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河流潜流层研究历程与方法探索
需积分: 5 11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2
收藏 1.07MB PDF 举报
"这篇文章是2013年发表在《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期刊上的一篇学术论文,由夏继红等人撰写。论文探讨了国外对河流潜流层的研究历程和采用的研究方法,并强调了在中国背景下如何结合国外经验进行本土化研究的必要性。"
正文:
国外对河流潜流层的研究始于对这一领域的初步认识,逐步发展到概念的细化、理论的深化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这个过程涵盖了四个主要阶段:初始认识阶段,主要是对潜流层存在的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概念完善阶段,定义和明确了潜流层的概念及其在水文循环中的作用;理论发展阶段,通过现场监测、数值模拟和室内实验等手段,科学家们深入理解了潜流层的水动力学特性;最后是体系形成阶段,这些研究结果被整合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为后续的潜流层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研究方法上,研究人员广泛采用了现场监测技术,如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河流水界面的流量测量,以获取实际的水文数据。数值模拟技术,如使用HydroGeoSphere、MODFLOW等模型,被用来模拟潜流层的水流运动和溶质迁移过程。室内试验则提供了控制条件下的研究环境,用于验证和优化理论模型。
论文特别指出,虽然国外在河流潜流层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中国应根据本国河流的特性和问题,结合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如遥感技术、GIS等,从多学科角度(如水文学、生态学、地质学)和不同尺度(从微观到宏观)来探究潜流层的水动力机理、溶质迁移模式、生态过程、河流健康评估以及生态修复策略。这表明,中国的河流潜流层研究需要本土化的创新和深度集成。
关键词涵盖的关键领域包括河流系统、河岸带生态、潜流层的交互作用、以及潜流水文学。这些关键词反映了研究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强调了潜流层在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水质保护中的重要地位。
这篇论文旨在促进国内外科研成果的交流,推动中国在河流潜流层研究领域的进步,以应对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挑战。通过借鉴并结合国外研究方法,中国可以在河流潜流层这一关键领域实现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
2020-01-18 上传
2021-05-18 上传
2021-05-10 上传
2021-05-06 上传
2020-02-10 上传
2022-04-15 上传
2021-05-26 上传
2021-05-03 上传
2021-05-10 上传
weixin_38689976
- 粉丝: 6
- 资源: 924
最新资源
- SSM Java项目:StudentInfo 数据管理与可视化分析
- pyedgar:Python库简化EDGAR数据交互与文档下载
- Node.js环境下wfdb文件解码与实时数据处理
- phpcms v2.2企业级网站管理系统发布
- 美团饿了么优惠券推广工具-uniapp源码
- 基于红外传感器的会议室实时占用率测量系统
- DenseNet-201预训练模型:图像分类的深度学习工具箱
- Java实现和弦移调工具:Transposer-java
- phpMyFAQ 2.5.1 Beta多国语言版:技术项目源码共享平台
- Python自动化源码实现便捷自动下单功能
- Android天气预报应用:查看多城市详细天气信息
- PHPTML类:简化HTML页面创建的PHP开源工具
- Biovec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预测、结构和可视化
- EfficientNet-b0深度学习工具箱模型在MATLAB中的应用
- 2024年河北省技能大赛数字化设计开发样题解析
- 笔记本USB加湿器:便携式设计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