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计算B作业:三次多项式插值与最小二乘法

版权申诉
5星 · 超过95%的资源 1 下载量 13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7 收藏 757KB DOC 举报
本大作业是数值计算B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聚焦于多项式插值和最小二乘法在气象数据拟合中的应用。题目要求学生针对气象观测站每隔10分钟收集的温度数据,使用三次多项式插值函数(Newton方法)进行逼近,并计算在特定时间点,如9点30分,的温度预测。 首先,介绍的是多项式插值的基本概念。多项式插值是通过一系列已知的数据点构建一个多项式函数,使得该函数在这些点上的函数值等于实际观测值。这里,使用的是三次多项式,意味着构建的函数形式为f(x) = ax^3 + bx^2 + cx + d。为了得到这个插值函数,通常会利用插值公式,如Lagrange插值或Newton插值公式,根据给出的节点数据进行计算。 然后,讨论了误差衡量的标准。误差可以按照不同的范数来度量,包括最大绝对误差、误差向量1—范数(所有误差绝对值之和)和2—范数(误差平方和的算术平方根)。最小二乘法选择2—范数作为优化目标,因为它便于微分运算,并且在拟合过程中更关注整体误差的平方和。 具体操作中,使用了Matlab编程语言的polyfit函数,它根据给定的x(时间)和y(温度)数据,自动寻找二次多项式的系数,使得拟合函数的误差平方和达到最小。在这个例子中,得到的拟合多项式为p(x) = (-0.0024x^2 + 0.2037x + 0.2305) * 10^-4。这个拟合函数将被用于估算9点30分的温度。 最后,分析和讨论部分,强调了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到的拟合效果,尤其是在数据较少的情况下,多项式插值能够提供一个简洁而有效的近似模型。对于实际应用,这样的方法有助于对未来的气温变化进行预测,或者根据历史数据调整其他气候模型。 在整个作业中,学生需要理解并运用多项式插值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最小二乘法的实际操作,以及如何解释和评估拟合结果。这不仅测试了数学建模的能力,也锻炼了编程技能和数据处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