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与FPGA的EtherCAT通信协议研究与数控系统应用
需积分: 49 12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6
收藏 1.66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数据帧结构在EtherCAT(Ethernet for Control Automation Technology)现场总线中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在数控系统中的应用。 EtherCAT作为一种工业以太网通信协议,因其高速、可靠性和易扩展性,已经成为现代数控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论文的作者陈灏,针对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结合ARM(Advanced RISC Machine)技术和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技术,深入研究了EtherCAT的通信规范,包括其独特的“飞读飞写”技术、分布式时钟同步、WKC(Write-once Memories with CRC)和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校验等核心技术。
首先,作者概述了国内外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概况,强调了 EtherCAT在提升数控系统控制精度和实时性方面的潜力。随后,论文着重介绍了如何利用嵌入式工控机和专用的EtherCAT主站通信卡构建硬件接口,这不仅实现了主站与从站之间的高效数据交换,还提供了用户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方便数据输入和状态监控。
在硬件层面,论文详细阐述了基于ARM和FPGA的从站通信方案。ARM负责执行从站总线协议的驱动逻辑,而FPGA则承担协议的具体实现,确保了从站能准确响应主站的指令,并处理复杂的通信任务。硬件设计的关键在于精确的时间同步和数据链路层的设计,这对于实时性要求极高的数控系统至关重要。
在软件设计部分,论文涉及EtherCAT主站和从站平台的构建。主站平台的软件设计包括数据传输协议和高精度分布式时钟技术,旨在优化通信效率并确保数据一致性。从站协议则聚焦于数据链路层传输协议和从站驱动的开发,确保从站设备能够稳定地与主站协作。
最后,作者分享了实际的开发过程,通过实现EtherCAT技术在数控系统中的集成,验证了该技术在提升系统性能和控制精度方面的有效性。这篇论文不仅对EtherCAT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也为其他希望将此技术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2018-09-14 上传
2021-09-30 上传
2021-09-30 上传
2021-09-30 上传
2021-10-11 上传
2021-08-09 上传
2022-09-24 上传
2022-03-19 上传
2021-07-06 上传
Fesgrome
- 粉丝: 37
- 资源: 3828
最新资源
- IEEE 14总线系统Simulink模型开发指南与案例研究
- STLinkV2.J16.S4固件更新与应用指南
- Java并发处理的实用示例分析
- Linux下简化部署与日志查看的Shell脚本工具
- Maven增量编译技术详解及应用示例
- MyEclipse 2021.5.24a最新版本发布
- Indore探索前端代码库使用指南与开发环境搭建
-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PPT课件第六版康华光
- MySQL 8.0.25版本可视化安装包详细介绍
- 易语言实现主流搜索引擎快速集成
- 使用asyncio-sse包装器实现服务器事件推送简易指南
- Java高级开发工程师面试要点总结
- R语言项目ClearningData-Proj1的数据处理
- VFP成本费用计算系统源码及论文全面解析
- Qt5与C++打造书籍管理系统教程
- React 应用入门:开发、测试及生产部署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