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的聚类算法详解与应用综述

需积分: 9 3 下载量 14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9 收藏 1.49MB PDF 举报
本文是一篇关于聚类算法的综述性论文,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第16卷第3期,作者Rui Xu和Donald Wunsch II探讨了在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机器学习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各类聚类算法。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挖掘变得尤为重要,聚类分析作为一种基本的数据探索手段,其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工具,但同时也带来了选择上的困扰。 首先,文章概述了聚类算法的核心概念,即在缺乏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对数据进行分组或划分的过程。这些算法包括但不限于自组织特征映射(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 SOFM)、适应性共振理论(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 ART)等。聚类的目标是寻找数据内在的结构和模式,有助于发现潜在规律和有价值的信息。 论文着重介绍了各种聚类算法的工作原理,如K-means、层次聚类(如凝聚和分裂方法)、DBSCAN(基于密度的聚类)、谱聚类等,并分别讨论了它们的优点、适用场景和局限性。通过实际案例,比如在一些基准数据集(如UCI Machine Learning Repository中的数据)中的应用,以及在旅行商问题(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 TSP)这类优化问题中的运用,展示了不同算法在具体问题解决中的效能。 此外,文中还讨论了两个与聚类密切相关的话题:距离度量(proximity measure)和聚类有效性验证(clustering validation)。距离度量决定了聚类算法如何定义和计算样本之间的相似性,不同的度量可能导致不同的聚类结果。聚类有效性验证则是评估聚类结果质量的重要手段,常见的评价指标有轮廓系数(Silhouette Coefficient)、Calinski-Harabasz指数等。 这篇综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帮助初学者理解并选择合适的聚类算法,同时也为研究者提供了深入探讨聚类方法及其改进可能性的基石。它强调了在海量数据时代,理解和掌握聚类算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结合其他理论和技术(如图论和神经网络)来提升聚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