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现冒泡排序详解及代码示例
15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3
收藏 1KB MD 举报
冒泡排序是一种基础且直观的排序算法,它通过不断比较和交换数组中的元素来达到升序或降序排列的目的。在C语言中,这种算法的实现通常涉及两个嵌套循环,外部循环控制遍历次数,内部循环则负责每次遍历时的元素比较和交换。
首先,让我们深入了解`bubble_sort`函数。它接受两个参数:一个整数数组`arr`和数组的长度`n`。在函数内部,有两个嵌套的`for`循环结构:
1. 外部循环:`for(int i = 0; i < n - 1; i++)`,这个循环会执行`n-1`次,因为数组中最大的元素会在第`n-1`轮比较后到达正确的位置,无需再与其他元素比较。
2. 内部循环:`for(int j = 0; j < n - 1 - i; j++)`,每次外部循环,内部循环都会缩小范围,因为它知道已排序的部分不会改变。内循环的目的是检查当前未排序部分,如果发现前一个元素大于后一个元素(对于升序排序),就进行元素交换。
具体交换过程如下:
```c
if(arr[j] > arr[j+1]) {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1];
arr[j+1] = temp;
}
```
这样,每次内部循环结束后,最大(或最小)的元素会被移动到正确的位置。当内部循环完成后,外部循环会再次开始,直到数组完全排序。
在`main`函数中,我们创建了一个整数数组`arr`,包含了一些示例值。`sizeof(arr)`除以`sizeof(arr[0])`得到数组长度`n`,这是计算数组元素个数的一种常见方法。接下来,我们调用`bubble_sort`函数对数组进行排序,然后通过`printf`语句打印出排序后的数组。
总结起来,这段C语言程序展示了冒泡排序算法的具体实现,它利用了简单而直观的比较和交换操作,适用于小型数据集的排序。尽管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较高(最坏和平均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O(n^2)),但它是一种易于理解的基础排序算法,适用于教学和某些特定场景。
2023-08-08 上传
2024-11-23 上传
2024-03-04 上传
2024-09-14 上传
2024-11-02 上传
2024-11-14 上传
2024-05-25 上传
2023-12-16 上传
Java毕设王
- 粉丝: 9149
- 资源: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