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技术与应用指南

版权申诉
DOCX格式 | 245KB | 更新于2024-07-04 | 70 浏览量 | 0 下载量 举报
收藏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学习指导涵盖了GPS测量的标准、使用仪器、布网方案、选点与标石埋设等关键内容,旨在深入理解GPS在测量中的应用和技术要求。" GPS测量是一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来确定地球上特定位置的精确技术。在实施GPS测量时,必须遵循相关技术标准,如中国的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和GB12898-19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这些规范确保了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选择GPS接收机时,通常会考虑其标称精度,这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布网方案是GPS测量的核心部分,它包括了对相邻点间基线中误差的计算,以及满足E级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如平均距离、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系数等。E级网的设计要求相邻点最小距离为平均距离的一半到三分之一,最大距离为平均距离的两到三倍,以保证数据质量。 布网原则与网形设计需要依据测区需求和交通状况,每个点不必相互通视,但应至少有1-2个通视方向以方便常规测量。同时,应考虑利用现有的测绘成果和控制点,提高工作效率。GPS网可以由独立观测环或附合线路构成,E级网中每个环路或附合线路的边数不超过10条,以确保计算的稳定性。 为了将GPS点转换到54北京坐标系,需要与现有控制点进行联测,至少3个点的联测确保坐标转换的准确性。同时,为了获取GPS网点的正常高,还需要进行水准测量的高程联测,采用相应等级的水准测量方法,联测点需在网络中均匀分布。 选点是GPS测量的重要步骤,点位应满足技术设计要求,基础稳固,利于长期保存,并确保作业安全。此外,点位应便于其他测量手段的扩展和联测,以增强整个测量系统的兼容性和可靠性。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涉及了多个方面,从标准制定、仪器选择、网络设计到实地操作,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确规划和严谨执行,以确保测量结果的精确无误。这份学习指导为理解和实践GPS测量提供了全面的框架和指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