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选择排序的程序,其中 datalist 是数据表,它有两个数据成员:一是元素类型为 Element 的数组 V,另一个是数组大小 n。算法中用到两个操作,一是取某数组元素 V[i] 的 关键码操作 getKey ( ) ,一是交换两数组元素内容的操作 Swap( ):: void SelectSort ( datalist & list ) { /对表 list.V[0] 到 list.V[n-1] 进行排序 , n 是表当前长度。 for ( int i = 0; i < list.n-1 ; i++ ) { int k = i; //在 list.V[i].key 到 list.V[n-1].key 中找具有最小关键码的对象 for ( int j = i+1 ; j < list.n ; j++) if ( list.V[j].getKey ( ) < list.V[k].getKey ( ) ) k = j ;//当前具最小关键码的 对象 if ( k != i ) Swap ( list.V[i], list.V[k] ) ; //交换 } }。为该问题设计测试用例时,应该注意在什么情况下能通过,什么原因导致的错误,如何避免同类的错误。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讨论
时间: 2024-01-20 08:04:28 浏览: 128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应该考虑以下情况:
1. 数据表中的元素类型 Element 是否正确定义,包括 getKey() 和 Swap() 函数是否正确实现。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检查代码来避免。
2. 数据表中的元素数量是否合法,即是否在有效范围内。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在程序中对数组下标进行判断来避免。
3. 数据表中的元素是否具有可比较性,即 getKey() 函数是否正确实现。如果 getKey() 函数没有正确实现,排序将无法正确进行。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在程序中对 getKey() 函数进行测试来避免。
4. 数据表中的元素是否具有相同的关键码。如果元素的关键码相同,排序将无法正确进行,也可能导致死循环。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在测试用例中包含具有相同关键码的元素来测试。
5. 程序是否能够正确地交换元素位置。如果 Swap() 函数没有正确实现,排序将无法正确进行。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在程序中对 Swap() 函数进行测试来避免。
在实现程序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 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 O(n^2),当数据量较大时,排序的效率会很低。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该使用更高效的排序算法。
2. 在选择排序中,每次内循环都要遍历整个数组,即使数组已经有序。因此,在实现程序时,可以添加一个标志位用于判断数组是否有序,如果有序则跳出循环,提高排序效率。
3. 数据表中的元素类型 Element 应该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在排序时能够比较它们的关键码。如果 Element 类型不包含足够的信息,则可能无法比较元素的关键码,从而导致排序失败。
综上所述,正确的测试用例应该包括不同数量和类型的元素,包括具有相同关键码的元素。在实现程序时,应该注意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和数组是否有序的判断,以提高排序效率。同时,数据表中的元素类型 Element 应该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正确比较元素的关键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