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进程创建:fork、vfork与clone详解与地址空间剖析

需积分: 9 5 下载量 8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3 收藏 36KB DOCX 举报
本文档深入探讨了Linux系统中的进程创建过程,特别是通过内核接口函数sys_fork、sys_vfork和sys_clone实现的fork()、vfork()和clone()系统调用。在arm架构的内核代码(arch/arm/kernel/sys_arm.c)中,这三个函数展示了这些系统调用在硬件级别上的操作。 首先,我们了解到,系统调用如fork()被映射到内核函数sys_fork,但此处的重点是理解进程地址空间的分配和管理。在没有MMU(内存管理单元)的情况下,sys_fork无法支持,返回EINVAL错误。而当配置了MMU,do_fork函数会被调用,其中SIGCHLD参数在fork()中扮演重要角色,表示子进程的默认信号处理。 接下来,sys_vfork函数与fork有所不同,它除了SIGCHLD外,还包含了CLONE_VFORK和CLONE_VM标志,这表明在vfork过程中会共享父进程的地址空间,直到子进程执行`execve()`或者明确地调用`exit()`或`_exit()`。而sys_clone函数更为灵活,clone_flags参数允许用户自定义创建新进程的行为,包括是否共享地址空间等特性。 函数do_fork的核心步骤是调用copy_process,这个过程涉及到多个关键环节。它首先要复制父进程的上下文(包括寄存器状态、堆栈指针等),然后根据clone_flags设置,可能还会进行地址空间的分割和初始化,如为子进程创建新的虚拟地址空间,以及处理信号、线程局部存储(TLS)等问题。此外,子进程的tid(线程标识符)也会被正确地设置和传递。 理解这些内核实现细节对于深入学习Linux内核机制和进程管理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开发者掌握如何在系统层面创建和管理并发进程,尤其是在涉及地址空间共享和隔离的场景下。通过分析这些源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Linux如何在底层保证程序的并发执行和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