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中间件安全保障与标准化能力"

需积分: 0 1 下载量 16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1-13 收藏 4.39MB PDF 举报
云原生中间件是指在云计算环境下的应用程序与相关资源进行高效管理和运维的技术架构。在云原生中间件之道中,安全保障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标准化能力与纵深安全措施,可以实现对云原生环境的全面保护和风险隔离。 首先,云原生中间件的标准化能力是承载无忧的关键。标准化能力涉及到应用程序、数据、运行环境、中间件等各个方面的统一规范,可以降低安全集成成本,提高整体的安全性能。同时,硬件与虚拟化厂商的提供也为云原生中间件的安全性提供了基础保障。尤其是在HCI架构中,作为总体集成方,可以减少安全集成成本,提高整体的安全性。 其次,可信计算环境是云原生安全的重要保障。可信计算环境包括操作系统(OS)的安全性、可信计算模块(TPM)的加密功能、可信执行环境(TEE)等。通过建立可信计算环境,可以有效保护云原生应用程序和敏感数据的安全性。 在云原生安全方面,主要包括镜像安全、镜像仓库安全、容器加固隔离、通信零信任、DevSecOps、RASP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以及态势感知与风险隔离等。镜像安全是指确保云原生镜像的完整性和可信度,避免恶意镜像的运行。镜像仓库安全是指对镜像仓库进行规范管理,避免非法操作和恶意代码的注入。容器加固隔离是指对容器进行安全加固和隔离,防止容器间的信息泄露和攻击扩散。通信零信任是指采用Istio、Calico、Cilium等技术实现对网络通信的零信任控制,确保只有授权的通信可以进行。DevSecOps是指在云原生开发运维中,将安全性纳入整个过程,包括代码和镜像的扫描等。RASP应用安全是指在运行时通过动态分析和安全策略进行应用程序的保护。数据安全是指对云原生数据进行加密、备份和访问控制,保障数据的安全性。态势感知与风险隔离是指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云原生环境中的威胁和风险,及时隔离和应对。 由于云原生托管的应用碎片化且环境变化频繁,攻击面被放大,因此云原生安全是一个核心价值。为了保障云原生环境的安全性,需要采取立体纵深式的安全措施。云原生DevOps环境的高效运行和动态治理要求传统的安全实施方法、角色、流程和技术得以变革。只有适应这些变化,才能真正实现云原生安全的落地。 总的来说,通过标准化能力-承载无忧-E2E云原生纵深安全,可以实现对云原生中间件的综合保护和风险隔离。通过硬件与虚拟化厂商的提供、可信计算环境的搭建以及各种安全措施的落地,可以确保云原生环境下应用程序和数据的安全性。在不断变化的云原生环境中,适应新的安全需求和挑战,是保障云原生安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