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采高工作面端头注浆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6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2 收藏 737KB PDF 举报
"大采高工作面的开采过程中,工作面端头区域的矿压显现显著,易引发顶板事故。为了保障回采工作的安全进行,本研究针对晋城煤业集团寺河矿1308工作面端头进行了注浆支护工艺的研究。通过注水试验,分析了围岩裂隙的形成机制,并根据破坏范围提出了注浆方案,最佳注浆范围定为距工作面7至28米,最佳注浆孔深为8米。实施注浆工艺后,结果显示围岩两侧移近量减少了约55.4%,底鼓程度降低了约45.8%,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的变形,防止了大规模冒顶和片帮事故的发生。" 本文详细探讨了大采高工作面端头支护的关键问题,尤其是矿压显现带来的安全挑战。大采高工作面的开采导致端头应力集中,增加了冒顶和片帮的风险。因此,对这一区域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至关重要。研究团队在晋城煤业集团寺河矿的1308工作面进行了注水试验,这是对围岩特性进行观测的一种方法,旨在理解裂隙发育的规律。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研究者提出了针对性的注浆加固方案。注浆是一种通过注入高粘结性和高强度的材料来修复和强化破碎煤岩体的技术,以增强围岩的整体性和支撑力。实验结果显示,最佳注浆范围位于工作面7至28米的距离内,而注浆孔的最适宜深度设定为8米。这样的参数设置可以实现最佳的加固效果。 实施注浆工艺后,对巷道围岩的监测表明,注浆显著改善了围岩的稳定性。两帮的位移减少,底鼓程度的降低,显著降低了巷道变形的风险,从而有效避免了可能的安全事故。这些成果证明了注浆加固技术在大采高工作面端头支护中的应用价值和可行性。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把握最佳注浆时机,以及精确确定围岩的塑性破碎范围,都是确保注浆效果的关键因素。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这些参数,提升注浆工艺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适应性和效率,以更好地服务于煤炭开采的安全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