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ford机器学习:K-means聚类算法详解

需积分: 10 4 下载量 7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1 收藏 616KB PDF 举报
"Stanford机器学习课程讲解聚类算法,特别是K-means聚类算法,以及非监督学习的基本概念。" 在机器学习领域,聚类算法是一种重要的非监督学习技术,它主要用于发现数据集中的内在结构和模式,而无需预先知道数据的标签或类别。聚类的目标是将相似的数据点归为一类,形成不同的簇。K-means算法是聚类中最常用的算法之一,尤其适合处理大规模数据集。 K-means算法的工作流程如下: 1. 初始化:选择k个初始质心,通常是随机选取数据集中的k个点作为类别的代表。 2. 分配步骤(Cluster Assignment Step):计算每个数据点与所有质心之间的距离(通常使用欧氏距离),并将数据点分配给最近的质心所在的簇。 3. 移动质心步骤(Move Centroid Step):根据当前簇内的所有数据点重新计算质心,通常是计算簇内所有点的坐标均值。 4. 迭代:重复步骤2和3,直到质心的位置不再显著变化或达到预设的最大迭代次数,标志着算法收敛。 K-means算法的一个关键挑战在于选择合适的簇数k。过少的k可能导致数据的聚类不充分,过多的k则可能使簇过于细化,失去实际意义。此外,K-means算法对初始质心的选择敏感,不同的初始化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聚类结果。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多次运行K-means并选择最优结果,或者使用更复杂的初始化策略如K-means++。 在实际应用中,K-means常用于市场细分、图像分割、文档分类等场景。例如,对于T-shirt尺寸分类问题,通过K-means可以找到身高体重数据的自然聚类,帮助确定L、M、S等不同尺寸的界限。 K-means的估值函数是平方误差和(Sum of Squared Errors, SSE),它是每个数据点到其所在簇质心距离平方的总和。优化这个函数意味着最小化簇内的变异性,最大化簇间的差异性,从而达到良好的聚类效果。 然而,K-means有一些局限性,如对异常值敏感,不适用于非凸形状的簇,以及对数据分布的假设(如各簇为球形)。为克服这些限制,研究者发展出了多种改进版的聚类算法,如DBSCAN、谱聚类、层次聚类等,它们在处理复杂数据结构时可能更为有效。 K-means聚类算法是理解和实践非监督学习的重要工具,尽管它有其局限性,但在很多实际问题中仍能提供有价值的洞察和解决方案。通过深入理解K-means的工作原理和适用场景,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无标签数据,挖掘数据中的潜在价值。
2016-12-17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