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替沙星检测新技术:自组装环荧光显微成像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6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400KB PDF 举报
"这篇文章是2010年发表在《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的科研论文,主要介绍了利用加替沙星自组装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来检测内蒙古地区乳制品、胶囊及尿液中的加替沙星残留。此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简便的操作流程。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加替沙星能在DMCS处理的载玻片上形成稳定的自组装环,并通过荧光显微成像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广泛,检出限极低,适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并在实际应用中展示了良好的准确性和重现性。论文还探讨了加替沙星在畜牧业和临床用药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如血糖异常风险。" 本文研究的核心技术是加替沙星自组装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这是一种新型的药物检测方法。加替沙星是一种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因其广谱抗菌活性在临床和畜牧业中广泛应用。然而,过量或不适当的使用可能导致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在实验中,研究者在pH 3.60的HAc-NaAc缓冲溶液和聚乙烯醇-124存在下,利用二氯二甲基硅烷(DMCS)处理的载玻片作为固相支持,促使加替沙星自组装形成直径2.45mm、线宽38.7μm的环形结构。这种自组装环结构可以被荧光显微镜捕捉并成像,从而实现对加替沙星的定量分析。通过这种方法,检测的线性范围为6.74×10^-13至1.83×10^-11 mol?ring^-1,检出限达到了6.74×10^-14 mol?ring^-1,远低于其他常规检测方法。 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研究者将之应用于内蒙古品牌乳制品、胶囊和人体尿液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加标回收率在96.0%至106.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3%,证明了该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论文还提到了加替沙星滥用的现状,指出中国有超过170家公司生产加替沙星产品,且临床研究发现其可能引起血糖异常,这提醒我们在使用和监管此类药物时需要更加谨慎。 这项工作为食品安全和医药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对于监控加替沙星在食品和人体中的残留,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