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实战:k-近邻算法解析
需积分: 9 4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收藏 9KB MD 举报
"机器学习实战笔记(1)——深入解析k-近邻算法"
这篇机器学习实战笔记主要聚焦于k-近邻(k-Nearest Neighbors, k-NN)算法,这是一种基础且实用的监督学习算法,常用于分类任务。k-NN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寻找训练集中与新样本点最接近的k个邻居,根据这些邻居的类别来预测新样本的类别。
1. **k-近邻算法实现步骤**
- **计算距离**:算法首先计算未知类别数据点与所有已知类别数据点之间的距离,通常使用的是欧氏距离。
- **排序**:将所有距离按升序排列。
- **选取邻居**:选择距离最近的k个点。
- **统计类别**:统计这k个点的类别出现的频率。
- **预测分类**:返回出现频率最高的类别作为预测结果。
2. **示例:约会配对问题**
- **数据可视化**:笔记中给出了一个示例,用散点图展示数据,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别,有助于直观理解数据分布。
- **代码实现**:`classify0`函数展示了k-NN的Python实现。首先,它计算输入点`inX`与数据集中每个点的距离,然后对这些距离进行排序。接下来,它遍历排序后的前k个点,统计它们的类别。最后,通过排序类别计数,返回出现最多的类别。
在`classify0`函数中:
- `.shape()`方法用于获取矩阵的维度,例如,对于3行2列的矩阵,它会返回`[3,2]`。
- `.tile()`函数用于创建重复的矩阵,使得我们可以快速计算两个矩阵之间的差值。
- `.argsort()`方法用于对数组进行排序,返回索引值,使得对应的元素按升序排列。
- `classCount`字典用于存储每个类别的计数,`get()`方法用于安全地访问字典项,如果不存在则返回0。
- `operator.itemgetter(1)`用于获取元组的第二个元素(即类别计数),`sorted()`函数结合这个获取器对类别计数进行降序排序。
- 最后,函数返回类别计数最多的第一项,即预测的类别。
这个笔记是学习k-NN算法的一个良好起点,它涵盖了算法的核心概念,并提供了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在Python中实现k-NN算法。在实践中,k-NN算法虽然简单易懂,但也有其局限性,如计算复杂度高、对异常值敏感等,这些也是进一步研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024-09-12 上传
2023-07-05 上传
2023-05-16 上传
2024-11-02 上传
2023-05-03 上传
2023-07-30 上传
2023-08-01 上传
sunnnnman
- 粉丝: 0
- 资源: 1
最新资源
- 俄罗斯RTSD数据集实现交通标志实时检测
- 易语言开发的文件批量改名工具使用Ex_Dui美化界面
- 爱心援助动态网页教程:前端开发实战指南
- 复旦微电子数字电路课件4章同步时序电路详解
- Dylan Manley的编程投资组合登录页面设计介绍
- Python实现H3K4me3与H3K27ac表观遗传标记域长度分析
- 易语言开源播放器项目:简易界面与强大的音频支持
- 介绍rxtx2.2全系统环境下的Java版本使用
- ZStack-CC2530 半开源协议栈使用与安装指南
- 易语言实现的八斗平台与淘宝评论采集软件开发
- Christiano响应式网站项目设计与技术特点
- QT图形框架中QGraphicRectItem的插入与缩放技术
- 组合逻辑电路深入解析与习题教程
- Vue+ECharts实现中国地图3D展示与交互功能
- MiSTer_MAME_SCRIPTS:自动下载MAME与HBMAME脚本指南
- 前端技术精髓:构建响应式盆栽展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