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神经网络训练详解:初期全调法与算法核心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1 收藏 1.41MB PPT 举报
"初期全调法-神经网络资源" 在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中,初期全调法是一种用于Kohonen自组织映射(SOM)网络训练的策略。在训练的初始阶段,这种方法允许输入向量激活多个神经元,随着时间推移或训练迭代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少同时被激活的神经元数量,最终达到对于每个输入向量,仅有一个神经元会被选中。初期全调法的主要目标是帮助网络更好地进行特征学习和空间结构的组织,同时减少竞争的激烈程度,使得网络能更有效地收敛。 数学建模在神经网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BP(反向传播)网络,它是多层前馈网络训练的最常用算法之一。BP算法由UCSDPDP小组的Rumelhart、Hinton和Williams在1986年明确阐述,尽管Parker在1982年以及Werbos在1974年就已经对此进行了类似的研究。BP网络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广泛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能处理复杂的非线性问题。然而,它也存在显著的弱点,如训练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值以及不能保证全局收敛。 BP网络的基本结构包括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每个神经元的输出由其输入向量与权重的乘积之和决定,然后通过激活函数转换为网络的输出。常见的激活函数如Sigmoid函数,其导数在0.5处最大,有利于网络的快速收敛。网络的拓扑结构通常是前馈的,即信息从输入层单向传递到输出层,中间可能经过多个隐藏层。 训练过程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向前传播和误差反向传播。在向前传播阶段,输入向量被传递到网络,计算出实际的网络输出。然后,在误差反向传播阶段,网络的权值根据输出与理想输出之间的误差进行调整,以减小这种误差。权值初始化通常是用小的随机数,以确保网络可以从各种初始状态开始学习。 在实际应用中,BP网络的结构设计是个关键问题,包括输入向量、输出向量的维度、隐藏层的数量以及每个隐藏层的神经元数量。增加网络的复杂性并不总是能提高预测精度,有时候简单的二级网络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此外,实验表明过度复杂化的网络可能会导致过拟合,降低泛化能力。 总结来说,初期全调法是Kohonen自组织映射训练的一种策略,而BP网络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多层神经网络的训练算法。理解这些概念对于深入研究神经网络的理论和实践至关重要。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问题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和训练方法,以实现最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