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中的熵密度研究:KLN与AdS/CFT模型对比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19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1 收藏 267KB PDF 举报
"高能质子-质子碰撞中的熵密度 (2013年),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王宏民"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高能物理学领域,特别是在质子-质子碰撞过程中的熵密度计算问题。作者王宏民在2013年的一篇论文中,基于色玻璃凝聚理论(Color Glass Condensate, CGC)这一框架,利用两种不同的模型——KLN(Kharzeev-Levin-Nardi)模型和AdS/CFT(Anti-de Sitter space/Conformal Field Theory)模型,对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在碰撞质心能量为7 TeV时的质子-质子碰撞进行了研究。 色玻璃凝聚理论是一种描述高能量强相互作用物理现象的理论,它考虑了夸克和胶子在质子内的密集分布,尤其是它们的横向空间分布。在KLN模型中,该理论用于预测高能碰撞中产生的熵密度,而AdS/CFT模型则是通过反德西特空间/共形场论的对应关系,提供了一种更抽象但可能更为精确的计算方法。 王宏民的研究发现,AdS/CFT模型给出的熵密度沿x和y方向的变化趋势比KLN模型更为平缓。这意味着在AdS/CFT模型中,熵密度的分布更加均匀,不像KLN模型那样表现出强烈的局部化。此外,当碰撞参数增大时,两个模型的结果都显示出等熵密度线呈现出椭圆形的特征,但在AdS/CFT模型中,这种椭圆效应更为显著。 这些发现对于理解高能粒子碰撞过程中能量的分布和转换,以及碰撞事件的初始状态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可以更好地刻画质子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强相互作用在极端条件下的行为。同时,这些研究也对实验数据的解释和理论模型的改进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熵密度、色玻璃凝聚、厚度函数 这篇论文的发表表明了在2013年,科研人员已经在尝试用更先进的理论工具来解析高能物理过程,这对于推动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和对宇宙基本规律的理解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