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进程创建与复制机制详解
需积分: 10 12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7
收藏 1.32MB PDF 举报
"这篇文档详细介绍了Linux系统中的进程创建机制,特别是从初始化进程到其他进程的派生过程,以及fork和clone系统调用在进程创建中的作用。文章还提到了进程间的资源共享,尤其是通过‘copy on write’技术实现的效率优化。"
在Linux操作系统中,进程的生命周期始于初始化进程,它在系统启动时处于核心模式,并负责后续的系统初始化工作。当需要创建新进程时,这些信息会被存储在task_struct结构中。在系统初始化的后期,初始化进程会启动核心线程init,随后进入idle状态。idle进程是唯一的静态定义的task_struct,名为init_task。
核心线程init(进程ID为1)执行系统初始化任务,如设置控制台、安装根文件系统,并根据/etc/inittab文件启动各种服务和进程。这些进程又可以继续创建自己的子进程,形成整个系统的进程树。新进程的创建主要通过fork或clone系统调用完成,这两个调用在核心态下复制现有的进程状态,包括堆栈、寄存器和内存映射。
在创建新进程时,系统会分配一个新的task_struct,并复制父进程的部分内容,但保留独立的进程ID。共享资源,如文件、信号处理和虚拟内存,通过引用计数进行管理,确保资源在所有使用它的进程释放之前不会被释放。对于虚拟内存,Linux采用“copy on write”技术,只有在实际写入时才会复制内存页,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内存消耗。
在“copy on write”策略中,可写内存区域在页表中被标记为只读,当尝试写入时,会触发页面错误,此时Linux会复制内存页,并更新两个进程的页表和虚拟内存结构。只读内存,如代码段,始终可以被多个进程共享。
Linux的进程创建机制高效且灵活,能够支持多进程的并发执行和资源的共享,而“copy on write”技术则是提高内存利用率的关键,降低了进程创建的开销。这一机制是Linux作为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能够高效运行的基础。
288 浏览量
基于麻雀搜索算法优化的SSA-CNN-BiLSTM/GRU/LSTM数据回归预测模型:清晰注释与高质量matlab代码实现,基于麻雀搜索算法优化的SSA-CNN-BiLSTM数据回归预测模型:清晰注释
2025-02-16 上传
2025-02-16 上传
2025-02-16 上传
2025-02-16 上传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0bc15b3a47694a419590e7b7edb7ee81_weixin_26642481.jpg!1)
李_涛
- 粉丝: 58
最新资源
- 技术顾问的TFIPreWork项目介绍与实践
- 深入理解JAVA数据结构与算法
- 深入分析BPM测试工具:MixMeister BPM Analyzer
- 项目31:PROC41-模板的JavaScript应用实例
- 中国交通标志CTSDB数据集12: 800个图像与文本训练样本
- 学习心得记录与思路分享
- 利用ASP.NET SignalR打造实时聊天室教程
- Oracle数据库用户管理技巧与工具解析
- EasyUI界面组件模板代码大全
- 网页及C#表单设计通用小图标资源分享
- Prefab.js:掌握JavaScript中的原型继承技术
- Spring MVC与Redis、MyBatis及JDBC集成教程
- 基于STM32的互补滤波姿态解算技术
- Java平台的ModcraftWin模组开发工具介绍
- ISR算法在GWAS和上位性检测中的应用与优势分析
- 掌握编码面试技巧:LeetCode交互式挑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