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串口通信:使用termios进行读写操作

需积分: 50 1 下载量 9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3 收藏 125KB DOC 举报
"这篇文档介绍了Linux系统下的串口读写操作,主要涉及串口的基本概念、串口通信标准RS-232-C、串口的引脚功能以及进行串口操作所需的头文件和基本步骤。" 在Linux操作系统中,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硬件接口,用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串口,即串行接口,如RS-232-C,通常使用DB25连接器,定义了多个信号引脚,如TXD(发送数据)、RXD(接收数据)、RTS(请求发送)、CTS(清除发送)、DSR(数据设备准备好)、DCD(载波检测)、DTR(数据终端准备好)和RI(振铃指示)等,这些引脚协同工作以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和状态监控。 在进行串口操作时,开发者需要了解并使用特定的头文件,如`<stdio.h>`、`<stdlib.h>`、`<unistd.h>`、`<sys/types.h>`、`<sys/stat.h>`、`<fcntl.h>`、`<termios.h>`和`<errno.h>`。其中,`<termios.h>`尤为重要,因为它包含了对串口属性设置和控制的函数及结构体,如`struct termios`,用于配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等参数。 打开串口在Linux中通常通过`open()`函数完成,需要指定设备文件,如"/dev/ttyS0"代表第一个串口。为了正确操作串口,开发者需要先用`tcgetattr()`函数获取当前的串口设置,然后使用`cfsetispeed()`和`cfsetospeed()`设置输入和输出波特率,接着可以调整其他参数,如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等,最后用`tcsetattr()`将新设置应用到串口。关闭串口则使用`close()`函数。 读取和写入串口数据可以使用标准的文件操作函数,如`read()`和`write()`。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处理中断、错误检测等问题,这通常涉及到`select()`或`poll()`函数来实现非阻塞I/O,以及`errno`全局变量来检查错误状态。 串口通信在嵌入式系统、物联网设备、调试工具等方面有广泛应用。通过掌握Linux串口读写,开发者能够有效地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交互,进行调试、监控或其他定制化通信任务。在开发过程中,了解串口的硬件特性、通信协议和编程接口是必不可少的技能。