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器和解释器的可移植性对比
时间: 2023-05-27 13:05:20 浏览: 197
编译器和解释器都可以实现程序的可移植性,但它们的实现方式和效果有所不同。
编译器将源代码转换为目标代码,生成可执行文件,这个过程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上完成。但是,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只能在与编译器所在计算机相同的计算机上运行。这是因为编译器生成的目标代码是与底层硬件和操作系统密切相关的。因此,如果要将程序移植到其他操作系统或硬件上,需要重新编译生成目标代码。
解释器则不需要生成目标代码,它直接将源代码逐行解释执行。这意味着解释器可以在任何计算机上运行,只要有相应的解释器程序即可。因此,解释器具有更好的可移植性。
总之,编译器和解释器都可以实现程序的可移植性,但解释器更具有可移植性。
相关问题
python编译器和解释器区别
编译器和解释器是两种不同的程序执行方式。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代码执行的过程和运行速度。
编译器将源代码作为整体进行编译,将其转换为机器语言的目标代码,然后再执行目标代码。编译器在执行之前会对整个程序进行静态分析和优化,因此编译后的程序执行速度较快。但是,如果在程序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修改,就需要重新编译整个程序。
解释器则是逐行解释执行源代码。解释器在运行时逐行读取源代码,并将其转换为机器语言并执行。解释器不需要将整个程序编译为目标代码,因此可以在运行时进行修改。但是,由于解释器需要逐行解释执行代码,因此相对于编译器来说,运行速度较慢。
在Python中,有多种解释器可供选择,例如CPython、Jython、IronPython等。其中,CPython是最常用的Python解释器,它将Python代码解释为字节码并执行。
总结一下,编译器将整个程序一次性编译为目标代码,执行速度较快,但修改需要重新编译;解释器逐行解释执行源代码,执行速度较慢,但可以在运行时进行修改。
编译原理+编译器和解释器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如何将高级语言程序转换为机器语言程序。编译器和解释器是实现这一转换过程的工具。
编译器是将高级语言程序一次性转换为机器语言程序的工具。它将源代码作为输入,经过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多个阶段的处理,最终生成可执行的机器语言程序。编译器的优点是生成的机器语言程序执行效率高,但编译过程相对较慢。
解释器是逐行解释执行高级语言程序的工具。它将源代码逐行解释执行,不需要生成中间代码或目标代码。解释器的优点是可以实时执行程序,不需要等待编译过程,但执行效率相对较低。
编译器和解释器在实现上有一些区别,但它们的目标都是将高级语言程序转换为机器语言程序。选择使用编译器还是解释器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