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港口产业债信用分析:产能、整合与信用展望

0 下载量 13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2 收藏 1.43MB PDF 举报
该文件是光大证券发布的关于港口行业产业债信用的分析报告,重点关注了2019年1月4日时的中国港口行业状况,包括行业综述、产业链与行业格局、港口整合进程、存量债现状以及评级调整等关键点。 1. 港口行业综述: 中国的港口在全球扮演着重要角色,吞吐量位于世界前列。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水运需求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推动力减弱,水运投资需求增速趋于稳定。预期到"十三五"末期,沿海港口的建设将更加侧重于功能扩展和品质提升,而非大规模新增产能。2017年底,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总数减少,显示出港口建设的调整与优化。 2. 产业链与行业格局: 中国形成了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五大港口群。港口产业链与腹地经济紧密关联,不同类型的港口(如集装箱、干散货和液体散货)根据腹地经济结构和需求进行竞争。干散货的议价能力通常强于集装箱,因为它们对地理位置的敏感度更高,而集装箱业务对上游产业链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 3. 港口整合进程: 尽管浙江省和辽宁省的港口整合进展较快,但在其他地区,由于业主码头的多样性,整合过程面临较大挑战。如果码头投资主体众多且企业或个人码头在业务中占据较大比例,整合的复杂性和成本将显著增加。不过,区域整合的目的是通过强强联合实现互补优势。 4. 港口存量债现状: 截至2018年11月30日,港口类债券存量规模约为1672.2亿元人民币,大部分债券由中高评级企业发行,其中AAA和AA+级别的债券占比近90%。发行的债券种类主要以中期票据为主,且94%的港口企业属于地方国有企业。 5. 港口行业的评级调整: 2017年以来,5家港口企业的信用评级得到提升,而营口港的评级展望被下调。此外,丹东港集团因违约事件导致评级被大幅下调。 6. 风险提示: 报告特别指出,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对港口的外贸集装箱业务产生影响,这是港口行业信用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份报告全面分析了港口行业的信用状况,对于投资者理解港口产业债的风险与机遇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