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针灸穴位组合对运动疲劳大鼠骨骼肌的影响
需积分: 0 1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236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是关于针灸在消除运动性疲劳方面的作用,研究了不同穴位组合对大鼠骨骼肌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更有效的恢复手段,以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表现。作者通过实验方法,观察了游泳后施加不同穴位组合针灸的大鼠骨骼肌中的CK、LDH、Ca2+-ATPase活性和PAS含量变化,以评估其对能量代谢恢复和疲劳状态改善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肾俞、后三里)组合效果最佳,(三阴交、后三里)次之,(大椎、后三里)组合效果相对较低。关键词包括针灸、穴位组合、运动性疲劳、骨骼肌以及生理生化指标。"
这篇论文深入探讨了针灸疗法在运动恢复中的应用,特别是针对运动性疲劳的缓解。运动性疲劳是由于高强度运动导致的肌肉功能下降和身体机能的暂时性减退,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研究选择了常见的针灸穴位,如三阴交、后三里、肾俞和大椎,这些穴位被认为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能量代谢密切相关。
CK(肌酸激酶)和LDH(乳酸脱氢酶)是衡量肌肉损伤和疲劳的重要生化指标,Ca2+-ATPase则是钙离子转运的关键酶,与肌肉收缩和能量释放紧密相连。PAS染色可以揭示糖原含量,反映能量储备情况。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的穴位组合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大鼠骨骼肌的能量代谢恢复,减轻疲劳状态。
实验表明,(肾俞、后三里)组合对能量代谢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可能是因为这两个穴位分别位于背部和腿部,能够同时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从而更有效地促进疲劳恢复。而(三阴交、后三里)组合和(大椎、后三里)组合虽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但相对较小,这提示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穴位组合。
这项研究对于体育科学和临床康复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提供了科学依据,支持了针灸作为非药物干预手段在运动疲劳恢复中的潜力。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穴位组合对不同类型的运动疲劳或特定人群的效果,以便更精准地制定恢复策略,提升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和比赛成绩。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0-01-05 上传
2020-03-10 上传
2020-02-27 上传
2021-09-22 上传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weixin_38626075
- 粉丝: 7
- 资源: 925
最新资源
- Android圆角进度条控件的设计与应用
- mui框架实现带侧边栏的响应式布局
- Android仿知乎横线直线进度条实现教程
- SSM选课系统实现:Spring+SpringMVC+MyBatis源码剖析
- 使用JavaScript开发的流星待办事项应用
- Google Code Jam 2015竞赛回顾与Java编程实践
- Angular 2与NW.js集成:通过Webpack和Gulp构建环境详解
- OneDayTripPlanner:数字化城市旅游活动规划助手
- TinySTM 轻量级原子操作库的详细介绍与安装指南
- 模拟PHP序列化:JavaScript实现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技术
- ***进销存系统全面功能介绍与开发指南
- 掌握Clojure命名空间的正确重新加载技巧
- 免费获取VMD模态分解Matlab源代码与案例数据
- BuglyEasyToUnity最新更新优化:简化Unity开发者接入流程
- Android学生俱乐部项目任务2解析与实践
- 掌握Elixir语言构建高效分布式网络爬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