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csma/cd协议

时间: 2023-07-12 13:59:11 浏览: 30
CSMA/CD是一种网络传输协议,全称为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即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 CSMA/CD协议用于控制多个设备共享同一物理传输媒介的访问方式,如以太网。在传输数据之前,设备会先侦听传输媒介是否被其他设备占用,如果没有被占用,设备就可以开始传输数据。如果同时有多个设备开始传输数据,就会发生冲突,此时设备会停止传输并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重新尝试传输,以避免冲突再次发生。当设备在传输数据时,如果发现传输媒介被其他设备占用,就会立即停止传输以避免冲突。 CSMA/CD协议的主要优点是能够有效地控制多个设备对传输媒介的访问,避免冲突,并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但是,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CSMA/CD协议的效率会逐渐降低,因为冲突的概率会增加。因此,现代网络通常采用更高效的协议,如以太网的CSMA/CA协议。
相关问题

简述CSMA/CD协议的工作过程

CSMA/CD协议是一种局域网的数据传输协议,其全称为“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碰撞检测协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它的主要工作过程如下: 1. 载波侦听:在发送数据之前,节点首先侦听信道上是否有其他节点正在发送数据。如果信道被占用,则节点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次侦听。 2. 发送数据:如果信道空闲,则节点开始发送数据帧。 3. 碰撞检测:如果两个节点同时开始发送数据,则它们的数据帧会在信道上碰撞,导致数据帧损坏。在这种情况下,节点会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并发送一个干扰信号,以通知其他节点发生了碰撞。 4. 重传数据:在发生碰撞后,每个节点都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重新发送数据,以避免再次发生碰撞。 5. 完成传输:当数据帧成功传输时,节点会等待接收方的确认信号。如果接收方未能发送确认信号,则节点会尝试重新发送数据帧。 总的来说,CSMA/CD协议通过侦听信道、避免碰撞和重传数据等方式,保证了多个节点在同一信道上进行数据传输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简述 CSMA/CD 协议的工作原理。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是一种用于局域网(LAN)中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 载波侦听:发送数据前,先监听信道上是否有其他设备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次监听。 2. 冲突检测:如果两个设备同时发送数据,会发生冲突。此时,设备会立即停止发送,并发送一个冲突信号通知其他设备停止发送数据。 3. 退避算法:当发生冲突时,设备会执行退避算法,即等待一个随机时间后再次尝试发送数据,随机时间的长度会根据之前的冲突次数进行调整。 4. 重传机制:如果数据发送失败,设备会进行重传,直到发送成功为止。 通过这些机制,CSMA/CD协议可以在局域网中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共享访问,避免冲突,并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相关推荐

### 回答1: CSMA/CD协议是一种用于共享介质网络的访问控制协议,其中CSMA代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D代表“冲突检测”。在这种协议中,每个节点都必须在发送数据前监听共享介质,以确保该介质上没有其他节点正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其他节点正在发送数据,当前节点必须等待一段时间再重新尝试发送。 争用窗口是指在CSMA/CD协议中用于控制节点重试发送的时间窗口。当一个节点要发送数据时,它会在争用窗口内等待一个随机时间,然后再次监听介质。如果在等待时间内没有检测到其他节点在发送数据,当前节点就可以开始发送数据。如果在等待时间内检测到其他节点正在发送数据,则当前节点必须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次尝试发送,这个时间段叫做退避时间。 争用窗口的大小通常是固定的,它决定了节点等待的时间窗口大小。如果争用窗口过小,就会导致节点频繁的冲突和重试,从而影响整个网络的性能。如果争用窗口过大,就会导致节点等待的时间过长,从而降低网络的吞吐量。因此,选择合适的争用窗口大小是非常重要的。 ### 回答2: 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碰撞检测)是一种用于以太网局域网中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在CSMA/CD协议中,争用窗口是一个用于解决数据碰撞问题的关键概念。 争用窗口代表了每个设备用于发送数据的时间窗口。在以太网中,多个设备可能同时试图发送数据,而当两个或更多设备同时发送数据时,就会发生碰撞。争用窗口的目的是通过规定设备在何时可以发送数据以尽量避免碰撞的发生。 当设备想要发送数据时,它首先会监听网络上的信道,以检测信道是否被其他设备占用。如果信道被占用,设备会等待一段随机的时间后再次尝试发送。这个等待的时间就是在争用窗口内随机选择的时间。 争用窗口的大小往往会根据已发生的碰撞次数来进行调整。当发生碰撞时,设备会根据特定的算法增加争用窗口的大小,以增加设备等待的时间,以此减少碰撞的概率。反之,如果发现网络传输正常,则会减小争用窗口的大小,以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争用窗口的概念使得在以太网中能够实现分布式的访问控制。通过争用窗口,设备可以根据网络状况自动调整发送数据的时间,以实现高效、公平的数据传输。这样,CSMA/CD协议就能实现在多个设备之间共享网络资源,提高网络的性能和效率。 ### 回答3: 在CSMA/CD协议中,争用窗口是用来协调多个网络设备在进行数据传输时遇到冲突的情况。 争用窗口是指一段时间内,网络设备可以进行数据传输而不会遇到冲突的窗口大小。当一个设备要发送数据时,它会检查争用窗口的大小。如果争用窗口内没有其他设备在传输数据,那么它可以发送数据。然而,如果争用窗口内有其他设备正在传输数据,那么该设备会等待,直到争用窗口内没有其他设备在传输数据为止。 争用窗口的大小是动态调整的。当网络拥塞时,争用窗口会被减小,以减少冲突的可能性。而当网络空闲时,争用窗口会被增大,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如果一个设备检测到了冲突,它会通过发送干扰信号来中断传输,并等待一个随机的时间后重新尝试发送数据。这个随机的时间是为了避免多个设备同时重新尝试发送数据,从而再次引发冲突。 通过使用争用窗口的概念,CSMA/CD协议能够有效地管理多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减少冲突的发生,并提高整个网络的传输效率。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是一种用于以太网的网络协议。以下是对CSMA/CD协议的面试题的回答: CSMA/CD协议是一种用于以太网的共享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其主要目的是在多个设备共享同一媒体时,控制数据帧发送的碰撞。 在使用CSMA/CD协议的以太网中,每个设备在发送数据前会进行载波侦听(Carrier Sense),检测线路上是否有其他设备正在传输数据。如果检测到载波,则说明媒体正在被占用,设备会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侦听。 如果再次侦听时发现媒体上仍然有载波存在,即其他设备正在发送数据,那么设备将确定发生了冲突,并停止当前的传输。此时,设备启动退避算法,随机选择一个退避时间后再次开始侦听。 设备在侦听期间如果检测到媒体上没有载波,即没有设备发送数据,则设备开始发送数据帧。在传输过程中,设备会持续侦听媒体,以便时刻感知到是否发生了冲突。 如果设备在传输数据的同时检测到媒体上有载波存在,即有其他设备同时进行数据传输,那么设备会立即停止发送,并发送一个短的干扰信号,以通知其他设备发生了冲突。当设备发出干扰信号后,它会执行退避算法,并在一段时间后重新尝试发送。 总的来说,CSMA/CD协议通过侦听媒体上的载波,并在冲突发生时及时停止发送数据来避免冲突的发生。通过退避算法,在发生冲突后设备会等待一段时间再次尝试发送,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和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以太网的演进,现代以太网已经广泛采用了更高效的协议,如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该协议通过避免冲突的发生而提高了网络传输的效率。
CSMA/CD协议是一种用于局域网中的媒体访问控制协议,可以在多个设备共享一个通信信道的情况下减少冲突和数据包丢失。要编写一个CSMA/CD协议的实现,你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传输速率和帧长度:在CSMA/CD协议中,传输速率和帧长度会影响冲突检测和重传的时间。你需要根据需要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帧长度来设置这些参数。 2. 实现帧的发送:在发送数据时,你需要先监听信道,等待信道空闲。如果信道空闲,则发送数据包。如果信道有其他数据包正在传输,则等待一段时间再次尝试发送。 3. 实现帧的接收:在接收数据时,你需要监听信道并检测传输中的数据包。如果检测到冲突,则停止发送并等待一段时间后重试。如果数据包成功接收,则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 4. 实现重传机制:如果数据包发送失败,则需要进行重传。你需要设置一个最大重传次数,并在达到次数后放弃重传。 5. 实现退避算法:退避算法用于避免冲突。当遇到冲突时,设备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后再尝试发送数据。你需要根据退避算法的规则来实现这个功能。 6. 实现信道状态检测:你需要根据信道的状态来决定是否发送或接收数据包。如果信道正忙,则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后再尝试发送。如果信道空闲,则可以发送数据包。 以上是 CSMA/CD 协议实现的一些关键点,你可以根据这些点来进行编程实现。
### 回答1: CSMA/CD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协议是一种通信协议,它用于在以太网网络中解决多端口同时发送数据的冲突问题。 原理: - Carrier Sense:在发送数据之前,节点会检测以太网信道是否空闲。如果信道被占用,节点就会等待。 - Multiple Access:多个节点可以同时在以太网上发送数据。 - Collision Detection:如果两个节点同时在发送数据,他们的数据就会发生冲突,这时节点会停止发送并等待一段随机的时间后再重试。 作用: - 解决以太网上多节点同时发送数据的冲突问题。 - 提高以太网的数据传输效率,避免数据的重复发送。 总的来说,CSMA/CD协议为以太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多节点发送数据的冲突问题,从而保证了以太网数据的可靠传输。 ### 回答2: CSMA/CD协议是以太网局域网中常用的一种冲突检测协议。它的名称代表了“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碰撞检测”的意思。 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如下:当一个计算机需要发送数据时,首先会侦听信道上的载波是否存在。如果信道上没有其他计算机正在发送数据,则可以发送。但是,如果侦听到载波存在,表示有其他计算机正在发送数据,则会暂停发送并等待一段随机的时间,然后再次侦听信道。如果在等待期间没有侦听到载波,则可以发送数据。如果在发送过程中发生了碰撞(即有多个计算机同时发送数据导致冲突),那么它们会停止发送并等待一段随机的时间,然后再次尝试发送。 CSMA/CD协议的作用之一是解决局域网中的冲突问题。由于多个计算机共享同一个信道,可能会发生多个计算机同时尝试发送数据的情况,导致冲突。CSMA/CD协议通过侦听载波来检测冲突,并采取随机等待的方式来解决冲突,从而保证了数据的正常传输。 CSMA/CD协议还具有自动重传功能。当发生碰撞并等待一段时间后,计算机会重新发送数据,直到发送成功为止。这可以增加数据的传输成功率,并提高网络的性能。 综上所述,CSMA/CD协议通过载波侦听和碰撞检测机制,解决了局域网中的冲突问题,保证了数据的正常传输,并具有自动重传功能,从而提高了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 回答3: CSMA/CD协议,全称为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是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一种协议。其作用是解决多台计算机同时访问同一个通信介质(如以太网)时可能发生的冲突问题。 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计算机准备发送数据时,首先会侦听通信介质上是否有信号,如果没有正在发送的信号,计算机即可开始发送数据。如果此时有其他计算机也侦听到通信介质上没有信号,并准备发送数据,那么会发生冲突。一旦冲突发生,发送数据的计算机会立即停止发送,然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后再次尝试发送。 CSMA/CD协议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解决通信介质竞争:CSMA/CD允许多台计算机通过共享的通信介质进行通信,避免了在单一的通信介质上只能有一台计算机工作的情况,提高了通信介质的利用率。 2. 碰撞检测与冲突处理:CSMA/CD协议能够检测到信号冲突,并在冲突发生时进行处理,使得发送数据的计算机能够暂停发送并等待重新发送,避免了多个计算机同时发送而导致的数据丢失或损坏。 3. 优化网络性能:通过有效地检测与处理冲突,CSMA/CD协议在多台计算机同时访问通信介质时,能够尽可能减少冲突的发生,提高网络的性能和效率。 总之,CSMA/CD协议通过侦听通信介质上的信号,检测和处理冲突,实现了多台计算机间的共享访问,提高了网络通信的效率和可靠性。
以太网的CSMA/CD协议是一种用来解决多个计算机在同一物理链路上竞争传输权利的协议。在这个协议中,每个计算机都可以在链路上传输数据。但是,如果多个计算机同时传输数据,就会造成冲突,导致数据的损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太网采用了CSMA/CD协议。 CSMA/CD协议的基本原理是:当一个计算机要传输数据时,它首先会监听链路,如果链路上没有其他计算机正在传输数据,那么这台计算机就可以开始传输数据。如果链路上有其他计算机正在传输数据,那么这台计算机就会等待一段随机的时间,然后再次监听链路。如果链路上仍然有其他计算机正在传输数据,那么这台计算机就会等待更长的时间,然后再次监听链路。如果链路上没有其他计算机正在传输数据,那么这台计算机就可以开始传输数据。 为了模拟CSMA/CD协议,在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两台计算机和一个交换机。首先,我们需要设置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假设计算机A的IP地址是192.168.1.1,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计算机B的IP地址是192.168.1.2,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 接下来,我们需要在交换机上设置VLAN,将两台计算机连接到同一个VLAN上。在交换机上打开命令行界面,输入以下命令: configure terminal vlan 10 name test exit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exit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exit 上述命令将创建一个名为“test”的VLAN,并将交换机的1号口和2号口连接到这个VLAN上。 然后,在计算机A和计算机B上分别打开命令行界面,输入以下命令: ping 192.168.1.2 上述命令将向另一台计算机发送一个ICMP回应请求,以测试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连接。 现在,我们可以模拟同时传输数据的情况,以测试CSMA/CD协议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在计算机A上打开一个命令行窗口,输入以下命令: ping -t 192.168.1.2 上述命令将持续发送ICMP回应请求,直到手动停止或发生错误。在计算机B上也打开一个命令行窗口,输入以下命令: ping -t 192.168.1.1 同样地,这个命令也将持续发送ICMP回应请求。现在,两台计算机都在同时传输数据,我们可以观察到CSMA/CD协议是如何工作的。 当两台计算机同时传输数据时,会发生冲突,导致数据的损坏。此时,CSMA/CD协议会让每台计算机停止传输数据,并等待一段随机的时间后再次尝试传输数据。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命令行窗口中的响应时间会出现明显的波动,这是由于CSMA/CD协议的等待时间随机化导致的。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在以太网中避免数据冲突和损坏。

最新推荐

胖AP华为5030dn固件

胖AP华为5030dn固件

chromedriver_win32_108.0.5359.22.zip

chromedriver可执行程序下载,请注意对应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版本号,其中文件名规则为 chromedriver_操作系统_版本号,比如 chromedriver_win32_102.0.5005.27.zip表示适合windows x86 x64系统浏览器版本号为102.0.5005.27 chromedriver_linux64_103.0.5060.53.zip表示适合linux x86_64系统浏览器版本号为103.0.5060.53 chromedriver_mac64_m1_101.0.4951.15.zip表示适合macOS m1芯片系统浏览器版本号为101.0.4951.15. chromedriver_mac64_101.0.4951.15.zip表示适合macOS x86_64系统浏览器版本号为101.0.4951.15 chromedriver_mac_arm64_108.0.5359.22.zip表示适合macOS arm64系统浏览器版本号为108.0.5359.22

HTML音乐网页界面.rar

HTML音乐网页界面

M1T-v1.6.5(带手册)---PN532 ACR122U解全加密卡.rar

M1T-v1.6.5(带手册)---PN532 ACR122U解全加密卡

海康摄像头--控件开发包web3.0.rar

海康摄像头--控件开发包web3.0

分布式高并发.pdf

分布式高并发

基于多峰先验分布的深度生成模型的分布外检测

基于多峰先验分布的深度生成模型的似然估计的分布外检测鸭井亮、小林圭日本庆应义塾大学鹿井亮st@keio.jp,kei@math.keio.ac.jp摘要现代机器学习系统可能会表现出不期望的和不可预测的行为,以响应分布外的输入。因此,应用分布外检测来解决这个问题是安全AI的一个活跃子领域概率密度估计是一种流行的低维数据分布外检测方法。然而,对于高维数据,最近的工作报告称,深度生成模型可以将更高的可能性分配给分布外数据,而不是训练数据。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检测分布外的输入,使用具有多峰先验分布的深度生成模型。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在Fashion-MNIST上训练的模型成功地将较低的可能性分配给MNIST,并成功地用作分布外检测器。1介绍机器学习领域在包括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各个领域中然而,现代机器学习系统即使对于分

阿里云服务器下载安装jq

根据提供的引用内容,没有找到与阿里云服务器下载安装jq相关的信息。不过,如果您想在阿里云服务器上安装jq,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使用wget命令下载jq二进制文件: ```shell wget https://github.com/stedolan/jq/releases/download/jq-1.6/jq-linux64 -O jq ``` 2.将下载的jq文件移动到/usr/local/bin目录下,并添加可执行权限: ```shell sudo mv jq /usr/local/bin/ sudo chmod +x /usr/local/bin/jq ``` 3.检查j

毕业论文java vue springboot mysql 4S店车辆管理系统.docx

包括摘要,背景意义,论文结构安排,开发技术介绍,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库设计,er图,数据字典,数据流图,详细设计,系统截图,测试,总结,致谢,参考文献。

"结构化语言约束下的安全强化学习框架"

使用结构化语言约束指导安全强化学习Bharat Prakash1,Nicholas Waytowich2,Ashwinkumar Ganesan1,Tim Oates1,TinooshMohsenin11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县(UMBC),2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摘要强化学习(RL)已经在解决复杂的顺序决策任务中取得了成功,当一个定义良好的奖励函数可用时。对于在现实世界中行动的代理,这些奖励函数需要非常仔细地设计,以确保代理以安全的方式行动。当这些智能体需要与人类互动并在这种环境中执行任务时,尤其如此。然而,手工制作这样的奖励函数通常需要专门的专业知识,并且很难随着任务复杂性而扩展。这导致了强化学习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即奖励稀疏性,其中稀疏或不明确的奖励函数会减慢学习过程,并导致次优策略和不安全行为。 更糟糕的是,对于RL代理必须执行的每个任务,通常需要调整或重新指定奖励函数。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