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k8s)三节点集群部署教程:环境准备与服务配置
需积分: 34 2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6
收藏 500KB PDF 举报
本篇文档是关于Kubernetes(k8s)集群的搭建指南,详细步骤针对的是一个包含3个节点的集群:k8s-master、k8s-node1和k8s-node2。这些节点均运行在CentOS 7.4系统上,每个节点都具有2个CPU核心和4GB内存。
首先,准备工作开始于设置基础环境。在所有节点上,首先要修改主机名以区别不同的角色,例如在k8s-master节点上使用`hostnamectl set-hostname k8s-master`。然后,为了便于节点间的通信,需要更新`/etc/hosts`文件,添加各节点的IP地址及其对应的名称。
防火墙和SELinux的安全设置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关闭防火墙,并使用`sed`命令修改SELinux配置文件,将SELinux设置为disabled状态,以确保更顺畅的操作环境。同时,为了避免swap空间对内存的占用,需要禁用swap分区并通过备份和恢复fstab文件来实现。
接下来,文档强调了时间同步的重要性,推荐使用chrony作为时间同步服务,以确保整个集群的时间一致性。具体操作是在master节点上配置chrony,并让它与网络中的时钟源同步。
节点角色上的组件分布有明显差异:k8s-master主要安装并运行kube-apiserver、kube-controller-manager、kube-scheduler以及核心DNS服务如etcd和coredns;而k8s-node节点则主要安装kube-proxy和kube-flannel,用于处理本地网络和外部服务的连接。
在整个过程中,作者强调了无特殊说明的所有操作应在所有节点上执行,以确保集群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这篇文档为想要搭建Kubernetes集群的读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指导,无论是对于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用户,都是进行实际部署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遵循这些步骤,用户可以成功地在自己的环境中搭建一个功能完备的Kubernetes集群。
118 浏览量
156 浏览量
289 浏览量
202 浏览量
174 浏览量
224 浏览量
327 浏览量
159 浏览量

「已注销」
- 粉丝: 2
最新资源
- 微波网络分析仪详解:概念、参数与测量
- 从Windows到Linux:一个UNIX爱好者的心路历程
- 经典Bash shell教程:深入学习与实践
- .NET平台入门教程:C#编程精髓
- 深入解析Linux 0.11内核源代码详解
- MyEclipse + Struts + Hibernate:初学者快速配置指南
- 探索WPF/E:跨平台富互联网应用开发入门
- Java基础:递归、过滤器与I/O流详解
- LoadRunner入门教程:自动化压力测试实践
- Java程序员挑战指南:BITSCorporation课程
- 粒子群优化在自适应均衡算法中的应用
- 改进LMS算法在OFDM系统中的信道均衡应用
- Ajax技术解析:开启Web设计新篇章
- Oracle10gR2在AIX5L上的安装教程
- SD卡工作原理与驱动详解
- 基于IIS总线的嵌入式音频系统详解与Linux驱动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