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第三章:语言分析基础
需积分: 17 10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2
收藏 357KB PPT 举报
"最后经过证明可以得出结论-编译原理第三章上"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研究如何将高级编程语言转换为机器可执行的代码。本资源聚焦于编译原理的第三章——语言分析基础,由教师杨丽娜主讲。这一章涵盖了语言和语法的基础概念,产生式,上下文无关文法及其语言,以及语法树和抽象语法树等相关主题。
首先,语言被定义为一个符号系统,用于记录和传递信息。在编译原理中,语言由一系列符号串组成,这些串可以是词或句。词是语言中的最小信息单元,而句则是信息的组合单元。语言的结构通常表现为层次性的嵌套和递归。
语法是描述词汇间并列和嵌套关系的规则。以例3.1为例,展示了两个简单的产生式,A→(A)和A→a,其中A是非终结符,(A)和a是终结符,"→"表示替换,"| 表示选择。产生式是构成文法的基本元素,文法由一组产生式定义,非终结符至少在某产生式的左侧出现一次。
接着,产生式是形如γ→α|β的规则,允许一个符号串被另一个替换。在文法G:A→(A)|a中,A可以被(A)或a替换。上下文无关文法(Context-Free Grammar, CFG)的产生式具有这样的形式,其优点在于能精确描述语言的语法结构,且易于构造分析程序,还可以方便地添加语义描述以实现语法制导的翻译。
上下文无关文法的基本概念包括终结符和非终结符。终结符是文法中不能再被替换的基本符号,如小写字母a。非终结符则可以在产生式中被其他符号串替换,它们共同构成了文法的骨架。
此外,文法中的语法树和抽象语法树是描述程序结构的重要工具。语法树直观地展示了句子如何按照文法规则分解,而抽象语法树(Abstract Syntax Tree, AST)进一步简化了语法结构,为编译和解释提供了简洁的表示。
通过深入学习编译原理的这些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构建编译器,如何解析源代码,并最终将高级语言转换为机器语言,使得计算机能够执行。这一章的内容对于计算机科学的学生和软件开发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提供了解读和生成计算机程序的理论基础。
2010-05-16 上传
2008-12-29 上传
2023-06-23 上传
2023-06-14 上传
2023-07-01 上传
2023-07-24 上传
2023-12-05 上传
2023-07-01 上传
黄子衿
- 粉丝: 20
- 资源: 2万+
最新资源
- 构建基于Django和Stripe的SaaS应用教程
- Symfony2框架打造的RESTful问答系统icare-server
- 蓝桥杯Python试题解析与答案题库
- Go语言实现NWA到WAV文件格式转换工具
- 基于Django的医患管理系统应用
- Jenkins工作流插件开发指南:支持Workflow Python模块
- Java红酒网站项目源码解析与系统开源介绍
- Underworld Exporter资产定义文件详解
- Java版Crash Bandicoot资源库:逆向工程与源码分享
- Spring Boot Starter 自动IP计数功能实现指南
- 我的世界牛顿物理学模组深入解析
- STM32单片机工程创建详解与模板应用
- GDG堪萨斯城代码实验室:离子与火力基地示例应用
- Android Capstone项目:实现Potlatch服务器与OAuth2.0认证
- Cbit类:简化计算封装与异步任务处理
- Java8兼容的FullContact API Java客户端库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