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方法:封装、隐藏与对象特性

需积分: 11 9 下载量 3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1.91MB PPT 举报
在面向对象方法与技术讲义中,对象的性质是核心概念,它们构成了面向对象编程模型的基础。对象的封装性(encapsulation)意味着将数据和操作这些数据的方法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单元,隐藏内部细节,只对外提供必要的接口。这有助于保护数据安全,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信息隐藏(information hiding)是封装的一个关键特性,它允许对象控制对自身状态的访问,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操作可以修改其内部状态。这样能避免不必要的耦合,使软件设计更为模块化。 对象的自治性(autonomy)指的是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管理和行为,不需要外部干预,实现了职责单一,增强了软件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通信性体现在对象之间通过消息传递进行交互,这种无状态的交互方式使得软件设计更具模块化和可复用,如消息传递机制在事件驱动编程和分布式系统中广泛应用。 被动性并不是传统的面向对象概念,但可能是指对象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相对静止,等待外部请求或事件触发,而不是主动寻求改变。如果这是指对象在设计时遵循“主动请求,被动响应”的原则,那么它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和资源消耗。 讲义还介绍了面向对象方法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Simula-67、OBJECT和Liskov原则,到后来的ADT(抽象数据类型)、CLU、Smalltalk等,再到C++、Java、UML、XML、Web服务等技术的发展,展现了面向对象方法如何逐步成为主流的软件开发范式。 引入面向对象的主要动机源自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可靠性、维护性和易管理性的需求。它强调问题域与软件实现的直接对应,模仿人类处理现实世界的思维方式,使得软件设计更直观、有针对性。面向对象编程的优势在于降低复杂性、增强可维护性和扩展性、提高重用性,并且代码的表述更为自然,同时将数据和功能紧密集成,减小了分析和实现之间的界限。 相比之下,过程化方法则侧重于过程和数据的清晰分离,以流程控制为主线,通过数据的传递来驱动系统的运行。尽管两者各有优劣,但在现代软件工程中,面向对象方法通常被视为更为成熟和高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