初始化、Bootloader引导、内核加载、系统初始化、用户空间启动、配置文件加载和用户应用启动等步骤。这些步骤相互配合,最终完成整个嵌入式Linux系统的启动。
1.简述uboot为什么能够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 2.假如当前我们使用的开发板是三星的origen,执行哪些命令可以将uboot源码配置并编译生成能够运行在开发板上的.bin文件,并简述每个命令的作用?
好的,关于你的问题,我会尽力回答。
1. U-Boot能够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是因为它的底层代码是由汇编语言和C语言混合编写的,使用了许多与硬件相关的代码,这些代码与具体的硬件相关,但是抽象出来的通用代码可以在不同的硬件上运行,从而实现了U-Boot在不同架构之间的复用。
2. 针对三星的origen开发板,以下是将U-Boot源码配置并编译生成.bin文件的步骤:
(1)进入U-Boot源码目录,执行make menuconfig命令,进行配置,包括交叉编译工具链的选择、开启或关闭某些功能等;
(2)执行make命令进行编译,生成.u-boot文件;
(3)使用mkimage命令将.u-boot文件转换为.bin文件,命令如下:mkimage -A arm -O linux -T firmware -C none -a 0x40008000 -e 0x40008000 -n "U-Boot" -d u-boot u-boot.bin;
(4)将生成的u-boot.bin文件烧写到开发板flash中,命令如下:sudo dd if=u-boot.bin of=/dev/mmcblk0 bs=512 seek=2 conv=fsync。
其中,make menuconfig命令用于配置U-Boot源码;make命令用于编译U-Boot源码;mkimage命令用于将.u-boot文件转换为.bin文件;dd命令用于将.bin文件烧写到开发板flash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