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sp pppoe实验
时间: 2023-09-05 19:10:21 浏览: 280
您好!关于 ensp pppoe 实验,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基本信息。PPPoE(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是一种在以太网上运行的点对点协议,用于在宽带接入中建立和管理网络连接。
在 eNSP(Enterprise Network Simulation Platform)中进行 pppoe 实验,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启动 eNSP 并创建拓扑:在 eNSP 中添加至少两台设备,例如两台路由器和一台交换机,以模拟网络环境。
2. 配置设备: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网络设置。
3. 配置 PPPoE 服务器:选择一台路由器作为 PPPoE 服务器,配置其为 PPPoE 服务器模式并设置相关参数。
4. 配置 PPPoE 客户端:选择另一台路由器作为 PPPoE 客户端,配置其为 PPPoE 客户端模式,并设置用户名和密码等参数。
5. 测试连接:在客户端路由器上启动 PPPoE 连接,并使用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认证。
6. 验证连接:验证 PPPoE 连接是否成功建立,并确保客户端可以访问互联网。
这是一个简单的示例,您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更复杂的配置和测试。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任何进一步的问题,请随时提问。
相关问题
园区网络项目实战ensp pppoe
### 园区网络项目实战案例与ENSP中的PPPoE配置
#### 使用ENSP模拟园区网络环境并实现PPPoE接入服务
在构建园区网络时,采用企业级路由器和交换机来部署宽带拨号服务器(BRAS),并通过PPPoE协议提供用户认证和服务质量控制是一项常见需求。下面是在ENSP平台上创建一个简单的园区网络拓扑结构,并完成基本的PPPoE配置过程。
#### 创建实验拓扑图
启动ENSP软件,在画布上放置两台三层交换机作为核心设备连接各个楼层或区域;再添加若干二层接入交换机用于终端用户的连入。最后布置一台AR系列路由器充当BRAS角色负责处理来自客户端发起的身份验证请求以及分配IP地址给合法访问者[^1]。
```plaintext
+-------------------+
| PC (Client) |
+--v----------+
| L2 Switch |
+--------+----------+
| GigabitEthernet0/0/24
+--------v----------+
| Core Switch |
+--+
| AR Router(BRAS) |
+-------------------+
```
#### 配置PPP域参数
进入命令行界面设置PPP认证方式为CHAP或者PAP,并指定本地用户名密码数据库供测试用途:
```shell
[Huawei] ppp local-user root password cipher 12345678
[Huawei] domain unicom.com
[Huawei-domain-unicom.com] radius-server authentication 192.168.1.100 1812 key cipher Huawei@123
[Huawei-domain-unicom.com] quit
[Huawei] aaa
[Huawei-aaa] local-user root service-type ppp
[Huawei-aaa] local-user root privilege level 15
[Huawei-aaa] quit
```
#### 启用PPPoE功能于接口下
确保所选物理端口已开启该特性以便能够接收到来自下游节点发送过来的数据包:
```shell
[Huawei]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
[Huawei-GigabitEthernet0/0/1] pppoe-server bind interface dialer 1
[Huawei-GigabitEthernet0/0/1] dhcp select global
[Huawei-GigabitEthernet0/0/1] undo portswitch
[Huawei-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Huawei-GigabitEthernet0/0/1] nat outbound acl-number 2000
[Huawei-GigabitEthernet0/0/1] quit
```
以上操作完成后即可实现在虚拟环境中搭建起具备完整功能的企业级广域网互联解决方案原型系统[^2]。
ensp上pppoe开通
### PPPoE配置概述
在华为eNSP模拟器中设置和配置PPPoE连接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创建必要的网络拓扑结构、配置路由器接口以及客户端设备上的具体参数。通过合理规划这些组件之间的交互可以实现稳定可靠的PPPoE接入服务[^1]。
### 创建基本网络环境
为了建立一个有效的实验场景,在eNSP内需先构建由一台BRAS(宽带远程访问服务器)、至少一部客户终端组成的简易模型。确保各节点间物理链路连通无误之后再着手于软件层面的设定工作。
### 配置BRAS端口属性
针对作为业务提供者的交换机或路由器而言,应当指定特定VLAN用于承载PPP over Ethernet流量,并开启相应的辅助功能来支持这种类型的通信协议:
```shell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port link-type access
port default vlan 100
pppoe-server bind virtual-template 1
```
上述命令片段展示了怎样把GigabitEthernet0/0/1设为access模式并关联到ID为100的虚拟局域网;同时指明当有新的拨号请求到来时应参照预先定义好的模板来进行处理流程。
### 定义Virtual-Template实例
接下来要编辑之前提到过的virtual-template对象,它决定了每次成功认证后所赋予用户的各项权限与特性:
```shell
virtual-template 1
ip unnumbered interface LoopBack 0
peer-default ip address pool broadband-users
dialer user-name-format @isp-domain.com
dialer-group 1
ppp authentication chap
```
这里说明了分配给合法使用者的一个动态IP地址池名称叫做`broadband-users`; 同时启用了CHAP挑战握手验证机制以增强安全性。
### 设置PC侧发起方选项
最后一步是在个人计算机上安装好兼容的操作系统补丁包或是专用驱动程序以后调整其网络适配器属性使之能够尝试自动获取互联网资源:
#### Windows平台下操作指南
1. 打开“控制面板”,找到“网络和共享中心”
2. 点击左侧菜单中的“设置新连接或网络”
3. 选取“连接到Internet”并向导继续前进直到看到“手动设置我的连接”的界面为止
4. 此处应该能看到“宽带(PPPoE)”这一项,请选中它并输入ISP所提供的账号密码组合完成整个过程
对于Linux发行版来说则可能更倾向于利用图形化工具如NetworkManager或者直接修改/etc/ppp/peers下的文件达到相同的效果。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pdf](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930.png)
![docx](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901.png)
![-](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930.png)
![docx](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901.png)
![zip](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5053.png)
![zip](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5053.png)
![zip](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5053.png)
![docx](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901.png)
![rar](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955.png)
![rar](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955.png)
![rar](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955.png)
![-](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5053.png)
![-](https://img-home.csdnimg.cn/images/20241231044955.png)
![](https://csdnimg.cn/download_wenku/file_type_ask_c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