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f103c8t6的spi例程
时间: 2023-07-20 15:02:09 浏览: 322
### 回答1:
STM32F103C8T6是一款低功耗、高性能的ARM Cortex-M3内核微控制器,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一种同步串行通信接口,用于在微控制器与外部设备间传输数据。
针对STM32F103C8T6的SPI例程,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现:
1. 配置STM32F103C8T6的GPIO引脚。SPI通信需要使用到一些特定的引脚,我们需要将这些引脚设置为SPI模式,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2. 初始化SPI外设。使用SPI外设前,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初始化操作,包括设置数据传输模式(全双工、半双工),数据位宽,时钟极性和相位等。
3. 编写SPI发送函数。在SPI通信中,我们需要编写发送函数来向外部设备发送数据。通过配置SPI数据寄存器,将要发送的数据写入,并等待传输完成。
4. 编写SPI接收函数。与发送函数类似,我们还需要编写接收函数来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通过读取SPI数据寄存器,将接收到的数据保存下来。
5. 编写主控制程序。在主控制程序中,我们可以调用发送函数和接收函数,按照需要向外部设备发送数据并接收返回数据。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就可以实现一个简单的SPI例程。当然,SPI通信还有很多更高级的功能可以使用,例如DMA传输、中断处理等,这些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进一步的配置和编程。
总之,SPI例程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例程,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和掌握STM32F103C8T6的SPI通信功能。它可以用于各种应用领域,例如传感器数据采集、外设控制等等。
### 回答2:
STM32F103C8T6是一款主流的32位ARM Cortex-M3单片机,它具有丰富的外设资源,包括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外设。下面是一个简单的SPI例程:
1. 首先,需要在MCU的初始化过程中对SPI进行配置。配置步骤包括:
a. 选择SPI工作模式,例如主模式或从模式。
b. 设置SPI时钟分频系数,以确定传输速率。
c. 配置数据帧格式,包括数据位长度和通信模式(全双工、半双工等)。
d. 配置SPI的传输顺序,例如MSB(最高位优先)或LSB(最低位优先)。
e. 配置SPI的数据传输方向(接收或发送)。
f. 配置SPI的中断或DMA功能(可选)。
2. 在配置完成后,可以开始进行SPI通信。SPI通信的一般步骤包括:
a. 选择片选信号,以确定要与哪个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b. 写入或读取要发送的数据。通过写入数据寄存器,将数据发送给外设,并通过读取数据寄存器来接收数据。
c. 等待SPI传输完成,这通常通过等待传输完成位的状态标志完成。
d. 关闭片选信号,结束该次通信。
3. 当需要与多个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时,可以使用多路复用器(MUX)和片选信号。通过配置多路复用器,可以选择不同的片选信号,以便与不同的外设进行通信。
4. 当需要进行SPI中断处理时,可以配置SPI的中断使能和相关中断优先级。在中断处理程序中,可以进行数据的读写和处理。
综上所述,这是一个简单的SPI例程:配置SPI参数,选择外设进行通信,发送和接收数据,等待传输完成并关闭片选信号。通过灵活使用多路复用器和中断处理,可以实现复杂的SPI应用。
### 回答3:
STM32F103C8T6是一款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单片机,主要特点是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和丰富的外设。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协议,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多个设备之间的通信。在STM32F103C8T6上,SPI外设通过四根线实现通信:SCK(时钟线)、MISO(主设备接收从设备数据线)、MOSI(主设备发送数据线)和NSS(片选信号)。SPI可以同时支持主从模式,并且具有缓冲区和中断机制。
编写SPI的例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配置GPIO引脚: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SPI外设的引脚连接到相应的GPIO引脚上,并进行引脚初始化配置。
2. 配置SPI外设:通过寄存器设置,对SPI外设进行各项配置,包括数据位长度、时钟分频器、主/从模式等。
3. 初始化SPI:根据需要,设置SPI外设的工作模式、数据传输模式等参数,并使能SPI外设。
4. 编写数据传输函数:根据工作模式,编写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函数,可以使用缓冲区来进行数据的存取。
5. 调用SPI数据传输函数:根据需要,调用上一步编写的数据传输函数,发送或接收数据。
SPI在STM32F103C8T6上的使用举例:
```c
#include "stm32f10x.h"
void SPI_Configuration(void)
{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SPI_InitTypeDef SPI_InitStructure;
/* 配置SPI引脚 */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 | RCC_APB2Periph_SPI1, ENABLE);
/* 配置NSS引脚为软件控制模式 */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4;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_PP;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 配置SCK、MISO、MOSI引脚为复用推挽模式 */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5 | GPIO_Pin_6 | GPIO_Pin_7;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_PP;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 配置SPI外设 */
SPI_InitStructure.SPI_Direction = SPI_Direction_2Lines_FullDuplex;
SPI_InitStructure.SPI_Mode = SPI_Mode_Master;
SPI_InitStructure.SPI_DataSize = SPI_DataSize_8b;
SPI_InitStructure.SPI_CPOL = SPI_CPOL_Low;
SPI_InitStructure.SPI_CPHA = SPI_CPHA_1Edge;
SPI_InitStructure.SPI_NSS = SPI_NSS_Soft;
SPI_InitStructure.SPI_BaudRatePrescaler = SPI_BaudRatePrescaler_256;
SPI_InitStructure.SPI_FirstBit = SPI_FirstBit_MSB;
SPI_InitStructure.SPI_CRCPolynomial = 7;
SPI_Init(SPI1, &SPI_InitStructure);
/* 使能SPI外设 */
SPI_Cmd(SPI1, ENABLE);
}
void SPI_Transfer(uint8_t* txBuffer, uint8_t* rxBuffer, uint16_t length)
{
uint16_t i;
for (i = 0; i < length; i++)
{
/* 等待发送缓冲区为空 */
while (SPI_I2S_GetFlagStatus(SPI1, SPI_I2S_FLAG_TXE) == RESET);
/* 发送数据 */
SPI_I2S_SendData(SPI1, txBuffer[i]);
/* 等待接收缓冲区非空 */
while (SPI_I2S_GetFlagStatus(SPI1, SPI_I2S_FLAG_RXNE) == RESET);
/* 读取接收数据 */
rxBuffer[i] = SPI_I2S_ReceiveData(SPI1);
}
}
```
上述例程实现了在STM32F103C8T6上使用SPI的功能。具体过程包括配置SPI引脚、初始化SPI外设,以及编写了数据传输函数`SPI_Transfer`来实现SPI数据的传输。通过调用`SPI_Transfer`函数,可以实现SPI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操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