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频处理工作流程详解:从初测调谐到储层厚度估算

需积分: 10 4 下载量 10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1 收藏 17.5MB PPT 举报
"演化初测调谐体-landmark分频处理工作流程" 在石油勘探领域,分频处理是一项关键的技术,用于揭示地下储层的精细结构和特征。本资源聚焦于通过Landmark软件进行的分频处理工作流程,帮助用户理解和分析地震数据,从而更好地理解储层的复杂性。 首先,我们要加载数据。在这个例子中,数据体是WF_3_1_Gaussian_100_Amp_030_Hz_DFT.bri,它需要被加载到地震时间切片观测图上。调整地震时间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正确的调谐可以确保调谐体的准确显示,即地震波能量在不同频率下的表现。 接下来,通过点击“>>”按钮,可以演化整个分立的能量体,这个过程类似于在地质时间轴上的旅行,观察不同时间点(30Hz窗口)的地震响应。这有助于识别地层的动态变化,例如,边滩的出现和消失,如在1260线,1170道附近观察到的情况。分析这些现象可以提供关于地层沉积、流动和变化的重要信息。 在分频处理的工作流程中,用户应尝试不同的色标,如blkwht_color_max、Sopacity2和Sspecdecomp,以揭示不同的地震特征和模式。这有助于发现可能隐藏的地质结构,比如储层的边界、渗透路径或者地层的非均质性。 分频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 1. **数据准备**:输入的地震数据需要进行预处理,确保子波相位正确且道间振幅信息真实。这一步涉及去除噪声、校正幅度、恢复原始地震信号等。 2. **初测调谐**:这是初步的频率分析,确定数据的频率范围和相应的调谐效果。 3. **二维模块分析**:通过分析模型数据,了解不同参数如何影响输出结果。这对于新手来说特别有用,因为它能加深对分频处理理论的理解。 4. **三维流程时窗**:在三维空间中进行频率分析,考虑时间窗口对处理结果的影响。 5. **目标调谐图**:生成特定目标频率的调谐图,以突出显示特定地质特征。 6. **离散频率体**:创建离散的频率体,这有助于可视化不同频率下的地层特性。 7. **储层厚度估算**:根据分频处理的结果,可以估算储层的厚度和其他地质参数。 通过这一系列步骤,用户可以逐步掌握如何操纵和解读分频处理的数据,最终对实际勘探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这不仅能够提高地震图像的分辨率,还能增强对地下储层特性的认识,对油气勘探决策具有重要价值。因此,理解并熟练运用分频处理的工作流程是每个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必备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