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干旱与半干旱区60年降水对比变化及气候驱动机制

需积分: 10 0 下载量 15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6.15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北方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在近60年内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研究基于1951年至2011年间中国756个观测站的月降水数据,焦点集中在暖季降水变化上。研究结果显示,这两个区域的降水呈现出显著的对比:干旱区的暖季降水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0.27毫米/年,而半干旱区的暖季降水则呈现下降,减速度达到0.80毫米/年。 这种差异性主要归因于两个区域所受到的不同气候主导模式。干旱区主要受到西风的影响,属于西风控制区,西风气流的增强和位置偏向南方会导致来自黑海、里海和巴尔喀什湖的水汽输送增加,从而促进当地降水。相反,半干旱区位于季风区,其降水与东亚夏季风紧密相关。当东亚夏季风强劲时,水汽能够向西到达甘肃中部,甚至向北扩展到华北和东北地区,导致半干旱区降水增多,反之则减少。 通过对降水偏多和偏少年的大气环流模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人员揭示了这些气候变化背后的关键驱动力。对于干旱区,西风气流的强度和路径对降水有直接影响;而在半干旱区,东亚夏季风的强弱以及水汽输送路径则是决定性因素。 这篇论文通过详细的气象数据分析,为我们理解中国北方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这对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水资源管理和适应气候变化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强调了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区域差异性和气候驱动因子识别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