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nio.bytebuffer的duplicate
时间: 2023-06-15 16:07:07 浏览: 183
`java.nio.ByteBuffer` 的 `duplicate()` 方法会创建一个新的 `ByteBuffer` 对象,与原始对象共享相同的底层数组和位置、限制和标记。这意味着,对其中一个 `ByteBuffer` 对象的更改将反映在另一个对象中。
以下是使用 `duplicate()` 方法创建 `ByteBuffer` 对象的示例代码:
```java
ByteBuffer original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
ByteBuffer duplicateBuffer = originalBuffer.duplicate();
```
在这个例子中,`duplicateBuffer` 与 `originalBuffer` 共享相同的底层数组、位置、限制和标记。如果你更改 `originalBuffer` 的位置或限制,则 `duplicateBuffer` 的位置或限制也会相应更改。同样地,如果你在 `originalBuffer` 中写入数据,那么这些数据也会在 `duplicateBuffer` 中可见。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 `duplicate()` 方法创建的 `ByteBuffer` 对象不是线程安全的,因此在多线程环境下使用时需要注意同步问题。
相关问题
java.nio.bytebuffer.limit(I)Ljava /nio/bytebuffer
在Java NIO (New Input/Output) 中,`ByteBuffer` 类是一个用于缓冲字节数据的重要组件。`limit(int limit)` 是这个类的一个方法,它的作用是设置缓冲区允许读写的最大位置(索引),即限制后续对缓冲区操作的有效范围。换句话说,它决定了从当前开始到缓冲区结束处之前的最大字节数可以被读取或写入。
当调用 `limit()` 方法并传入一个新的值 `limit` 时,原来超出这个限制的数据将不再可访问,除非之后再次调用 `limit()` 或者 `rewind()` 来改变限制。例如:
```java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 // 创建一个容量为10字节的缓冲区
buffer.put(new byte[] {1, 2, 3, 4, 5, 6, 7, 8, 9, 10}); // 写入10个字节
// 设置新的限制为6,现在只能读取到第6个字节
buffer.limit(6);
// 访问缓冲区内容,只会看到前6个字节
int value = buffer.get(); // 读取到的是第一个字节1
```
java.nio.ByteBuffer没有cleaner()方法
非常抱歉,我再次犯了错误。你是正确的,`ByteBuffer`类没有`cleaner()`方法。我混淆了直接内存的释放方式。
在Java中,直接内存的释放不是通过调用`ByteBuffer`对象的方法来实现的。正确的做法是,当你不再使用直接内存时,需要手动调用`System.gc()`方法来触发垃圾回收器回收直接内存。
请注意,垃圾回收器可能不会立即回收直接内存,因为直接内存通常由操作系统管理。垃圾回收器只能回收Java堆内存,而不是直接内存。因此,调用`System.gc()`方法并不能保证立即释放直接内存。但是,它会增加垃圾回收器回收直接内存的机会。
另外,在使用直接内存时,确保及时地调用`ByteBuffer`对象的`clear()`方法来释放对该直接内存的引用,这样可以帮助垃圾回收器更好地回收直接内存。
需要注意的是,直接内存的释放依赖于操作系统的行为,而不是Java虚拟机。如果你需要更精确地控制和管理直接内存,可能需要使用特定于操作系统的API或库来释放直接内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