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定位技术比较:发展趋势与挑战

需积分: 10 2 下载量 5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1 收藏 69KB PDF 举报
随着移动通信行业的飞速发展,定位技术已成为其重要的增值服务领域,特别是在E-911条例要求移动网络必须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实时定位服务的背景下。本文《移动通信定位技术之比较》由邱善勤和龚耀寰两位专家撰写,发表于2003年第6期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主要探讨了移动通信中定位技术的多种实现方式及其优缺点。 首先,文章详细介绍了现有的移动通信定位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定位、到达角度(Angle of Arrival, AOA)定位、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等。到达时间差定位利用基站间的信号传播时间差异来确定用户位置,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精度可能受多径效应影响。到达角度定位则是通过测量信号到达不同基站的角度,结合信号传播速度来确定位置,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但设备成本和复杂性相对较高。 全球定位系统作为卫星导航技术,提供高精度的位置信息,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定位,但可能受到天气和遮挡物的影响。此外,作者还提及其他如三角定位、多普勒频移定位等技术,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性能特点。 在技术比较部分,作者深入剖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例如GPS由于其全球覆盖和高精度,但实时更新需求大;TDOA定位成本较低但可能精度受限;AOA定位虽然精度好但需要复杂硬件支持。这些分析有助于读者理解选择适合特定应用场景的定位技术的重要性。 文章还关注了当时的科研现状,指出众多研究机构正积极投入研究,以改进现有技术或开发新型定位方法,以满足移动通信服务的多样化需求。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包括提高定位精度、降低功耗、增强室内定位能力、以及与其他通信技术如5G和物联网的融合。 《移动通信定位技术之比较》是一篇深入探讨移动通信领域定位技术核心原理、实际应用及发展趋势的重要论文,对于了解和选择合适的定位解决方案,推动移动通信服务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