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震结合储层预测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研究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0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1 收藏 2.98MB PDF 举报
"多属性井震结合储层预测方法研究 (2013年)" 本文主要探讨了一种在储层预测领域的创新技术,特别是在大庆长垣油田杏十区葡萄花油层Ⅰ油层组(PⅠ)的应用。面对当前储层预测的挑战,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井震结合储层预测技术的研究,旨在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通过对地震属性与井点砂体厚度及井点微相的关联性分析,研究发现地震属性切片的阈值选择对于预测效果至关重要。 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量化了属性切片的阈值,这一步骤对于精确预测储层边界和结构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分析,他们得出结论:砂体厚度大、规模大、隔层厚的情况下,地震属性切片与实际储层匹配度更高。基于这些发现,研究团队采用了模式绘图法指导下的井震结合储层预测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储层的动态特性。 补充井的验证结果显示,采用新方法的储层预测精度提高了4.1%,这表明该方法绘制的沉积相带图与实际情况更为吻合,对于后期油田开发中的高效潜力挖掘提供了重要指导。论文强调,由于地震数据的高密度和井资料的高分辨率相结合,可以克服单一手段的局限性,提高储层预测的准确性。 当前,我国多数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井网密度虽大,但由于油层砂体的快速变化和平面非均质性,仍存在井网控制砂体不足的问题。传统的基于井资料的储层描述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精细开发的需求。地震属性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处理碎屑岩薄互层沉积微相预测时,其价值尤为突出。 文章指出,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采集的实施,如在大庆长垣油田,为解决地震识别薄层砂体的难题提供了基础。通过将地震数据的横向覆盖优势与测井资料的纵向分辨率优势结合起来,可以实现更精确的储层预测,从而有效指导油田的后期开发策略。 这篇论文提出的多属性井震结合储层预测方法是提升储层预测精度、优化油田开发的重要工具,对于类似地质条件的油田具有广泛的参考价值。通过深入研究地震属性和井资料的融合应用,有望进一步提高储层预测的可靠性和效率,推动油气田的高效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