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监理:挑战与前景
版权申诉

"信息化监理黑洞的成因及前景展望"
信息化监理是针对信息化建设项目的一种管理方式,借鉴了建筑行业的监理制度,旨在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得到有效控制。然而,信息化监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了诸多挑战,形成所谓的“监理黑洞”,即监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1、信息化监理出现的背景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推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各级政府和企业大规模开展信息化建设。然而,大量项目出现了超期、超预算的情况,软件工程的可控性面临严峻挑战。借鉴建筑行业的监理模式,信息监理应运而生,作为业主(甲方)和承包商(乙方)之间的独立第三方,负责监督项目的进度、质量,并确保符合业主需求。
2、信息监理的职责与问题
信息监理的主要任务包括对合同、质量、进度和资金进行有效监控,以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的出台,明确了投资200万元以上的项目需引入监理,标志着我国信息化建设专业化进程的开始。然而,实践中存在诸多困难,如监理方在项目初期难以获取乙方的真实工作进展,监理过程中的“五掌握,两管理,一协调”原则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可能导致监理效果受限,甚至出现“监理黑洞”。
3、信息化监理面临的挑战
信息化监理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
- 文档规范与实际执行脱节:监理公司制定的各种规范文档可能无法准确反映项目实际进展。
- 缺乏透明度:乙方的工作过程不透明,使得监理难以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
- 监理标准和方法的不成熟:信息化监理尚处于发展阶段,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科学的评估方法。
- 行业理解和适应性:信息化项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监理人员具备深厚的技术背景和行业知识,但目前的监理队伍可能难以满足这些要求。
4、信息化监理的前景展望
尽管面临挑战,信息化监理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项目管理理论的完善,未来的信息监理将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可能的发展趋势包括:
- 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信息监理的标准化流程和评价体系,提高监理效率和质量。
- 技术手段创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实时分析,提高监理工作的透明度。
- 人才培养:加强信息化监理人才的培养,提升队伍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 法规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信息化监理提供更坚实的法律保障。
信息化监理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完善对于提高项目成功率、保障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目前存在问题,但随着行业认知的深入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信息化监理有望走出“黑洞”,成为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菲亚飞吧
- 粉丝: 1

最新资源
- 一键轻松显示/隐藏文件夹与文件扩展名工具
- 掌握JavaScript宝典:实例源代码深入解析
- Calico Myro机器人井字游戏编程与操作指南
- 顺序栈的C语言实现与数据结构深度解析
- 揭秘免杀工具:MyCCL3.0的免杀特征码修改技术
- C++实现四大古典密码算法:加密与解密源码
- Python实现变质量火箭车模型的扩展凯恩方程应用研究
- Eclipse中使用IBM MapReduce Tools开发和部署Hadoop并行程序
- Informix双机热备安装教程与文件
- 百度编辑器 ueditor1_4_3-utf8-jsp 使用体验分享
- 多媒体博客系统下载指南与使用说明
- 深入学习OpenCV3:计算机视觉编程实战攻略
- GitHub Pages上五分钟部署iOS应用着陆页教程
- ACE网络编程库C++程序员指南
- LTE空中接口技术深入解析与性能评估
- HomeShare:宽带共享软件让上网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