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盆地徐闻探区水下扇体识别与勘探潜力分析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7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1.24MB PDF 举报
"北部湾盆地徐闻探区南部断阶带的水下扇体识别与解释" 本文详细探讨了北部湾盆地徐闻探区南部断阶带的水下扇体地质特征及其勘探价值。北部湾盆地徐闻探区的地震资料质量不高,这给水下扇体的识别带来了挑战。然而,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的综合分析,结合单井岩心相的研究,研究者们认定南部断阶带具有近岸水下扇沉积的特性。 在层序地层学的框架下,研究人员运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包括剖面分析、速度分析、时频分析以及相干性分析,以揭示水下扇体的特征。通过这些方法,他们成功在涠洲组中识别出了6期不同的水下扇体。这些扇体的发育情况、形态和分布范围得到了详尽刻画。扇体的结构呈现出扇根和扇中互相叠置的特征,扇根部分作为盖层和遮挡层,而扇中则为储油层,这样的结构为形成有利的储盖组合提供了地质基础,从而成为徐闻探区下一步勘探的重要目标区域。 文章指出,水下扇体的识别在徐闻探区面临一些困难。主要问题在于,扇体紧邻边界断层,且位于涠洲工区的南部边界,地震资料受到边界效应的影响,表现为反射特征模糊。此外,涠洲组冲积扇体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其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不突出,只有部分扇体能显示出明显的前积现象。 总结而言,这篇论文通过深入的地质分析和技术手段的应用,成功揭示了北部湾盆地徐闻探区南部断阶带水下扇体的地质结构和储油潜力,为后续的油气勘探提供了关键的地质依据。同时,它也指出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水下扇体识别的技术挑战和解决策略,对同类地质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