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现冒泡排序及数组介绍

需积分: 0 1 下载量 3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6 收藏 912KB PPT 举报
"这篇资源是关于C语言编程的,特别是冒泡排序算法的实现。它包含了一个简单的C语言程序,用于对输入的10个整数进行冒泡排序,并输出排序后的结果。此外,资源还涵盖了数组的基础知识,包括一维数组、多维数组和字符数组的定义、初始化以及引用方式。"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重复遍历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遍历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过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就像水中的气泡最终会上浮到水面一样。 在提供的C语言代码中,冒泡排序的实现如下: ```c int main() { int i, j, t, a[10]; printf("Input 10 numbers:\n"); for (i = 0; i <= 9; i++) { scanf("%d", &a[i]); // 输入10个整数 } for (i = 1; i <= 9; i++) { // 进行10-1轮排序处理 for (j = 0; j < 9 - i; j++) { // 进行10-i次相邻数据比较 if (a[j] > a[j + 1]) { t = a[j]; a[j] = a[j + 1]; a[j + 1] = t; // 交换数据 } } } printf("The sorted numbers:\n"); for (i = 0; i <= 9; i++) { // 输出排序后数据 printf("%4d", a[i]); } printf("\n\n"); } ``` 这段代码首先定义了一个长度为10的整数数组`a`,然后让用户输入10个整数。接下来的两层循环实现了冒泡排序,外层循环控制排序的轮数,内层循环负责相邻元素之间的比较和交换。排序完成后,程序打印出排序后的数组元素。 在C语言中,数组是一种构造数据类型,可以用来存储多个具有相同类型的数据。数组分为一维数组、多维数组等类型。一维数组可以看作是一条线性序列,每个元素通过下标来访问。定义一维数组的语法是`类型标识符[长度]`,例如`int a[10]`定义了一个包含10个整数的一维数组。数组的元素可以通过数组名和下标进行引用,如`a[0]`表示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在C语言中,数组的下标从0开始,因此`a[9]`是最后一个元素。数组可以在声明时初始化,也可以在后续的代码中逐个赋值。 数组是编程中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数据结构,它们在处理大量数据时能提供高效的操作。例如,这里的冒泡排序就是通过数组实现的,展示了数组在排序算法中的应用。在实际编程中,理解并熟练掌握数组的使用对于编写高效的代码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