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滚动码原理与代码分析:从SimpleScalar实验详解到高级技术

需积分: 19 67 下载量 9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0 收藏 710KB PDF 举报
本资源是一份详细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指导书,名为"山东大学软件学院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指导书",由戴鸿君编写,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实践在SimpleScalar模拟器上进行的多个关键实验。课程涵盖了滚动码原理的学习,并对每个实验进行了深入解析。 章节3.6"代码分析"是该指南的重要部分,它涉及到对代码执行过程中的各种指标的理解和解读。首先,这一节介绍了几个关键的统计量,如`sim_num_insn`(总共提交的指令数)、`sim_num_refs`(总共提交的装载/存储指令数)、`sim_num_branches`(总共提交的分支指令数)等,这些是衡量程序执行效率的基础数据。`sim_elapsed_time`(总共的模拟时间)和`sim_inst_rate`(模拟速度)则揭示了程序运行的时间效率和指令处理速率。 在这个章节中,学习者将学会如何通过分析这些统计数据来理解程序的行为,例如,`sim_num_loads`和`sim_num_stores`可以用来评估程序的内存访问模式,`sim_num_branches`则反映了分支预测的性能。`sim_total_insn`、`sim_total_refs`等则表示实际执行的指令数,帮助评估指令优化和执行效率。 代码分析不仅涉及静态分析(查看源代码结构),还包括动态分析(监控程序运行时的性能),通过对比`sim_num_insn`和`sim_total_insn`,可以了解哪些指令被优化或删除,从而理解编译器和处理器优化策略。此外,这部分内容还可能包含对指令流水线的影响分析,因为不同的代码结构会影响流水线的利用率和吞吐量。 通过对代码的深入分析,学生能够提升对计算机体系结构工作原理的直观认识,包括超标量设计、动态分支预测、乱序执行、推断执行、缓存性能优化以及多线程并行处理等方面。每一项实验都旨在通过具体操作和分析,强化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提升学生的编程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整个过程强调了动手实践和理论解释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未来的软件工程师和系统架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