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技术比较:双质点模型参数影响分析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2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263KB PDF 举报
"隔震体系基于双质点模型的参数分析比较 (2008年)" 本文探讨了隔震体系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主要聚焦于顶部隔震(TMD系统)、基础隔震和层间隔震这三种减震控制方式。通过对竖向串联双自由度模型的简化分析,作者樊长林、张善元和张文芳揭示了这些隔震方式的力学特性及减震机理。 首先,顶部隔震系统(TMD)是在建筑物的顶部安装减震装置,以减少地震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研究指出,TMD系统的频率比最佳范围为0.8至1.2,即隔震层的自然频率应接近或等于结构的自振频率。此外,高阻尼比的隔震系统能更有效地减小地震响应,因此在设计时应尽可能增大阻尼比。 其次,基础隔震则是将隔震层设置在建筑物的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该方法通过延长结构周期并增强阻尼,降低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反应。据分析,基础隔震的理想频率比为1.2至2.0,而最佳阻尼比则较小,一般在0.1至0.3之间。这种设计方案可以有效地将地震能量集中在隔震层,保护上部结构免受严重损害。 再者,层间隔震是一种在楼层之间设置隔震层的方法。通过增大上下层之间的质量比,可以提升隔震效果。研究表明,层间隔震的最佳频率比位于0.2至0.6之间,且随着质量比的增大,隔震效果会更显著,这使得结构的振动得以有效缓解。 论文中,作者利用复频响应函数模值的变化曲线来评估各种动力学参数对隔震效果的影响。这些分析结果对于实际工程中的隔震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帮助工程师选择最优的隔震策略,以最大程度地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这篇2008年的研究强调了隔震体系在地震工程中的关键作用,并提供了关于不同类型的隔震系统在设计参数优化方面的深入见解。通过合理的参数选择,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的有效保护,提高其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和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