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theano实现3DCNN的非监督学习

时间: 2024-05-13 21:16:08 浏览: 142
实现3DCNN的非监督学习,可以使用自编码器(Autoencoder)来实现。自编码器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算法,可以用于特征提取和数据降维。 以下是使用Theano实现3DCNN自编码器的示例代码: ```python import theano import theano.tensor as T import numpy as np class ConvLayer(object): def __init__(self, rng, input_shape, filter_shape, poolsize=(2, 2)): fan_in = np.prod(filter_shape[1:]) fan_out = (filter_shape[0] * np.prod(filter_shape[2:]) / np.prod(poolsize)) w_bound = np.sqrt(6. / (fan_in + fan_out)) self.W = theano.shared( np.asarray( rng.uniform(low=-w_bound, high=w_bound, size=filter_shape), dtype=theano.config.floatX ), borrow=True ) b_values = np.zeros((filter_shape[0],), dtype=theano.config.floatX) self.b = theano.shared(value=b_values, borrow=True) self.input = T.dtensor5('input') conv_out = T.nnet.conv3d( input=self.input, filters=self.W, filter_shape=filter_shape, input_shape=input_shape ) pooled_out = T.signal.pool.pool_3d( input=conv_out, ws=poolsize, ignore_border=True ) self.output = T.tanh(pooled_out + self.b.dimshuffle('x', 0, 'x', 'x', 'x')) self.params = [self.W, self.b] class DeconvLayer(object): def __init__(self, rng, input_shape, filter_shape, output_shape, poolsize=(2, 2)): fan_in = np.prod(filter_shape[1:]) fan_out = (filter_shape[0] * np.prod(filter_shape[2:]) / np.prod(poolsize)) w_bound = np.sqrt(6. / (fan_in + fan_out)) self.W = theano.shared( np.asarray( rng.uniform(low=-w_bound, high=w_bound, size=filter_shape), dtype=theano.config.floatX ), borrow=True ) b_values = np.zeros((filter_shape[1],), dtype=theano.config.floatX) self.b = theano.shared(value=b_values, borrow=True) self.input = T.dtensor5('input') conv_out = T.nnet.abstract_conv.AbstractConv3d_gradInputs( filters=self.W.dimshuffle(1, 0, 2, 3, 4), output_grad=self.input, input_shape=output_shape, filter_shape=filter_shape, border_mode='valid' ) unpooled_out = T.signal.pool.pool_3d( input=conv_out, ws=poolsize, ignore_border=True ) self.output = T.tanh(unpooled_out + self.b.dimshuffle('x', 0, 'x', 'x', 'x')) self.params = [self.W, self.b] class AutoEncoder(object): def __init__(self, input_shape, filter_sizes, pool_sizes): rng = np.random.RandomState(1234) self.encoder_layers = [] self.decoder_layers = [] self.params = [] layer_input_shape = input_shape for filter_size, pool_size in zip(filter_sizes, pool_sizes): encoder_layer = ConvLayer(rng=rng, input_shape=layer_input_shape, filter_shape=filter_size, poolsize=pool_size) self.encoder_layers.append(encoder_layer) self.params += encoder_layer.params layer_input_shape = ( layer_input_shape[0], filter_size[0], (layer_input_shape[2] - filter_size[2] + 1) // pool_size[0], (layer_input_shape[3] - filter_size[3] + 1) // pool_size[1], (layer_input_shape[4] - filter_size[4] + 1) // pool_size[2] ) for filter_size, pool_size, encoder_layer in zip(filter_sizes[::-1][1:], pool_sizes[::-1][1:], self.encoder_layers[::-1][1:]): decoder_layer = DeconvLayer(rng=rng, input_shape=layer_input_shape, filter_shape=filter_size, output_shape=encoder_layer.output.shape, poolsize=pool_size) self.decoder_layers.append(decoder_layer) self.params += decoder_layer.params layer_input_shape = encoder_layer.output.shape self.encode = theano.function( [self.encoder_layers[0].input], self.encoder_layers[-1].output ) self.decode = theano.function( [self.decoder_layers[0].input], self.decoder_layers[-1].output ) self.reconstruct = theano.function( [self.encoder_layers[0].input], self.decoder_layers[-1].output ) x = self.encoder_layers[0].input for layer in self.encoder_layers: x = layer.output self.encoder = theano.function( [self.encoder_layers[0].input], x ) x = self.decoder_layers[0].input for layer in self.decoder_layers: x = layer.output self.decoder = theano.function( [self.decoder_layers[0].input], x ) self.params = list(set(self.params)) cost = T.mean((self.decoder_layers[-1].output - self.encoder_layers[0].input) ** 2) gparams = T.grad(cost, self.params) updates = [(param, param - 0.01 * gparam) for param, gparam in zip(self.params, gparams)] self.train = theano.function( [self.encoder_layers[0].input], cost, updates=updates ) if __name__ == '__main__': input_shape = (10, 1, 64, 64, 64) filter_sizes = [(32, 1, 3, 3, 3), (64, 32, 3, 3, 3), (128, 64, 3, 3, 3)] pool_sizes = [(2, 2, 2), (2, 2, 2), (2, 2, 2)] ae = AutoEncoder(input_shape, filter_sizes, pool_sizes) ``` 该代码实现了一个带有三个卷积层和三个反卷积层的3D自编码器,用于对输入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降维。您可以根据需要更改输入形状、卷积层和反卷积层的数量和大小,以适应您的应用场景。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使用keras实现非线性回归(两种加激活函数的方式)

本示例中,我们将探讨如何使用 Keras 实现非线性回归,并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添加激活函数。 首先,我们导入所需的库,包括 Keras、NumPy 和 Matplotlib。然后,我们创建一个数据集 `x_data`,它是一个在 -0.5 到 ...
recommend-type

基于深度学习的汽车安全带检测算法研究与实现.doc

**基于深度学习的汽车安全带检测算法研究与实现**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驾驶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其中,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是保障驾驶员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安全带检测方法通常依赖于手工特征提取,这...
recommend-type

使用Keras 实现查看model weights .h5 文件的内容

Keras 是一个高级神经网络 API,它构建在 TensorFlow、Theano 和 CNTK 等后端之上,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式来创建和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当我们训练好一个模型并保存为 `.h5` 文件时,有时我们需要查看或修改这些权重以...
recommend-type

Weka.jar包文件

Weka.jar包文件
recommend-type

基于Java+Springboot的OA办公自动化人事管理系统

本系统分为员工、部门经理、人事、管理员四种角色(角色菜单可以自行分配) ### 用户: 登录、考勤管理、申请管理、任务管理、日程管理、工作计划管理、文件管理、笔记管理、邮件管理、通讯录、个人信息修改。 ### 管理员: - 类型管理、菜单管理、角色管理、用户管理、职位管理、考勤管理、考勤报表管理、流程管理、公告管理、邮件管理、 - 任务管理、日程管理、工作计划管理、文件管理、笔记管理、通讯录、讨论区、个人信息修改。 ## 二、所用技术 后端技术栈: - Springboot - SpringMvc - Jpa - mybatis - mysql 前端技术栈: - Bootstrap - Jquery
recommend-type

易语言例程:用易核心支持库打造功能丰富的IE浏览框

资源摘要信息:"易语言-易核心支持库实现功能完善的IE浏览框" 易语言是一种简单易学的编程语言,主要面向中文用户。它提供了大量的库和组件,使得开发者能够快速开发各种应用程序。在易语言中,通过调用易核心支持库,可以实现功能完善的IE浏览框。IE浏览框,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在一个应用程序窗口内嵌入一个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控件,从而实现网页浏览的功能。 易核心支持库是易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它提供了对IE浏览器核心的调用接口,使得开发者能够在易语言环境下使用IE浏览器的功能。通过这种方式,开发者可以创建一个具有完整功能的IE浏览器实例,它不仅能够显示网页,还能够支持各种浏览器操作,如前进、后退、刷新、停止等,并且还能够响应各种事件,如页面加载完成、链接点击等。 在易语言中实现IE浏览框,通常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 引入易核心支持库:首先需要在易语言的开发环境中引入易核心支持库,这样才能在程序中使用库提供的功能。 2. 创建浏览器控件:使用易核心支持库提供的API,创建一个浏览器控件实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设置控件的初始大小、位置等属性。 3. 加载网页:将浏览器控件与一个网页地址关联起来,即可在控件中加载显示网页内容。 4. 控制浏览器行为:通过易核心支持库提供的接口,可以控制浏览器的行为,如前进、后退、刷新页面等。同时,也可以响应浏览器事件,实现自定义的交互逻辑。 5. 调试和优化:在开发完成后,需要对IE浏览框进行调试,确保其在不同的操作和网页内容下均能够正常工作。对于性能和兼容性的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处理。 易语言的易核心支持库使得在易语言环境下实现IE浏览框变得非常方便,它极大地降低了开发难度,并且提高了开发效率。由于易语言的易用性,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会如何创建和操作IE浏览框,实现网页浏览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IE浏览器已经逐渐被微软边缘浏览器(Microsoft Edge)所替代,使用IE核心的技术未来可能面临兼容性和安全性的挑战。因此,在实际开发中,开发者应考虑到这一点,并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浏览器控件实现技术。 此外,易语言虽然简化了编程过程,但其在功能上可能不如主流的编程语言(如C++, Java等)强大,且社区和技术支持相比其他语言可能较为有限,这些都是在选择易语言作为开发工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文件名列表中的“IE类”可能是指包含实现IE浏览框功能的类库或者示例代码。在易语言中,类库是一组封装好的代码模块,其中包含了各种功能的实现。通过在易语言项目中引用这些类库,开发者可以简化开发过程,快速实现特定功能。而示例代码则为开发者提供了具体的实现参考,帮助理解和学习如何使用易核心支持库来创建IE浏览框。
recommend-type

管理建模和仿真的文件

管理Boualem Benatallah引用此版本:布阿利姆·贝纳塔拉。管理建模和仿真。约瑟夫-傅立叶大学-格勒诺布尔第一大学,1996年。法语。NNT:电话:00345357HAL ID:电话:00345357https://theses.hal.science/tel-003453572008年12月9日提交HAL是一个多学科的开放存取档案馆,用于存放和传播科学研究论文,无论它们是否被公开。论文可以来自法国或国外的教学和研究机构,也可以来自公共或私人研究中心。L’archive ouverte pluridisciplinaire
recommend-type

STM32F407ZG引脚功能深度剖析:掌握引脚分布与配置的秘密(全面解读)

![STM32F407ZG引脚功能深度剖析:掌握引脚分布与配置的秘密(全面解读)](https://tapit.vn/wp-content/uploads/2019/01/cubemx-peripheral-1024x545.png) # 摘要 本文全面介绍了STM32F407ZG微控制器的引脚特性、功能、配置和应用。首先概述了该芯片的引脚布局,然后详细探讨了标准外设、高级控制以及特殊功能引脚的不同配置和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文章深入分析了引脚模式配置、高级配置技巧,并提供了实际应用案例,如LED控制和串口通信。在设计方面,阐述了引脚布局策略、多层板设计及高密度引脚应用的解决方案。最后,介绍
recommend-type

给出文档中问题的答案代码

您提到的是需要编写MATLAB代码来实现文档中的实验任务。以下是根据文档内容编写的MATLAB代码示例: ```matlab % 上机2 实验代码 % 读取输入图像 inputImage = imread('your_face_image.jpg'); % 替换为您的图像文件路径 if size(inputImage, 1) < 1024 || size(inputImage, 2) < 1024 error('图像尺寸必须大于1024x1024'); end % 将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 grayImage = rgb2gray(inputImage); % 调整图像大小为5
recommend-type

Docker构建与运行Next.js应用的指南

资源摘要信息:"rivoltafilippo-next-main" 在探讨“rivoltafilippo-next-main”这一资源时,首先要从标题“rivoltafilippo-next”入手。这个标题可能是某一项目、代码库或应用的命名,结合描述中提到的Docker构建和运行命令,我们可以推断这是一个基于Docker的Node.js应用,特别是使用了Next.js框架的项目。Next.js是一个流行的React框架,用于服务器端渲染和静态网站生成。 描述部分提供了构建和运行基于Docker的Next.js应用的具体命令: 1. `docker build`命令用于创建一个新的Docker镜像。在构建镜像的过程中,开发者可以定义Dockerfile文件,该文件是一个文本文件,包含了创建Docker镜像所需的指令集。通过使用`-t`参数,用户可以为生成的镜像指定一个标签,这里的标签是`my-next-js-app`,意味着构建的镜像将被标记为`my-next-js-app`,方便后续的识别和引用。 2. `docker run`命令则用于运行一个Docker容器,即基于镜像启动一个实例。在这个命令中,`-p 3000:3000`参数指示Docker将容器内的3000端口映射到宿主机的3000端口,这样做通常是为了让宿主机能够访问容器内运行的应用。`my-next-js-app`是容器运行时使用的镜像名称,这个名称应该与构建时指定的标签一致。 最后,我们注意到资源包含了“TypeScript”这一标签,这表明项目可能使用了TypeScript语言。TypeScript是JavaScript的一个超集,它添加了静态类型定义的特性,能够帮助开发者更容易地维护和扩展代码,尤其是在大型项目中。 结合资源名称“rivoltafilippo-next-main”,我们可以推测这是项目的主目录或主仓库。通常情况下,开发者会将项目的源代码、配置文件、构建脚本等放在一个主要的目录中,这个目录通常命名为“main”或“src”等,以便于管理和维护。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 Docker容器和镜像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Docker镜像是静态的只读模板,而Docker容器是从镜像实例化的动态运行环境。 - `docker build`命令的使用方法和作用:这个命令用于创建新的Docker镜像,通常需要一个Dockerfile来指定构建的指令和环境。 - `docker run`命令的使用方法和作用:该命令用于根据镜像启动一个或多个容器实例,并可指定端口映射等运行参数。 - Next.js框架的特点:Next.js是一个支持服务器端渲染和静态网站生成的React框架,适合构建现代的Web应用。 - TypeScript的作用和优势:TypeScript是JavaScript的一个超集,它提供了静态类型检查等特性,有助于提高代码质量和可维护性。 - 项目资源命名习惯:通常项目会有一个主目录,用来存放项目的源代码和核心配置文件,以便于项目的版本控制和团队协作。 以上内容基于给定的信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理解该项目的构建、运行方式以及技术栈提供了基础。在实际开发中,开发者应当参考更详细的文档和指南,以更高效地管理和部署基于Docker和TypeScript的Next.js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