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T事件抽取与知识图谱构建的Python源码解析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4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0-26 2 收藏 11.88MB ZIP 举报
资源摘要信息: "基于BERT事件抽取构建活动知识图谱的Python源码项目" 该资源是一项利用深度学习技术,特别是BERT模型,来实现事件抽取并构建知识图谱的研究成果。事件抽取是自然语言处理(NLP)中的一项任务,其目的是从文本中识别和分类特定的事件类型,提取出事件的触发词、论元和属性等信息。本项目中的主要思路和步骤如下: 1. 任务分割:将事件抽取任务分解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触发词抽取、论元抽取和属性抽取。论元和属性的抽取依赖于触发词,因此通过单一误差传播简化了模型训练过程。 2. 触发词提取:采用基于BERT模型的触发词提取,如果一个句子中存在多个触发词,则选择具有最大logits值的触发词作为候选。如果没有检测到触发词,则利用argmax方法从整个句子中选取。 3. 论元和属性的提取:根据触发词的抽取结果,分别输入到不同的模型中进行论元抽取和属性分类。使用基于Roberta-wwm的模型,并融入不同特征进行实验。 4. 结果整合:将识别出的触发词、论元和属性信息整合起来,形成最终的知识图谱提交文件。 项目的特点和优缺点如下: 优点: - 使用指针式解码方案替代了CRF结构,并借助触发词字典提升抽取效果。 - 通过触发词抽取的依赖性,实现了单一误差传播。 - 仅解码输出一个触发词,若存在多个触发词则选择logits最大的那个。 - 利用触发词左右端动态池化特征作为全局特征。 - 针对time和loc的稀疏性,将其与sub和obj的抽取分开。 - 采用10折交叉验证来改善样本类别不均衡的问题。 缺点: - 测试集中并非每个数据都包含时间和地点信息,导致抽取效果受到影响。 - 在测试集中,如果trigger词位于句尾,可能导致sub和obj识别顺序颠倒。 - 当测试集中的trigger与训练集trigger库不匹配时,抽取效果欠佳。 此外,资源中还包含了项目说明和项目代码。项目代码包括了多个Python脚本文件,如train.py、test.py、ensemble_predict.py等,这些脚本负责模型的训练、测试和预测工作。文档readme.pdf和项目说明.md提供了项目的详细说明和使用指南。requirements.txt文件列出了项目运行所需的依赖包。 备注中提到,项目代码已经测试运行成功,可以放心使用。该项目适合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老师或企业员工的项目、课程设计、作业等,同时也适合初学者学习和进阶使用。如果具有一定的基础,还可以在此代码基础上进行修改或扩展,实现更多功能。 整个项目涉及到的关键技术点包括: - BERT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 - 深度学习模型的构建和训练; - 事件抽取技术与算法; - 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 - 模型训练中的误差传播机制; - 交叉验证在改善模型泛化性能中的应用; - Python编程及其在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中的实践。 通过对本项目的理解和应用,读者可以深入学习如何利用先进的NLP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构建和应用知识图谱,以及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3-11-14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