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五版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解析

需积分: 23 0 下载量 15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1 收藏 1.6MB PDF 举报
"谢希仁版《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的课后习题答案,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包括连通性、共享性、分组交换的特点,以及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缺点比较。"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谢希仁版的《计算机网络》是一本广泛使用的教材,其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提供了深入理解和巩固知识的机会。首先,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服务是连通性和共享。连通性使得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设备能够相互通信,而共享则允许网络中的资源(如硬件、软件和信息)被多个用户同时访问。 分组交换是现代互联网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数据传输方式。它结合了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势。与电路交换不同,分组交换不需预先建立物理连接,而是将大的数据流分割成若干小的分组,并在每个分组上加上地址信息,然后在网络中独立传输。这种方式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因为多个分组可以在同一时间通过同一物理线路传输。相比于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传输时延更小,更适合交互式应用,但每个分组的处理和转发会引入一定的额外时延。 电路交换是一种传统的通信方式,主要用于电话系统。它在通信开始前就建立了一条专用的物理路径,直到通信结束才释放。这种方式适合于需要持续高速传输大量数据的场合,如语音通话,但线路利用率低且设置时间较长。 报文交换则在存储和转发的基础上工作,整个报文作为一个单元在节点间传递。这种方式不需要预先分配线路,但因为整个报文必须在节点存储后才能转发,所以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通信不适用。 总结三种交换方式的优缺点: - 电路交换:实时性强,时延小,但线路利用率低,不适合突发性或短暂的通信需求。 - 报文交换:中继电路利用率高,支持不同速率和规程的终端互通,但传输时延大,不适用于实时通信。 - 分组交换:兼顾高效率和低时延,适合各种类型的数据传输,是互联网的主要通信方式。 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对于深入学习计算机网络至关重要,包括网络层次结构、协议、拥塞控制、路由算法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解答《计算机网络》的课后习题,学生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